1、天然气:板块介绍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是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

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快速增长,且增速高于产量增速,从 2008-2017 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 CAGR 达 13.36%,对外依存度也在持续攀升;2018 年 1-11 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 2536.26 亿方,同比增长 17.91%,对外依存度创 43.30%的新高。

2017年天然气全球产量为 36804 亿方,同比增长 3.68%,消费量为 36704 亿方,同比增加 962 亿方。受中国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大增影响,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增加 426 亿方,占消费量增加值的 44.28%。

2、天然气:天然气产业链与定价机制
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包括上游供给端、中游中转环节和下游的需求端,供给端为自产天然气、进口管道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其中自产天然气包含常规的油藏天然气和非常规的页岩气与煤层气。下游需求端主要为城镇燃气、天然气发电、工业燃料和化工用气四块。

天然气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出厂价、门站价和终端价。
门站价:政府根据替代能源价格制定终端价格,放开出厂价,长输管道管输费用由政府制定。
省网管输费:覆盖省内的主干管网相关管输费用由政府部门统一核审、制定。
城燃配气费:各地区城市燃气公司相关收益率及配气费用等统一由政府部门规定。
零售价格:管道气领域居民/非居民用气价格普遍由当地政府核准公布,CNG 领域上游定价由市场决定,下游零售部分地区业已放开。

3、天然气:天然气管道
天然气因其清洁高效的特性,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能源之一。天然气有多种输送方式,主要包括管道运输(PNG)、液化天然气运输(LNG)、压缩天然气运输(CNG)、天然气合成油运输(GTL)、吸附储运(ANG)及天然气水合物储运(NGH)等。目前,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蓬勃发展,全国性管网逐步形成;同时,用LNG与CNG公路罐车运输天然气已经遍及全国管道供气尚未覆盖的城镇。在陆地采用天然气管道运输方式最为稳定有效,适宜大规模输气。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运行的长输天然气管线总里程达到 7.6 万千米,国内油气长输管道主要集中在三大石油公司手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分别占比 69%、8%和 7%,其他公司占比约 16%。干线管道总输气能力约 3500 亿立方米/年。
2018 年 8 月,发改委发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因为天然气生产或进口企业需要用主干管网或省网等管道基础设施将上游天然气输送给下游用户。若中国天然气行业中游设施不对第三方公平开放,其他上游主体即使有气也不能输送给下游用户,这将阻止其他供气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强化了现在的供气垄断局面,造成相对低效和高价。
4、天然气:LNG运输
LNG(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的液态形式。气田生产的天然气经过净化处理并冷却到零下 162℃进行液化,然后用 LNG 运输船实现跨洋运输,是除管道运送天然气之外的另一条贸易方式。

国内 LNG 接收站主要由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牵头,会同地方的电力公司和燃气公司共同建设,在首个LNG 接收站项目中,外资持有较高的比例,第二大股东即为外资。但是,随后的几个 LNG 接收站项目,国有资本的比例高达 90 以上%,而且股东几乎全是石油公司、电力公司和燃气公司。
中国大量地引进 LNG 资源需要配套建设相应规模能力的 LNG 接收站项目。1995 年,受原国家计委的委托,中海油牵头广东引进 LNG 项目的研究工作。1999 年底,国家正式批准广东 LNG 试点工程总体一期项目立项,从此揭开了中国引进 LNG 的序幕。截止 2018 年底,中国共投产 21 座 LNG 接收站,总罐容 910 万立方米,总接收能力接近 7000 万吨。

5、天然气:产业链代表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