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板块是指涉及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和应用的相关上市公司股票集合。该板块涵盖了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平台层、应用层的全产业链企业,是投资者关注智慧能源网络发展的重要领域。
泛在电力物联网:政策力挺智能电网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5G、AI 等技术赋能,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电力各环节万物互联,降本增效,前景广阔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电网和物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属于电力领域工业互联网范畴,是新基建重要领域。
1)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一个实现电网基础设施、人员及所在环境识别、感知、互联与控制的网络系统。其实质是实现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通信信息资源的,从而形成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处理的物理实体。
2)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5G、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所谓“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指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其实质是实现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通信信息资源的(互联网、电信网甚至电力通信专网)结合,从而形成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处理的物理实体。具有连接的泛在性、终端的智能化、数据的共享性、服务的平台化四大特征。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基础设施,依托于以上新技术的加持,将在未来十年里快速发展,非传统电力设备领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3年末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266亿元。
泛在电力物联网拥有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未来还将继续升级。目前国网系统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5亿只(其中4.5亿只电表,各类保护、采集、控制设备几千万台),国网规划到2030年,接入SG-eIoT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0亿只。
智能电网产业链贯穿发、输、变、配、用、调度与通信共七个环节,产业链呈现毛利率相对较高,市场格局相对一次设备集中度高的两大特点,其中国电南瑞在配网子站、主站、调度系统中有绝对优势,但整体来看DTU/FTU/TTU、智能电表等行业集中度是较低的,不过整体上相对于一次设备而言,国网系公司拥有一定的优势。
架构层面,电力物联网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感知层是信息采集的关键环节,包含电网各个环节的智能终端、传感器、摄像头等,其功能是读取、检测终端设备的各种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将终端的数据向上传导。网络层包含核心网和接入网,核心功能是通过电力无线专网、电力通信专网、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送。平台层和应用层的功能是信息的处理,通过模拟识别、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实现对电网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决策和服务,如电网可视化监控平台、变电站智能管控、智能热点监测、能源交易/电力营销应用等。
根据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微信公众号解读,进一步细化,泛在电力物联网主要由芯片及终端、网络、平台、应用、安全、运行维护六部分组成,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等特点。(1)芯片及终端:实现终端泛在接入,状态全面感知;(2)网络:实现网络全时空覆盖,信息高效传输;(3)平台:实现平台先进实用,能力开放共享;(4)应用:驱动业务持续创新,应用便捷灵活;(5)安全:实现精准防护,智能防御;(6)运行维护:提高全景监测、精益运行和业务自愈能力。
1、行业现状:国网亟需转型、顶层设计已逐渐清晰
经2019上半年试点与探索,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框架逐渐清:9月新增信息化设备及服务招标放量,标志着泛在建设全面提速;10月国网召开泛在建设推进大会并发布白皮书,顶层设计逐渐清晰;9-11月国网已连续开展三次信息化招标,投资持续落地、各网省公司泛在专项建设陆续展开,产业链已进入订单加速阶段,预计2020年将迎来显著业绩弹性。
2、建设规划:5G技术为建设重点之一
《泛在电力物联网白皮书2019》给出泛在电力物联网11个建设内容,涵盖对内业务、对外业务、数据共享、基础支撑、技术攻关和安全防护六大方面,其中指出19年需完成所有专项方案设计与试点验证与三年规划编制,并在技术方案、实施策略、新兴业务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探索形成典型成果与可推广模式,建设重点涵盖57项建设任务、25项综合示范、160项自行拓展任务。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任务主要对应信息化与智能化方向,其中5G为建设重点之一:
1)任务【5G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为建设主线任务之一
2)任务【基础资源运营】、【智慧物联体系建设】、【一体化通信网】等预计均与通信网络建设及5G技术相关
从发展动能看,5G赋能国网建设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1、电力通信网络建设面临诸多新需求:
1)分布式连接模式增多:分布式清洁能源接入需求持续提升、充电桩保有量高速增长
2)时延要求更低:毫秒级超低时延(一般小于20ms,如精准负荷控制、电网调频等)
3)数据采集及传输速率、传输数据容量更高:采集数据日增量超过60TB
4)设备连接数量及种类爆发:智能电表等终端5.4亿余台、信息设备229万台等
5)最后一公里问题:存在终端分散、城区光缆施工难等问题,无线专网是最优选择
2、5G网络切片的特点可满足电网多样性业务通信要求
1)控制类业务如配电自动化、负荷控制等业务,可用URLLC(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切片满足
2)采集类业务如用电信息采集、分布式电源等业务,可用mMTC(海量设备接入)切片满足等
3、基础资源商业化变现
1)电网的海量变电站与杆塔可为5G基站提供建设空间,可靠的电力资源确保基站能耗供应,完善的营业厅网络为5G后期运营提供实体支撑
2)5G基站配套的储能系统可参与电网调峰,5G强大通信性能可大幅提升电力用户体验
一、泛在电力物联网板块的股票定义
泛在电力物联网板块主要包括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涉及的业务范围广泛,从智能设备制造、通信网络构建,到数据处理和分析、智慧能源服务等多个方面。
二、什么是泛在电力物联网
技术融合的智慧服务系统
泛在电力物联网(Ubiquitous 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UEIOT)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智慧服务系统。
四层架构的紧密协作
- 感知层:信息采集的关键环节,包含电网各个环节的智能终端、传感器、摄像头等,负责读取、检测终端设备的各种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上传。
- 网络层:实现信息的传送,包含核心网和接入网,通过电力无线专网、电力通信专网、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实现信息的传输。
- 平台层:信息处理的核心,通过模拟识别、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对电网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 应用层: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决策和服务,如电网可视化监控平台、变电站智能管控、智能热点监测、能源交易/电力营销应用等。
建设目标与战略安排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其中“两网”分别指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旨在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管理的精益性、投资的精准性和服务的优质性。国网公司做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到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全面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和统一物联管理。
投资机遇与市场前景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带来了显著的投资机遇。从产业链角度看,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各类企业都将从中受益。特别是具备泛在电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实力的企业、深耕电力信息化相关领域的企业,以及传感监测类及相关应用类的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此外,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深入,将推动能源互联网生态圈的形成,为数字经济开拓新的蓝海市场。
三、总结
泛在电力物联网板块是股票投资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智慧能源网络建设的全产业链企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化,泛在电力物联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投资者带来丰富的投资机会。
方案提出总体目标,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 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 2500 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方案提出,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储能。加快推进构网型储能在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弱电网及孤岛电网的示范应用,推广配电网新型储能应用,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各地重点围绕电源侧、电网侧及其他多场景应用方向,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培育一批技术领先、应用前景好、可复制性强的新型储能应用场景。
对天气、电价、负荷、市场需求实现高精度预测将使得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和商业运营中占据行业优势地位。今日重要性:✨
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的用电量。今日重要性:✨
预计2025年国产算力将大规模起量。
国家电网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全球主要铜矿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任何重大生产中断都可能对全球供应产生显著影响。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推动的电力需求激增,美国最大电网已无剩余供电能力满足新建数据中心需求,电网容量告急将迫使数据中心开发商转向自建电源,而电力供应紧张已经将市场价格推至历史高位。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庞骁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光明电力大模型,这个模型就如同能源电力领域的人工智能专家,可以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做好供电服务提供“超级大脑”。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推进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供电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有望催生东数西算新模式。今日重要性:✨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