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近期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事件点评
2025版本动力电池安全标准为史上最严。本次2025年版本在原先2020年版本基础上有较大升级,新规核心变化如下:1)修订了热扩散的要求,要求实验中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2)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以及快充循环测试,并要求无起火或者爆炸现象。
产业链较多企业具备新规要求的“不起火、不爆炸”技术储备。在此前的新规意见征求稿中,截至2024年2月,面向36家整车和电池企业调研,已有78%企业具备“不起火、不爆炸”技术储备。
新国标有望促进电池行业安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全性是电池产业的核心要素之一,新规有望促进新车与电池产品优胜劣汰,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帮助提升新能源车渗透率。1)半固态电池材料有提升安全性作用,新国标的实施有望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2)企业在电池包PACK层面有望继续优化热管理系统、液冷散热系统,以及在锂电材料层面的热稳定性改进等。
本次2025年版本在原先2020年版本基础上有较大升级,新规核心变化如下:1)修订了热扩散的要求,要求实验中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2)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以及快充循环测试,并要求无起火或者爆炸现象。
动力电池安全标准最早的是2015年版本的推荐性标准,后经2020年强制性标准再到本次的2025年强制性标准。本次2025年新规也经历了21年开始的预研、后续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起草、发布等工作。
图表1:2025年《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的核心变化整理

资料来源:工信部、五矿证券研究所
图表2:本次新规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工信部、五矿证券研究所
图表3:历次动力电池安全标准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五矿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较多企业具备新规要求的“不起火、不爆炸”技术储备。在前期2024年公开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文件中,截止2024年2月,面向36家整车和电池企业调研,已有78%企业具备“不起火、不爆炸”技术储备。同时我们注意到,本新规起草单位也包括较多电池企业和车企。
从企业层面看,2020年宁德时代就提出并量产搭载第一代无热扩散(NP)技术电池,实现“不起火不爆炸”,提前6年满足新国标的要求提升。目前,宁德时代还在持续迭代NP技术,包括可实现高压与烟气主动分离的NP2.0,和能做到“热失控不冒烟”的NP3.0。
图表4:动力电池的安全主要包括本征安全、主动和被动安全

资料来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冯旭宁》、《Mitigating Thermal Runaway of Lithium-Ion Batteries:Xuning Fen、Minggao Ouyang等》、五矿证券研究所
图表5:企业“不起火、不爆炸”技术储备情况统计

资料来源: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五矿证券研究所(2024年2月统计)
新国标有望促进电池行业安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动力电池安全新国标实施后或将有效降低碰撞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燃烧的风险,更好保护消费者安全;同时促进新能源车和电池产品的优胜劣汰,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规有望促进电池热安全系统的升级和相关投资机会。1)半固态电池材料有提升安全性作用,新国标的实施有望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2)企业在电池包PACK层面有望继续优化热管理系统、液冷散热系统,以及在锂电材料层面的热稳定性改进等。
风险提示
1、下游新能源车和储能需求增长低于预期;
2、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产业链盈利大幅波动;
3、电池的安全事故导致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