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大消费板块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实现与各商家交易买卖的相关股票,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热门领域。
大消费: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大消费行业发展
大消费板块包含家电、食品饮料、旅游、医药、影视、汽车、酒店等行业,受宏观环境和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大消费是资本市场永不过时、牛股频出的投资方向,为投资者带来显著而高确定性投资回报。综合来看,强大的品牌力、产品力及由此带来的市场份额、定价能力、盈利能力、规模及管理优势、增长前景等是成为消费“大白马”公司的核心因素。
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年初以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确定了“全民乐享全民盛惠”主题,各方努力为消费者保驾护航。从效果来看,2023年1-4月有明显的补偿性消费,届时终端消费市场火热,从5月份以来社零总额月度同比增速有所下降,直至8月边际逐步回升,在补偿性消费结束后,消费市场呈现缓慢稳步复苏趋势。从消费者信心来看,消费者指数缓慢复苏,较2019-2021年水平仍有差距,修复空间仍存,当前消费意愿指数高于消费者信心指数,侧面反映了消费者整体逐渐趋于理性。
在消费市场经历了高歌猛进、遍地开花的发展阶段之后,宏观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资本的投资偏好出现变化,带来了新的消费趋势,消费内部各板块也将出现明显分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归消费的“供需量价”本质,是当下消费市场分析的重中之重。
发展趋势
重劳力的标准化和工业化:餐饮及大B供应链。餐饮业以重劳力为特征,在降本增效的需求推动下,开启工业化进程,这促成了调味品、速冻食品、连锁餐饮等业态的高成长表现。速冻预制菜乘风懒人经济,紧抓产业连锁化&工业化&集中化趋势,在产品标准化下有望实现规模效应;餐饮消费趋于理性下,企业端规模化转型及降本增效有望提升收益。
K型分化和M型社会下的持续精神享受:低度酒&医美&黄金珠宝。低度酒作为消费趋势的产物,具备新人群&新场景&新偏好&大空间四大特征,啤酒仍在高端化进程中,价增仍有较大空间;医美需求端存在上行驱动力,供给端提供新选择和新刺激,建议关注产品上新后的拉力;黄金珠宝受益消费理性及投资避险的特殊属性,成为消费者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在产品端工艺升级及金价助推的背景下有望实现量价齐增。
老龄少子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宠物&保健品。在人口结构化转型趋势下,人口新结构体现出了多样化的“新消费”与“新需求”,催生宠物&保健品产业新机会,宠物关注海外订单恢复及国产替代下的量价齐增,保健品关注产品端的优化、企业端的提效控费及行业长期成长空间。
广义可选消费品的极致性价比:零食连锁&折扣连锁。在居民收入预期降低、消费观念趋于理性、上游渠道内卷的大背景下,消费呈现弱复苏状态,零售业态走向折扣化,叠加供应链提效增速与企业端的合理控费,以价降牵动量增,顺应性价比消费与内卷时代,未来可期。
狭义必选消费的加速健康化:酱油&乳制品&代糖。需求复苏及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酱油刚性需求叠加行业升级驱动价格带向上,空间宽广;原奶成本下行及产品端的结构升级将带来乳企弹性向上,未来行业竞争趋缓将促进企业合理控费,支撑企业盈利提升;在减糖的健康化趋势下天然代糖空间广阔。
出口链路上的规模化机遇:轻工家电及跨境电商的供应链全球化。内需动力不足,海外市场供给侧乏力,在供需错配下,劳动密集型产业海外有机遇,看好具有出海逻辑的细分子行业。
经济回暖下商务消费的环比优化:白酒具备短期的韧性空间和长期的平滑曲线。需求端来看白酒韧性仍存,供给方面来看预计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将继续为龙头带来量增。当前在选股上应关注具有强alpha、已走出自己经营节奏、主推产品价格带符合需求趋势和品牌价值的标的。
名词解释
大消费板块,在股票市场中,指的是一系列与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和公司的股票集合。这些行业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大消费
# 行业分类
按照行业分类标准,大消费板块主要分为主要消费(日常消费)与可选消费两大类。
* 主要消费:指不受经济周期显著影响的日常必需品消费,如食品、饮料、医药等。这些行业因为人们每天都需要用到且必须购买,所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 可选消费:指受到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的非必需品消费,如汽车、家电、旅游等。这些行业的消费需求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当经济繁荣时,人们会增加这些消费;反之,则可能削减。
# 细分行业
* 食品与饮料:包括农产品、食品饮料加工、保健品等。其中,白酒是食品饮料机构持仓最多的股票之一。
* 医药医疗:涵盖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医疗服务等多个子领域。医药行业因其抗周期性和成长性而受到市场关注。
* 纺织服装:与人们的衣着相关,包括轻工、纺织等行业。随着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纺织服装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 汽车与零配件:包括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配件生产。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汽车行业的热点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休闲服务:包括旅游、酒店、餐饮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休闲服务行业迎来了快速增长。
# 发展趋势
大消费板块的发展趋势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消费升级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内需的拉动和消费升级的推动,大消费板块迎来了快速发展。同时,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为大消费板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结
大消费板块作为股票投资中的热门领域之一,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通过深入了解大消费板块的行业分类、细分行业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并规避风险。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外贸产品拓内销,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我们要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加高质量外贸商品国内市场供给,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今年“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主要内容是:“1+10+N”,即举行1场启动仪式,发挥10个经济大省作用,组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央视新闻)
国新办今日就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今年商务部将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第一,积极推进首发经济。第二,发展数字消费。第三,促进绿色消费。第四,培育智能消费。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加大人工智能产品的推广力度,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千家万户,人工智能商业终端进千商万店,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消费场景创新。(中国网)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支持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打造辐射带动力强、供应韧性好的现代商贸流通节点城市。开展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推动零售商业设施改造升级、数字化赋能、多元化创新。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实施批发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推动批发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推进批发市场智慧化建设。加快培育建设多元业态融合、优质资源集聚的标志性商圈,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因地制宜发展汽车赛事、房车露营等消费新场景,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
3月25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商务部计划提升离境退税政策效果,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增加退税商店数量,优化退税服务,便利境外旅客在华购物,扩大入境消费。(证券时报)
据商务部网站, 3月24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双方就苹果公司在华业务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王文涛表示,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热土。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向外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支持外资企业产品公平参与以旧换新等扩消费政策。欢迎苹果公司扩大在华投资,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学习时报头版撰文提出,加快升级商品消费,加力扩围实施“两新”行动,继续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国际光影节等扩消费活动,稳住消费大盘。加快扩大服务消费,落实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持续增加高品质的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供给,激发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改善型消费活力,不断放大商旅文体展联动效应。加快吸引外来消费,用好我国扩大免签国家范围、放宽优化过境免签等政策,全力建设“中国入境游第一站”,大力发展免退税经济,提升入境人士的服务感受度和消费便利度,持续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加快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加快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房车露营等新业态,进一步推动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努力丰富消费场景、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
今天,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今年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之一在于大力提振消费。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在供需两侧发力促消费,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支持消费“以旧换新”,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放育儿补贴等方式,增强消费能力和意愿。加大与金融政策联动,对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领域的企业贷款给予贴息。中央财政还安排奖补资金,支持地方打造更多消费新热点。(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天(3月23日)上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为期两天,主题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中外嘉宾将围绕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改革激发增长新动能、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普惠包容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央视新闻)
商务部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2024年8月至今,消费者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近9000万台。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实现跨年度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020.8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2757.2万台,带动销售930.8亿元。(新华社)
金龙鱼披露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88.66亿元,同比下降5.03%;净利润25.02亿元,同比下降12.14%;基本每股收益0.46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1元(含税)。报告期内,厨房食品的销量同比上涨,但剔除处置联营合营公司损益的一次性影响后,利润同比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渠道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影响。随着公司不断拓展餐饮及食品工业渠道,产品的销量和利润同比增长,但零售渠道产品受消费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的影响,利润不及同期。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6838亿元,增长4.8%。 1—2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2763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633亿元,增长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3%;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0.8%、5.4%,穿类商品下降0.6%。
还有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今日重要性:✨✨
此次大会预计将发布新一代芯片GB300和B300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