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港板块指的是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发展相关的股票集合。这些股票涵盖了参与自贸港建设的各类企业,反映了自贸港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
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自贸港享受零关税/低税率政策红利,离岛免税与跨境服务贸易双轮驱动,封关预期加速爆发式增长
在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港实际上已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优势。首先,海南省作为一个独立的海岛,与大陆形成了天然的地理隔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行全岛封关运作。其次,海南省靠近粤港澳大湾区,能够较好地形成地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对外又临近东南亚各国,贸易来往关系密切。另外,海南省的经济体量较小,产业结构尚待构建,因此在改革推进上具备了更强的可塑性,部分改革可以将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试点,并根据实际的进展情况扩大实施的范围。

海南自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坚持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自2007年起进入“第三产业一家独大,一二产业并存”的发展阶段。海南自贸港通过贸易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以市场化、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门户。
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机遇。每一次都涉及海南战略定位的调整,为海南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截至2018年,海南省GDP总量达到4832亿,相比1978年的16.4亿,实现了近300倍的增长。
第一个历史机遇:1980年7月,国务院转批《海南岛问题座谈纪要》,赋予海南准特区地区,开始了海南改革开放的第一步。
根据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2018年10月13日的讲话,这一历史背景大体如下:“改革开放之初,主政广东的习仲勋同志先后三次到海南行政区调研,1980年主持研究并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快海南经济建设几个问题的提议》,同年6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形成《海南岛问题座谈会纪要》”。
第二个历史机遇:1988年4月,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独立建省,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成立。
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各部门应支持海南省机构改革的通知》,要求加快开发建设海南省,建立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第三个历史机遇:2009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第四个历史机遇:2018年-2020年,建设自贸区和自贸港。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海南经济特区三十周年讲话中正式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2018年4月14日,中央发布文件《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即中央 12 号文),意见指出海南的战略定位为三区一中心,即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提及海南的自由贸易港建设。用词从“逐步探索”、“加快探索建设”逐步过渡到“加快推进”、“推动建设”。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在自由贸易、投资便利、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货物来往、税收制度、产业体系规划等多个方面对海南省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制度设计,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大开放”的格局进一步完善。
海南板块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并非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尤其是在2018年“双庆”的背景下,海南板块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相较于整体A股收获了超额收益率。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海南省在改革期间,相关本地股往往存在较强的表现。但之前的行情主要围绕着政策的动向或者相关文件规划的发布,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短期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个股往往能起到一定的刺激效果。目前来看,市场前期对政策的预期较为充分,短期的概念炒作导致部分标的涨幅过高。但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内容可以看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设立仍承载了较高的长期战略意义,相关受益行业板块仍有望迎来长期的机会。
关于海南板块的投资主线,我们认为可以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定位、政策导向等内容出发,主要围绕以下几条主线进行布局:
(1)现代服务业——旅游和免税购物
首先,与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定位相配套的是免税店、旅游购物等政策相关标的有望受益。免税店政策是现在进行时,2011年4月海南岛离岛免税政策就已经正式落地实行,海南也是目前全国特殊的享有该项政策的省份,到2017年7月28日海南省政府厅下发《海南省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丰富离岛免税店布局,向国家争取在省内适当区域增开离岛免税店。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对免税产品的种类范围有所扩大,旅客免税购物的额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未来,免税购物旅游将会成为海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确定性最强的一个方向。
(2)基础设施建设——交运、港口和机械
其次,交通和基建相关领域同样是最直接受益的。前期缺乏与大陆的陆上交通一直是制约海南省经济更快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因此高铁过海的规划已经提上日程。当前“八纵”规划中的包(银)海通道有望将高铁网络延伸至海南岛。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在既有海南环岛高铁的基础上,海南省未来对“田”字形高铁网络的规划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不断完善区域网络规划。航空方面,目前的四大国际机场分别坐落在海南岛“东南西北”四角,能够较好地覆盖航空需求。岛内交通将形成以“田字型”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干线公路网络,以及以环岛高铁为主骨架的铁路网格局。除了交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海南省对特色产业小镇、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将加大对工程机械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另一方面,海南岛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将会加大海南岛港口运输的负载量,与港口基建相关的行业有望迎来利好。
(3)高新技术产业——医药生物、智慧城市建设
除了旅游业之外,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产业规划中,《总体方案》还提到了要聚焦重点发展信息产业,布局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壮大先进制造业。同时,对企业和人才的税收制度优惠也将吸引优质资源流向海南省,新经济和新产业的发展也能够有助于完善海南省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增强海南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不过,考虑到海南省较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部分产业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限制,相关高新产业的实际落地情况仍有待检验。
海南自由贸易港板块概述
海南自由贸易港板块聚集了众多受益于自贸港建设的上市公司,这些企业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服务、旅游消费、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定义与特征
自由贸易港的定义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设在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特征
1. 高度开放:海南自贸港体现了中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通过市场准入、金融制度、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安排,实现与国际接轨。
2. 创新驱动:海南自贸港强调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
3. 特色鲜明:海南自贸港建设思路反映了自由贸易港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海南定位。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经济影响
促进产业升级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通过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入驻,自贸港提升了整体经济结构和产业层次。
税收政策优势
海南自贸港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税收政策,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了区域竞争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股市的关系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股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自贸港政策的逐步落地和经济的发展,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得到提升,从而带动股价上涨。
总结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承载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通过高度开放、创新驱动和特色鲜明的建设思路,海南自贸港正在逐步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自贸港的建设也为股市带来了新机遇,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有望得到进一步凸显。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公告,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并定于11月1日起实施。 一是扩大离岛免税商品范围,增加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微型无人机、小家电等商品。优化后的离岛免税商品由45大类提高至47大类。 二是允许服装服饰、鞋帽、陶瓷制品、丝巾、咖啡、茶等国内商品,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三是将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年龄由年满16周岁调整为年满18周岁。 四是允许离境旅客享受离岛免税政策,离岛且离境旅客购买离岛免税商品金额计入其每年10万元人民币免税购物额度,不限次数。 五是对一个自然年度内有离岛记录的岛内居民,在本自然年度内可按“即购即提”提货方式有关要求,不限次数购买离岛免税商品。
海南封关是中国自由贸易制度深化的核心突破口
记者获悉,为提升岛内居民的获得感,国家有关部门正联合开展岛内居民免税消费部分进境商品的税收政策研究,因政策受众面广,将同步制定配套管理措施,待条件成熟后将及时出台。而从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来看,政策自2011年实施以来,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热情,“离岛免税”已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金字招牌”。目前购物限额已提升至每人每年10万元,推动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的比重超过8%,有力促进了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开展新一轮离岛免税政策优化调整研究,推动实施优化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政策吸引力,促进境外消费回流。 (证券时报)
《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更大范围的旅游免签入境政策。经国务院特别批准的国家的公民,可以免办签证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口岸入境,在规定期限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可以免办签证,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实施过境免办签证政策的城市口岸入境,在规定期限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公民到香港、澳门后,经在香港、澳门合法注册的旅行社组团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口岸入境,可以免办签证,在规定期限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从海南自由贸易港邮轮口岸入境的,可以免办签证。
《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海南自由贸易港依法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省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推动增加免税商品品类、提升免税购物额度、创新监管模式、便利提货方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免税购物目的地。鼓励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化购物设施,引进国际高端品牌,丰富商品种类,提升服务质量,营造国际化、高品质的消费环境。鼓励离岛免税经营主体与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离岛免税购物的综合效益与体验价值。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后,不仅货物进口“零关税”政策将大幅调整,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的相关税收政策与离岛免税政策也将迎来进一步优化,进而改变岛内消费格局。“‘零关税’政策与离岛免税政策联动,将直接刺激岛内居民以及在岛游客的本地化消费需求,吸引更多岛外消费回流。”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会会长李世杰表示,一系列税收政策增强了岛内居民的“获得感”,将助力海南从过去的单一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消费中心转型升级。为增强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可考虑将面向岛内居民购买进口商品政策惠及更多自贸港短期居留、工作的境内外游客。(证券时报)
《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打赢免税购物主动仗,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加快推进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持续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每年力争2-4个真实世界研究试点产品获批国内上市,争取每年引进国际创新药械不少于40种,到2027年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基于区块链、AI、大数据技术推动数字健康、数字文娱、共享平台等业态提升能级,积极布局游戏出海、来数加工、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等产业。到2027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
|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
| 1 | 海马汽车 | 10.01% | 8.79 | 3.67% | 144亿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及动力总成的研发、制造、销售及金融服务,主要产品包括海马7X-E、海马7X和海马8S等 |
| 2 | 海峡股份 | 10% | 15.4 | 2.9% | 344亿 | 1、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的港航一体化企业,海南航运龙头; 2、公司新海港有离岛免税提货点,也是免税业务产业链之一 |
| 3 | 洲际油气 | 10.16% | 2.82 | 16.48% | 117亿 | 海南本地股,主营石油的勘探、开发和销售,油气行业的技术服务和物业租赁业务 |
| 4 | 凯撒旅业 | 10.01% | 7.47 | 12.04% | 99亿 | 中国领先的旅游综合服务商,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协同发力,面向政府、企业、个人三大类型客户提供覆盖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的全品类旅游服务 |
| 5 | 海南发展 | 9.99% | 16.52 | 19.67% | 133亿 | 公司此前受让海南海控免税品集团有限公司45%股权,拟向有权机构申请在海南省经营岛民免税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