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股票相关名词解释:影视板块是指股市中涉及影视产业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股票的集合,其表现与影视市场的繁荣程度密切相关。影视概念股则是指这些板块中的具体股票。
影视:伴随消费复苏与AI制作降本,内容精品化趋势和平台多元化发展,中国影视综艺产业长期发展潜力巨大
娱乐内容产业是指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文化内容创造、生产和商业化,根据不同的内在属性细分为文学、电影、剧集、综艺、动漫、游戏、音乐、短视频、直播以及体育等领域。其中,电影、电视剧、剧集三个子行业相对其他领域,属于相对重资产领域,具备投入成本高、项目周期长、专业化程度高等共性特征,因此可以放在一起简称影视综(艺)产业。
从产业链条角度来看,影视综产业的上游为内容制作方,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剧、网剧以及综艺等作品的出品方/发行方以及版权方,内容提供商主要依靠优质版权内容获得超额收益,总体呈现明显的高度分散特征,长尾效应明显,仅有头部的内容提供商才可直接进入院线、网台等主流渠道播映;中游为内容传播方,主要通过内容的发行、宣传营销、以及包括院线、电视台、视频终端等各类型的播放渠道等;下游内容变现方,主要通过会员收入、票房、广告、IP衍生品等多种方式进行变现。
2018-2022年,传媒板块各细分子行业均经历出清,且较为彻底,估值被压制,如影视行业整顿、游戏版号停发、线下院线受疫情影响等。其中影视细分子行业出清较为彻底。内容产业除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之外,2018年前后开启的强监管持续至今有了明显的转暖,内容产业2023年预计将开启新一轮景气向上的周期,影视的行业的积极变化体现在:1)监管趋稳:我们预计2023年的监管环境将进入新的稳定期,目前行业内的影视公司与视频平台已适应监管节奏,叠加疫后复苏对供给侧的驱动,利好影视行业及公司的业绩恢复;2)量价趋稳:近年来,头部剧价格趋稳,腰部剧价格受损最严重;3)内容机构出清:2022年甲级持证机构已大幅缩减至41家,行业出清明显。行业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留存的头部公司将受益,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短期来看,2023年上半年电影票房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4%,复苏态势向好,且暑期档超预期,电影院线行业迎来利好。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电影票房有望恢复至2019年的85%左右(对应约545亿元,含服务费)。截至8月17日,2023年暑期档已有142部影片定档,优质内容供给持续增加,且对票房大盘的提升效果显著,票房已达178亿元,已创同档期票房历史新高,相关电影院线公司将充分受益。从内容题材来看,2023年暑期档内容题材非常丰富,且题材趋势呈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国产片票房强势,进口片票房势弱;二是类型片优势凸显。
中国电影产业链主要包括电影制片、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影院)以及观众。制片环节的拍摄资金投入最大,经营风险较高;发行环节虽然资金投入较少,但是也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需要对所映影片具有较强的市场判断能力和营销资源;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中,院线及影院连接产业链上游的影片发行和下游的影院观影,片方将影片制作完成后,院线承担供片商的角色,从电影发行商处获得电影拷贝后,负责将影片在所属影院放映并统一安排。
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正式迈入“百亿时代”,2015年,直接越过300亿,跨进400亿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正式突破600亿元,虽然票房增速明显放缓,但影片质量整体有所提升,爆款可圈可点,影片类型更加多元化,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正走向成熟。2019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达642.66亿元,同比增长5.40%,虽然增速已经连续三年有所放缓,但与全球票房收入增速相比,仍属于较好的水平,对比发达国家,上映数量、观影人次、播放场次、银幕数量等指标的增长趋势来看,我国电影产业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院线制的实行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改革的一个重大标志,它明确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分成比例,由院线统一安排,品牌统一、连锁经营等运作方式使得我国电影院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受益于院线制改革的推行,我国电影事业开始快速发展,中国电影市场长期被进口片垄断的局面也不断得到改善。上一波靠城镇院线扩张和互联网票补红利驱动的粗放式票房增长带来的电影牛市已告一段落,目前全国院线行业渐渐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的发展阶段转型,各大院线公司不仅仅以跑马圈地为主,不同院线之间在排片安排和硬件设施上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行业竞争加剧,正值洗牌整合期,资源将向头部公司集中,龙头的抗风险能力凸显。
电视剧行业属于传媒行业中基于内容的细分领域,目前内容行业仍处于供给侧去产能、对于行业乱象拨乱反正的阶段,行业政策方面创作题材导向明显,中国剧集内容供给端近五年来处于持续产能出清、提质减量的阶段,电视剧制作备案公示数量由2016-2017年的120部左右下降至2019年3月以来的70部左右,电视剧行业正加快从数量规模增长的粗放型发展向质量提升的发展转变。电视剧上新数量减少的原因包括:(1)18年下半年开始,网剧从立项到上线被全程监管,题材红利(穿越等)消失,前几年一直保持50%以上增速的剧集网络点击量在2018年首次出现下降,显示网端或也开始面临过剩的市场,新剧投入与点击量不成正比使得视频网站上新的积极性出现下降。(2)受宏观经济影响,优质广告资源进一步向头部卫视集中,类似于天津卫视、四川卫视、湖北卫视等二三线卫视难以支付首播剧的高价,2019上半年首播剧数量减少,转向寻求新角度。
电视剧行业政策自2017年以来呈现监管趋严的态势,并在2018年底到达监管高峰,2019年电视剧行业政策出现边际改善,政策较2018年底明朗。2019年以来,政策的监管主要在两条主线:1)题材导向,鼓励现实主义、Q1限制古装剧,8月开始重点电视剧展播。2)明星限薪导向,2019年4月,政策再次强调明星限薪,并提出惩罚措施。在明确监管重点的同时,政策也出现松动,积压4年的《封神演义》登陆湖南周播剧场,《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宸汐缘》等头部古装剧在2019年6、7月份低调上线,古装剧迎来“泄洪式”放闸,预计2020年监管环境会维持比较宽松的状态,对头部古装剧相对友好。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视频平台深度发展,为综艺行业带来新增量,现象级综艺频出。综艺之所以为综艺,首先是“综合”,即其结合了多种娱乐内容类型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其次是“艺术”,即其集合了当下最有趣味性和艺术性的事物和话题。
我国综艺节目诞生于上世纪80-90年代,早期综艺以晚会形式为主,如我国电视栏目化综艺节目标志的《综艺大观》,20世纪末出现《幸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竞猜节目,其中湖南卫视游戏类节目《快乐大本营》成为亮点,并一直存在至今。2004年开始,以《超级女声》为代表选秀综艺开始风靡全国。2010年开始,海外综艺版权引进模式井喷,出现现象级节目如《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以真人秀为主。2017年以来,《向往的生活》《中餐厅》等一系列观察类真人秀开始迅速普及,带来新的品类拓展。
综艺诞生于电视时代,电视端集中于中央频道和五大卫视。2019H1,中央频道收视份额占30.4%,省级卫视占21.3%,中央系频道凭借覆盖率和频道矩阵优势,在电视端仍拥有较大优势。省级卫视中,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保持第一梯队,收视份额均超过2%。线上综艺主要集中在四大视频平台,有效播放量方面,2019年1-8月爱奇艺以112亿的有效播放量领先,腾讯视频紧随其后,优酷和芒果TV体量接近。以接近自制内容实力对比的独播综艺有效播放量来看,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的独播综艺表现强势,独播综艺是广告招商核心品种,也是平台中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一。
综艺拥有商业价值,主要在于综艺拥有定位、时效性、成本、互动性等四大优势,从而使得综艺节目成为广告品牌营销的重要载体,也构成了其商业模式的基础。
综艺商业模式多元,广告招商为核心。综艺广告招商中,一般包括冠名、联合赞助、首席特约、行业赞助四大品类。其中,独家冠名由于占总招商金额一半以上,故对应最全面的权益,此外包括联合赞助、首席特约、行业赞助等主要赞助模式,往往以冠名一定比例报价。基于互联网渠道优势、AI等技术以及未来1-2年5G浪潮,未来视频广告有望实现更强的用户参与感和品效结合。付费会员则是另一种变现模式,依托互联网平台性质,视频平台打造付费内容,提供会员权益,影响力较大的综艺节目上线多版本和衍生节目,提供更多付费会员内容权益,提升付费会员吸引力已成常态。
影视板块定义
影视板块是股市中的一个重要分类,它涵盖了与影视产业相关的所有上市公司股票。这些公司可能直接参与影视制作、发行、放映,如电影院线、影视制作公司,也可能为影视产业提供技术支持、设备和服务。
影视行业分析
行业范畴
影视行业从广义上讲,是指围绕影视作品所进行的生产、营销、发行、衍生开发等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产业链。这包括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等视听内容的制作、发行和放映。
产业链条
从产业链条角度来看,影视产业的上游为内容制作方,中游为内容传播方,下游为内容变现方。每一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商业价值和运营模式。
市场表现
影视产业与娱乐文化紧密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影视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新技术如5G、超高清视频等为影视产业注入了新的动能。
上市公司
在电影产业的上市公司中,万达电影、中国电影等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些公司拥有广泛的区域布局和完善的产业链,涵盖了制作、发行、放映等多个环节。
影视概念股的投资价值
影视概念股的特点在于其与影视市场的繁荣程度密切相关。当影视市场火热,观众需求增加时,相关公司的业绩往往会有所提升,其股票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然而,投资影视概念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影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对产业造成影响。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了解公司基本面,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总结
影视板块作为股市中的一个重要分类,涵盖了与影视产业相关的所有上市公司股票。这些股票的表现与影视市场的繁荣程度密切相关,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然而,投资者也需要警惕其中的风险,做出明智的投资选择。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为119.66亿元,观影人次为3.21亿,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76.21%。票房前5名影片分别为:《南京照相馆》28.9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捕风追影》8.79亿元,《长安的荔枝》6.78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元。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目前,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总票房392.3亿元、观影人次超9.09亿,均超去年同期。今年以来,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南京照相馆》等影片带动下,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票房折合人民币已超7.7亿元,创下多年新高。(央视新闻)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29日10时31分,2025年暑期档(6月至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15亿。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8月24日17时47分,2025年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50亿!《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东极岛》《罗小黑战记2》暂列当月票房前五名。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消息,经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6884.1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5.24%。其中,实际创收收入6081.54亿元,同比增长5.76%。按主体分,广播电视机构总收入2976.05亿元,网络视听服务机构总收入3908.09亿元。全国广播节目播出时间783.32万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935.53万小时。截至6月末,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6亿户,广电5G用户3545.57万户。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若干举措》强调,要多措并举加强内容建设,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实施“内容焕新计划”,加强内容创新;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优化机制、提高效率;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宣传推介;加强纪录片、动画片精品创作;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等。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节目版权保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方公众号)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8月18日12时25分,2025年8月总票房破40亿元,《南京照相馆》持续领跑8月票房榜,《浪浪山小妖怪》《东极岛》分列二三位。
据网络平台数据,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026亿,超过《功夫熊猫3》,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央视新闻)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月15日,《浪浪山小妖怪》总票房(含预售)超越《铃芽之旅》,登上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一位。(央视新闻)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
1 | 中国电影 | 10.04% | 15.02 | 5.36% | 280亿 | 公司主出品影片《南京照相馆》,参与出品影片《浪浪山小妖怪》《东极岛》《奇遇》《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将于近期上映。影片《志愿军3》《大圣崛起》等拟于今年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