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板块指的是以跨境电商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中形成的板块。这些公司通过交易所发行上市股票,涉及跨境电子商务的各个领域。
跨境电商:近年来,跨境电商成为外贸领域的一匹“黑马”,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已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承受下行压力,进出口贸易受到疫情封控、供应链危机、地缘争端、地区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发展承压,但由于逆全球化的高成本,世界各国家地区基于比较性优势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前景依旧可期。同时,疫情期间线下渠道受限也加速了线上交易普及度,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电商渗透率的提升。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政策鼓励和技术进步的深入推进,我国跨境出口电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行业经历了从构建信息平台、发展交易服务、完善服务链条到生态化发展的演变进程。当前随着合规与配套体系的不断完善,行业也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大平台与服务商都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跨境出口业务便利度,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尽管受到多重不利因素影响,2022年跨境出口电商行业全年依旧实现了9.4%的同比正向增长,规模达6.6万亿元,预计未来行业会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交易规模也有望迎来新突破。
趋势:
跨境平台多元化:出海赛道竞争愈发激烈,平台玩家类型多元化和布局差异化的特征也开始显现,为跨境卖家提供更多渠道选择。
卖家多渠道布局:受平台合规趋严和市场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卖家群体会趋向于多渠道布局以分散风险,同时线下和新兴媒体也将成为卖家群体重点关注和计划拓展的核心渠道,以加深本地化服务能力和拓展流量入口。
商品带动服务出口:产品品牌化和商家多平台发展使得精细化运营的重要性得到凸显,跨境卖家对营销、金融、供应链等各类增值服务需求的提升直接推动了跨境电商服务生态的发展。
平台服务链条延伸:通过内外部策略结合,完善生态化布局,未来头部平台将会维持该经营策略,加速链式扩张,新兴玩家随着业务成熟度提升亦会跟随头部玩家步伐进行生态化布局,提升竞争力和货币化能力。
跨境服务纵深化:我国跨境服务的自主性和韧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未来路径优化方向一方面将会来自于海外硬件设施和关键节点的建设或合作,另一方面则会来自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及相关科技的成熟应用。
品类:
跨境出口B2C:热销品类分别为服饰鞋履、3C电子和家居等传统出口优势产品,户外及美妆分别受益于生活习惯健康化和产业链外溢效应也将迎来新增长,另外,母婴、宠物、假发等品类也将呈现出一定成长性。
跨境出口B2B:背靠制造业优势,工具设备、轻工纺织和家居产品稳居高位,短期内将保持稳定,从长期角度,基于政策发展导向和行业结构变化趋势综合考量,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与户外储能产品有望成为新兴潜力品类,在能源欠发达的海外地区找到新的市场机会。同时,B2C和B2B出口产品均呈现出品牌化趋势,品牌化率的提升在带动产业链转型的同时也会有助于推动跨境企业的盈利能力优化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
地域:
出口地:我国跨境电商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靠近产业带及出口活跃度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旨在通过“前店后厂”模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当前国家积极围绕产业集群地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和配套设施建设,为跨境卖家“走出去”提供多种服务,提升跨境出口效率,助力外贸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目的地:欧美等成熟市场仍为中国跨境卖家的主要目标,随着相关自由贸易协定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政策的落地,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逐步成为跨境卖家新一轮的“掘金点”,我国贸易伙伴趋于多元化。
跨境电商板块名词解释
跨境电商板块是股票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聚集了众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商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易,并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跨境电商板块股票因此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领域。
什么是跨境电商
一、定义与范畴
跨境电商,即跨境电子商务(Cross-border E-commerce),是指分属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商品交易的各项活动。这种交易模式不仅涵盖了传统的B2B(企业间交易)和B2C(企业对消费者交易)模式,还包括了小额批发、代购、海淘等多种形式。跨境电商的核心在于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商品和服务的全球化流通。
二、业务模式
跨境电商的业务模式多样,主要包括一般模式和保税模式。一般模式指商品直接通过国际物流送达消费者手中,而保税模式则先将商品存入保税仓库,待消费者下单后再清关发货。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商品类型和市场需求。
三、交易流程
跨境电商的交易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商品展示、订单处理、支付结算、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交易中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商品信息和交易场所,还通过技术手段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四、环境与挑战
跨境电商的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诸多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法律、市场差异给跨境电商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同时,国际贸易规则、税收政策、跨境物流效率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着跨境电商的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
跨境电商板块作为股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了众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上市公司。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商务应用模式,通过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了商品和服务的全球化流通。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跨境电商也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诸多挑战。
---
随着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逐步完善,具备数据资源或具备数据产品开发能力的厂商也将受益。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4月27日闭幕。广交会承办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信息显示,截至27日,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24372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创同期历史新高。本届广交会4月15日开幕,三期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第二期“品质家居”线下展展览总面积51.5万平方米,展位数量24735个,参展企业10313家、比上届新增27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优质特色参展企业超2400家,较上届增加100家。
企业正在被迫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据中国网,中国贸促会定于4月28日(星期一)上午10:00-11:00在中国贸促会礼堂组织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5年2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贸促系统商事认证数据、第三届链博会最新筹备进展和亮点、中国贸促会出台多项稳外贸支持政策举措、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即将举办等。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综合试验区的协调指导和政策支持,切实发挥综合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协调配合,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方式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研究出台更多支持举措,为综合试验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更好促进和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壮大。要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统计体系,实行对综合试验区内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支持政策,企业可以选择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对经所在地海关确认符合监管要求的综合试验区所在城市(地区)自动适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商务部要牵头做好统筹协调、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建立健全评估和退出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重大问题和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品牌出海与跨境电商催生“直邮专线+海外仓”双轨制物流。
日前,海关总署会同中央网信办、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20个部门(单位),联合部署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为期5个月,政策举措涵盖货物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领域,包括5方面任务29项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优化出口锂电池检验监管模式,探索“药食同源”进口食品便利通关措施,扩大油品储罐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叠加试点,支持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检测业务,扩大进口机动车“两证合一”试点应用,优化国际邮轮药械供船服务,优化药品进口管理模式。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4月24日在京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专项行动部署会并讲话。何立峰指出,要抓好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在取得阶段工作成效基础上,将成熟的举措和经验做法尽快在全国复制推广。要直面近期美对我加征关税的新形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广大企业需求,加大政策供给,解决实际问题,加力培育壮大外贸发展新动能,以更优口岸营商环境激发活力、应对外部冲击、稳定增长。要深化国际交流,做好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便利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扩大“朋友圈”。要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合作,深入实施“智关强国”行动,更好服务发展大局。(新华社)
4月19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线下展落下帷幕。数据显示,已有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6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广交会第一期,较去年同期增长20.2%,展现了中国外贸的活力与韧性。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但境外采购商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市场,看好中国产品。众多境外采购商表示,此次来广交会,不为“打卡”,只为“下单”。不少交易团交出亮眼成绩单。其中,广州交易团共有923家企业参展,第一期参展企业成绩亮眼,累计意向成交额突破10亿美元。4月23日,广交会第二期“品质家居”主题展即将开幕,更多体现中国消费升级趋势的智能家居、绿色建材、健康产品将亮相。(上证报)
缓解外贸企业压力。
4月前两周,Temu已将其在Meta、X和YouTube等平台的广告支出平均削减31%,Shein日均广告支出下降了19%。财务数据显示,Meta去年来自中国的收入达184亿美元,占其1650亿美元总收入的10%以上。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