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相关新闻:
2025年2月28日,阿里巴巴达摩院旗下品牌玄铁(XuanTie)宣布其基于开源RISC-V架构首款服务器级中央处理器(CPU)IP核-玄铁C930,预计将于本月(3月)开始交付。
2024年3月14日,在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融合RISCV、扩展指令集、DSA、Chiplet及其互联等技术,发展基于RISC-V架构DSA新型服务器是中国的机遇,有可能实现对X86服务器的替代。
题材介绍:
RISC-V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设计的开源指令集架构(ISA),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于2010年发起。其核心特点包括:
1.开源免费
RISC-V指令集可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无需支付授权费,降低了芯片开发成本。这与ARM、x86等闭源架构形成鲜明对比。
2.模块化与可扩展性
采用基础指令集(如RV32I/RV64I)加可选扩展(如浮点运算、向量加速)的设计,用户可根据需求灵活组合,避免冗余功能。例如,AI芯片可添加向量扩展指令以加速矩阵运算。
3.广泛适用性
支持从微控制器(如物联网传感器)到高性能服务器(如阿里玄铁C930)的全场景覆盖。例如,中科蓝讯的无线音频芯片、乐鑫科技的物联网芯片均基于RISC-V。
4.技术优势
低功耗:精简指令集设计提升能效,适合嵌入式设备;
高性能:通过乱序执行、多核扩展等技术,玄铁C930等处理器已实现服务器级算力(SPECint2006达15/GHz);
安全性:支持硬件加密、可信执行环境等安全扩展。
目前,RISC-V正从嵌入式领域向高性能计算拓展,2月28日,由达摩院举办的2025玄铁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生态大会在京举行。会上消息显示,伴随RISC-V发展走向新高度,达摩院玄铁加快布局“高性能+AI”RISC-V全链路,首款服务器级CPU C930将在3月开启交付。来自清华大学、中移集成、阿里云、君联资本的代表热议RISC-V的高性能突围和AI革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会上指出,开源模式有助于RISC-V构建一个包容、协同创新的全球化生态,成为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中科院软件所RISC-V行业生态负责人郭松柳表示,AI软件栈仍在高速演进,RISC-V作为三大主流指令集架构中最灵活、最开放的一个,无疑最为适合AI时代的技术创新节奏。
中科昊芯介绍:
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瞄准国际前沿芯片设计技术,依托多年积累的雄厚技术实力及对产业链的理解,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基于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打造多个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产品,并构建完善的处理器产品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为RISC-V联盟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