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板块是指在股票市场中,专注于生产、研发或应用可降解塑料相关产品或技术的公司所组成的投资领域。
可降解塑料:国内最严限塑令出台,可降解塑料产业五年风口期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大机遇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逐渐加深,各种形式的环保政策不断出台,随着“限塑”的观念在全球逐渐达成共识,可降解塑料制品被推向了时代风口。可降解塑料主要有石油基和生物基两种,顾名思义其原材料分别来源于石油和生物制品。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生物基塑料制品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随着技术的发展,可通过改性和共混等方式提高生物基塑料的性能,使其可以在硬度、透明度、强度、耐热性的方面媲美石油基塑料。
可降解塑料种类众多,性能各异。(1)淀粉基塑料,是对淀粉改性后,使其变成热塑性淀粉而得,具有耐热性较低,成膜性较好,价格低的特点。(2)PLA,又称聚丙交酯,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具有硬度高、力学强度和耐热性能较高、成膜性能差等特点,且价格较低。(3)PHA,是由很多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其耐热性、力学强度、耐水解、成膜性等性能优异,对降解环境要求低,但价格高。(4)PBS是由丁二酸和丁二醇经缩合聚合合成而得,PBSA是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它们与PHA性能类似,但价格更亲民。(5)PBAT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兼具PBA和PBT的特性,延展性、断裂伸长率、耐热性等较好,但只有在堆肥接触特定微生物时方可发生降解,价格较低。
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光降解性塑料、崩解性塑料和生物可降解塑料。其中光降解性塑料和崩解性塑料都以普通塑料作为原材料加工而得,其通过降解后都会残留塑料成分,无法完全分解。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等)作用下通过生物代谢过程而发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对环境无害的小分子物质。按照原材料来源分类,生物降解塑料又可以分为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和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两类。
2019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合计约为107.7万吨,淀粉基塑料占比高达38%,当前使用量最大,其次分别是PBAT(25%)和PLA(24%)。淀粉基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并不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通常作为PLA、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填充物以降低成本。
2019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合计约为107.7万吨,淀粉基塑料占比高达38%,当前使用量最大,其次分别是PBAT(25%)和PLA(24%)。淀粉基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并不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通常作为PLA、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填充物以降低成本。
目前主流生物可降解塑料有三种:PLA塑料、PBAT塑料、PHA塑料。
PLA塑料是最有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PLA,又称聚乳酸,系乳酸单体经脱水缩聚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典型的合成类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采用注塑、热塑、挤出成型、吹膜成型、发泡成型等方式加工。
PBAT塑料是最有前景的石油基可降解塑料。PBAT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兼具PBA和PBT的特性,既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也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冲击性能;此外,还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降解材料之一。
PHA塑料是一类由3-羟基脂肪酸组成的高分子线性聚酯的统称,完全由微生物合成,单体有150多种。PHA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与人体组织细胞相容性良好,所以现在主要应用在医用领域较多,由于成本较高,其他领域的实际应用还比较少。
塑料发明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塑料的大规模应用,环保主义者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塑料不可降解。瑞典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试制马铃薯和玉米制的一次性快餐盒,韩国用法律强制性规定使用用糯米做的牙签等,2014年以来法国、德国、欧盟、新西兰、西班牙、冰岛等国家和地区针对部分塑料制品提出禁塑时间表,并指出采用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欧盟于2020年出台最严政策,将于2021年对一次性塑料包装征税,税率将为每吨800欧元。
我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始于2004年,随着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废法(修订)草案通过,国家开始鼓励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应用。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首个“限塑令”开始实施。近几年国内陆续出台关于限塑、禁塑的政策,但从执行效果来看收效甚微,行业拐点发生在2020年。根据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此次全国范围的禁塑限塑,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完成任务目标。其中不可降解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为主要禁止和限制目标,这两个领域有望率先激发可降解塑料行业的需求。
2019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达到8184.2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23%左右,其中我国仅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了400万吨,此外外卖和快递行业的加速发展正在加剧这一问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9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实际用量仅4.4万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制品中占比不足1%。根据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传统塑料被主要在四个重点领域被限制,分别是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快速塑料包装,基于此,据我们分析,可降解塑料具有可替代性的领域主要是餐饮(打包&外卖)、商超、集贸市场等领域的塑料购物袋,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快递塑料包装,此外,农膜也是可降解塑料的重点替代领域。
1)快递包装领域替代空间约100万吨
中国快递包装主要以瓦楞纸箱和塑料袋为主,2019年全国635.2亿件快递中,塑料包装快递占比约为41.1%(包含塑料袋、珠光袋、编织袋、泡沫材料),考虑快递业务量近年来的高速增长,保守估计2025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将达到1355亿件,如果按照现有快递包装结构,则快递塑料的替代市场空间将达到143万吨,假设到2025年可降解塑料占据的替代市场份额达到70%,则快递行业实际的可降解塑料替代市场空间将达到100万吨级别。
2)一次性塑料餐具替代空间接近70万吨
一份外卖的塑料包装材料包括塑料袋、塑料碗、塑料汤勺和塑料汤杯,目前基本都使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石油基高分子塑料。单个塑料碗和塑料饭盒的重量基本在40g-60g,每份外卖平均消耗3.27个餐盒,保守按照每单外卖2.5个餐盒(40g/盒)+1个塑料袋(5g)计算,则每单外卖会产生105g废弃塑料。2019年我国外卖订单128亿单,考虑到近年来外卖订单年均增速30%以上,保守估算到2025年我国外卖订单将达到321亿单,预计我国外卖订单领域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将达到61万吨左右,此外国内生产塑料吸管年消耗聚丙烯量大约在9万吨,两者合计到2025年外卖餐饮行业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达70万吨。
3)塑料购物袋替代空间约50万吨
根据生活常识我们假设对于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消费场景,平均每人每周消费2个塑料袋,集贸市场每人每周消费2个,单个可降解塑料袋5克,则居民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消费场景平均每人每年形成的可降解塑料市场约为0.5千克,集贸市场单耗同上。到2025年,随着强制执行政策覆盖地区的扩大,以及覆盖的消费领域的增加,可降解需求市场需求有望达到50万吨。
4)农膜领域替代空间达30万吨
2018年我国农用薄膜产量为246万吨,其中地膜是农用薄膜的重要使用方向。农膜主要分为聚氯乙烯(PVC)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两大类,地膜以PE膜为主,由于其不可降解性对农村土壤造成破坏,成为了农田白色污染的主因。2015年以来,农业部启动了“全国生物降解地膜评价试验”专项,3年的试验结果显示,生物降解地膜是传统聚乙烯地膜良好的替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全国累计年均消耗150万吨左右地膜计算,不考虑未来需求的增长,假设到2025年地膜的可降解渗透率达到20%,则农膜领域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为30万吨。
名词解释
可降解塑料板块,是指在股票市场中,那些主营业务涉及可降解塑料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的公司集合。这一板块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限塑”“禁塑”政策的推动,逐渐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 定义与特性
可降解塑料是一种能够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微生物作用下,逐渐分解并回归自然的塑料材料。它具有以下特性:
- 环境友好性:能在一定时间内自然分解,避免塑料垃圾长期滞留环境。
- 安全性:分解过程中不产生有毒物质,不造成二次污染。
- 可持续性:制造过程中常使用可再生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 分类
- 生物降解塑料:由天然材料如淀粉、纤维素制成,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
- 光降解塑料:在阳光照射下逐渐裂解。
- 氧化降解塑料:在氧化过程中性能逐渐丧失,最终分解成小分子。
# 应用领域
- 食品及包装:如可降解吸管、餐具、快递包装等。
- 农业:农用地膜、堆肥袋等。
- 医疗:手术缝合线、人造骨等。
# 行业现状与发展
全球范围内,可降解塑料行业正经历快速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降解塑料生产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策推动显著。在“双碳”背景下,行业前景广阔,特别是在餐饮、快递等领域,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品需求旺盛。
总结
可降解塑料板块作为股市中的新兴领域,随着环保政策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投资者在关注这一板块时,应深入分析公司的技术实力、市场地位以及未来成长空间。
}
---
湖北宜化公告,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全资子公司湖北宜化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降解新材料”)100%股权,转让底价不低于经备案的评估值1.51亿元,公司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拟参与竞拍。在降解新材料核心产品PBAT市场景气度较低、降解新材料持续亏损的背景下,公司后续如成功转让降解新材料100%股权,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所得款项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
国需要进一步加快塑料污染防控和资源节约替代,构建高质量的塑料再生利用循环。今日重要性:✨
欧盟从2030年起部分禁用塑料包装。
酶促解聚回收PET已成为塑料循环经济中解决PET塑料污染危机的首要选择。
测算2024年PLA的市场空间将达到102万吨。今日重要性:✨
华为Mate60 Pro量子密话定制终端将量子信息技术与VoLTE网络融合,采用国产芯片、国密算法和量子安全SIM卡“三重保护”。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丁文江表示,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一款国内自主研发、在人体内可降解的涂层镁合金接骨螺钉已经出现,“这是一个革命性的金属生物材料,可以帮助很多骨折患者避免二次手术。”11月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科研楼内的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可降解涂层镁合金接骨螺钉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预计将招募超过170名患者,植入体内半年左右进行跟踪随访,符合相关条件后,产品有望在1-2年后上市应用。(澎湃)
世界贸易组织25日在瑞士日内瓦举办“塑料污染与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非正式对话”工作会议,推动和国际竹藤组织“以竹代塑”倡议加强交流合作。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陆文明说,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可在替代塑料、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贫困等一系列全球挑战中发挥独到作用。希望将“以竹代塑”倡议纳入国际、区域以及国家等不同层面的政策体系,为“以竹代塑”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会议期间,来自世贸组织成员、国际组织和智库的130多位代表就如何从贸易侧达成成果共识、共同应对塑料污染进行交流。(央视新闻)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并于近日发布《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明确,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含外卖平台)企业和外卖企业应当遵循真实、完整的原则,定期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同时,鼓励各报告主体主动报告替代产品使用、回收情况。《管理办法》要求,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商务领域经营者执行国家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规定及一次性塑料制品报告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