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50:科创50是指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
科创50:硬科技核心资产池,聚焦芯片/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政策红利+国产替代双驱动,中国版纳斯达克成长标杆
科创板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设立,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并在该板块内进行注册制试点。
2018年11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积极研究制订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方案,向市场征求意见并履行报批程序后实施。
2019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
2019年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就《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和《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就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2019年2月13日,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李超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行业专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创投机构和科创企业代表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的意见建议。
2019年2月20日至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围绕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有关问题,带队赴上海听取市场机构对相关制度规则的意见建议,并调研督导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改革准备工作。
2019年3月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签署第153号令和第154号令。第153号令说,《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19年3月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154号令说,《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已经2019年3月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19年第1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9年3月4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正式发布,科创板配套规则进一步明晰。
2019年3月15日,上交所正式发布《保荐人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办理业务指南》与《科创板创新试点红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指引》。18日,科创板发审系统上线。
2019年4月,第一届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交所交易大厅举行。按照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工作部署以及《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管理办法》,经相关程序,上交所设立了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
2019年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开板仪式。
2019年6月15日,券商完成科创板技术通关测试。
2019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从依法保障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股票发行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依法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建立健全与注册制改革相适应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等方面提出了17条举措。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全新板块。
2019年7月23日,上证科创板50成分指数正式亮相。
名词解释
科创50板块,全称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板块,简称科创50(代码000688.SH),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选取的50只市值大、流动性好的股票组成的综合板块指数。该指数旨在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行业走势和核心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
什么是科创50
# 科创板背景
科创板是由我国于2018年11月5日宣布设立的一个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它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 指数特点
- 科技属性强:科创50指数所涵盖的行业主要为半导体、医疗器械、光伏设备等具备技术壁垒、引领未来趋势的新兴行业,较好体现了科创定位。
- 研发投入高:科创50指数成份股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指数成份股,显示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研发强度。
- 机构持续增配:科创50指数受到机构及专业投资人的青睐,公募基金重仓该指数成份股的总市值持续增长。
# 市场意义
科创50指数的推出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及时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走势情况,还有助于集中反映核心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客观表征科创板市场和业绩评价基准的工具,同时也为科创板ETF等指数型基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行业分布与成长潜力
科创50指数在行业分布上相对集中,半导体行业占比最高。这些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成长潜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科创50指数有望持续增长。
总结
科创50作为科创板的首条指数,具有显著的科技属性和高研发投入特点。它不仅是硬科技领域的标杆性指数,还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和投资机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科创50指数有望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并创造更多价值。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9月16日在公开论坛上透露,上交所已与多家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企业开展预沟通,推动第五套标准扩围至相关行业领域。(证券时报)
近日,上交所举办“聚焦上交所——科创板六周年”专题线上路演活动,来自美欧亚太等主要市场的近50家机构参与。该活动旨在做好科创板改革“1+6”政策宣贯,增进国际投资者对科创板市场及代表性上市公司的了解。据悉,本次活动就科创板最新发展情况、改革政策,以及科创板指数化投资情况等进行讲解。4家科创板公司创始人、CEO与国际投资者深入交流,多方面展示科创板市场的投资机遇及中国资产的潜力。另据记者统计,今年科创板一季报里,有30多家公司获得外资机构的入驻。(上证报)
目前房地产进入了新的筑底阶段。
据上观新闻,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今(7月29日)起召开。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上海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修订草案)》等的说明和市人大相关委员会的审议意见报告,并对相关法规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 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修订草案是该法规实施十多年来的首次修改,贯彻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总结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新增科创与人才、全产业链、数字经济、边境后管理制度等四个章节,更好发挥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的重要功能。
文章称,如果说“稳”是市场健康发展的根基,那么“活”则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年中工作会议提到,今年上半年,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创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未来一段时间,要“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除股票市场外,年中工作会议还提出,要“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头版文章称,投融资两端协同发力,让资本“活水”精准浇灌创新“沃土”是着力点。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是重中之重。同时,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让市场更具投资价值,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速形成“回报增加—资金流入—市场稳定活跃”的良性循环。
据上证报,今年以来,A股公司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赴港上市热潮。一方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产业龙头公司先行一步,顺利登陆港股上市,正式开启“A+H”双资本平台运作模式。从市场表现来看,这些公司的H股相对于A股的折价幅度普遍较小,宁德时代的H股较A股甚至出现了溢价,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A+H”优质公司的青睐。另一方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0家A股公司官宣筹划港股上市,数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加。
寒武纪公告,调整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调整后,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股票数量不超过2091.7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8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投资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从业内获悉,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日要求会员券商做好科创成长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技术准备工作。与此同时,上交所已向各市场参与人发布科创成长层相关市场接口及技术指南(正式稿)。券商应当根据上交所相关业务规则要求,制定完善科创成长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落实落细客户管理职责。券商应抓紧完成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签署和风险提示等技术系统就绪工作,并于系统上线完成后向上交所反馈就绪情况。(中证金牛座)
7月13日,上交所发布《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正式申报科创板IPO前向上交所申请对其申报文件开展预先审阅。《预先审阅指引》明确了适用情形,即“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者符合其他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因过早披露业务技术信息、上市计划可能对其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确有必要的”,可以申请预先审阅。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这次改革没有针对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设置额外的上市门槛,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自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投资者参与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的申购、交易,需签署《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
一箭双雕
针对收购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3.62%股份为借壳上市的议论,7月9日,智元机器人方面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本次收购为通过“协议转让+主动邀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中的重组上市,并非为借壳上市。本次收购完成后,智元机器人仍将按照原有战略规划稳步推进。(全天候科技)
上纬新材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交易对价基于上纬新材7月1日收盘价7.78元/股确定,按此计算,上纬新材市值约31.38亿元。智元机器人最新估值达150亿元,约为上纬新材当前市值的4.8倍。上纬新材股票将于7月9日复牌。
7月8日,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本次交易如成功落地,有望成为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收购案例,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证券时报·e公司)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