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教育:板块介绍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职业教育的分类: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包括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学)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学历性的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是非学历性的教育包括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

学历与非学历职业教育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终极目标都是就业,二者区别在于是否颁发学历证书,但是在运营模式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学历教育的经费主要依赖于政府教育经费,学校土地多为政府划拨,具有较强的体制内特点,受教育政策监管严格,除了少部分民办职业学校有市场化能力,大部分学历教育学校的市场化能力较弱。而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运营较为市场化,运营以轻资产模式为主,但是门槛低,地方性小机构多,但全国性成规模的龙头稀缺。

2、职业教育:职教20条加速政策落地
2019 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在校企合作、学历间、学历与非学历间的需求整合三方面对政策落地的方向给出指引,其中几项重点政策如下: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累积和转化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历教育方面,“职教 20 条”多次提出以“三教”改革为核心,即“谁来教”(教师)、“教什么”(教材)和“怎样教”(教学方法)。职业培训方面,其要求学校要积极联合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不断拓宽职业培训领域,积极开拓多种培训形式和服务、面向各类人群开展培训,提升培训针对性、探索“互联网+培训”模式。

3、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背后逻辑
1.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 1000万(新增农民工+中职高校毕业生),必须解决这部分人就业问题,而16-29岁新入职场人群摩擦失业率最高,需要职教途径提高其就业能力;
2.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速换挡期,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对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大幅减弱,但是整体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数持续上升,市场需要高技能人才,劳动力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需要通过职教的方式对低技能劳动力做提升;
3.发展职教有两种方式,一方面可以直接劳动力回流至学校,增加学历技能的同时减少劳动力供给,减轻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就是非学历职教,直接提升就业技能和就业机会。

4、职业教育:学历职业教育市场空间大,市场规模将超四千亿元
中国的学历型职业教育当前认可度较低,需要打通上升通道;非学历型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多样但尚起步,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36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0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0%,并预测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6.3%,至2020年市场规模为4191亿元。

职业教育市场分为职业技能教育、职业考试培训。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3—2019 年,职业技能教育市场规模从630亿元增至12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4%,预计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14亿元;2013—2019年,职业考试培训市场规模从1733亿元增至 214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