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股:低价股板块是指股票市场中股价相对较低的股票集合,这些股票价格通常处于市场平均水平以下。低价股因其价格优势,往往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低价股:低价股通常具有较低的市值和股价,流动性有限,但可能存在业绩反转或重组预期带来的投资机会
股价低于3元的股票。
1、从心里层面上说,低价股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反弹空间大;
2、超跌效应大,距离上方套牢盘较远,容易在反弹行情中被短炒;
3、绝对价格低,被游资炒作后,价位仍旧不高,容易派发筹码;
4、容易让投资者形成心理误区,因为价格低,以为不会有太大的亏损。
名词解释
低价股板块:指股票市场中,由股价相对较低的股票组成的集合。这些股票价格普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具有较高的价格比较优势。
什么是低价股
价格界定
低价股,顾名思义,是指股票市场价格较低的股票。关于低价股的具体价格界定,不同市场和时期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低价股指股价在10元以下,甚至6元以下的股票。这些股票因价格较低,具有较高的价格比较优势,容易吸引短线资金的关注。
特点分析
1. 价格优势
低价股最显著的特点是其价格优势。由于股价较低,投资者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购买更多的股票份额。这种价格优势使得低价股在牛市中具有较大的升幅潜力。
2. 业绩与潜力
低价股往往缺乏业绩支持,股价表现不佳。然而,一旦公司的经营状况出现转机,股价有望快速回升,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机会。此外,部分低价股可能因市场误判或被错杀而具有反转潜力。
3. 风险与波动
低价股虽然具有较大的升幅潜力,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由于公司业绩不佳、行业前景不明朗等因素,低价股的股价波动较大,容易成为短线资金炒作的目标。
4. 市场关注度
低价股的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部分投资者可能因对其了解不足而错过投资机会。然而,随着市场信息的普及和投资者教育的深入,低价股的市场关注度有望逐渐提升。
总结
低价股因其价格优势、业绩潜力、风险波动及市场关注度等特点,成为股市中备受关注的投资品种。投资者在选择低价股时,应充分考虑其基本面、行业前景及市场趋势等因素,以降低投资风险并提高投资收益。
强监管持续发力,A股市场“新陈代谢”显著加速。今年以来,强制退市公司数量、ST公司数量以及退市风险较大的低价股数量等多项关键数据刷新历史纪录。此外,与往年相比,今年退市公司还呈现两个新迹象:面值退市数量继续新高、市值退市首度出现。分析人士指出,借鉴成熟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A股市场退市公司数量增多实为常态,这标志着市场正有效发挥优胜劣汰机制。展望未来,市场有望进一步迈向成熟,退市公司数量继续增加成为必然,投资者需强化避险意识,实现从市场追随者向市场研究者的角色转变。(证券时报)
退市潮之下,“自救”成为近期A股市场退市高危股的关键词。多数股价不足1元以及部分低于2元的公司抛出回购与增持、破产重整、资产重组、引入投资等措施护盘。上市公司的“保壳战”效果不一,部分公司股价站上1元暂时脱险,而一些公司在“三板斧”出完后仍难扭转颓势,最终以退市谢幕。多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分析,上市公司“自救”需趁早,等到触发退市红线再出手已无太多回旋余地。目前绝大多数的面值退市公司,都是已经失去持续经营能力的“壳”公司,上市公司能否成功保壳,核心仍在于是否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证券时报)
进入7月,A股公司及其股东掀起新一轮回购、增持热潮。截至7月8日,7月以来A股共有14家公司发布了股东增持计划,29家公司披露了股份回购预案、回购提议,还有70家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值得一提的是,7月以来发布回购预案、增持计划的A股公司中,超10家公司股价低于2元。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一些濒临“面值退市”红线的公司而言,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内完成“自救”非常关键,而回购、增持无疑是稳定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有力举措之一。(上证报)
近日,多家公募密集对旗下基金持有的个股进行估值调整,这些个股大多长期停牌、持续跌停或濒临退市。在监管扶优限劣、多措并举削减“壳”价值的组合拳下,今年以来,以ST板块为代表的低价股、微盘股大幅下挫,基金公司密集下调上述问题股估值,意味着旗下基金有踩雷现象。不过,据统计,持有上述问题股的多为指数基金或量化基金,持仓权重较小,所以下调估值对基金净值影响有限。有基金经理表示,在强监管的态势下,自己的基金投资组合会尽量规避这类标的,以防止某些风险的发生。(证券时报)
亚泰集团公告,公司股票2024年6月20日收盘价为0.99元/股,首次低于1元。如公司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的情形,公司股票将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