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算力:东数西算/算力板块是指与东数西算工程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集合,涉及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
东数西算/算力:东数西算受益于国家战略布局,优化算力资源配置,推动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核心基础设施投资主线
算力是数字时代的新生产力,算力是人工智能三要素之一,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算力是设备通过处理数据,实现特定结果的输出能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算力发展经历人力化、机械化、电气化、集成电路化及移动化。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国家枢纽节点引领带动作用,协同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形成跨地域、跨部门发展合力,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基座。《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并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
空间测算:
2022年我国算力规模稳步扩张,算力发展为拉动我国GDP增长做出突出贡献,在2016-2022年期间,我国算力规模平均每年增长46%,数字经济增长14.2%,GDP增长8.4%。根据IDC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259.9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EFLOPS) ,2023年将达到414.1 EFLOPS,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117.4 EFLOPS(基于FP16计算),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达33.9%。
驱动因素:
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成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大发展意义。1)算力普适普惠化是大趋势,相关服务生态逐步构建。“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带动数据、算力跨域流动,实现产业跃升和区域平衡发展。依托智算中心的超大规模预训练能力,各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将不必从零开始开发,只需结合领域数据进行调整和增量学习,即可形成具有良好精度和性能的下游应用。2)截至2023年8月,根据新京智库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30座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智算中心,同时在企业端已有超过10座由大型科技企业主导的智算中心。未来随着AI快速发展,预计智算中心数量有望快速增加。
昇腾有望成为国内智算中心建设的最重要力量。1)从AI芯片到算力集群,构建推理+训练国产算力底座。昇腾910处理器采用7nm工艺,半精度(FP16)算力可达320TFLOPS,整数精度(INT8)算力可达640TOPS,功耗为310W,算力和英伟达A100性能基本上相当。华为面向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算力场景,提供Atlas 900 PoD(型号:9000)等三种产品应用于深度学习模型开发和训练。2)昇腾已是国内智算中心建设的主导力量:目前,在国内政府为主导的智算中心中,华为昇腾已签约多个智算中心建设,重庆、武汉、西安等城市均已建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并投入运营。同时,由智算中心到城市智能中枢,昇腾全面赋能城市AI发展,与城市发展深度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地位。
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是契合“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建设及“双碳节能”指引的综合工程,核心在于降低两类成本,一是经济成本(提升上架率),二是绿色节能(降低PUE),工程本质目标是实现算力资源的“腾笼换鸟”,明确了八大枢纽的不同算力需求承接: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主要负责有低时延要求的数据处理,如以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金融证券、智慧城市等代表的创新性应用。而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这 4 个西部节点将负责承接全国范围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长远来看,东部地区承接的应用多契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方向,对经济增长有强带动效应;而西部地区在此过程中,也将逐渐实现“瓦特变比特”,东西部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算力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涵盖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构成的下游产业。当前,算力产业主要包含云计算、 IDC 、人工智能等细分产业;通信产业主要包括基站、接入网和核心网等细分产业。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从云网融合向算网一体迈进,算力和网络产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形成以"算+网+协同"为主线的算力网络产业格局,上游为底层硬件基础设施,中游为算力网络相关平台、服务及关键技术,下游为赋能的应用场景及最终用户,产业链关键环节如下图所示。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名词解释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是指与东数西算工程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集合。其中,“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这一板块涵盖了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等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体系相关的企业。
什么是东数西算/算力
背景与意义
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而推动实施的一项国家战略工程。它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实施路径与进展
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2022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经济与社会效益
东数西算工程带来了多重效益:
- 提升算力水平: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
- 促进绿色发展: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 扩大有效投资: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
总结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作为与东数西算工程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集合,在数字经济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提升算力水平、促进绿色发展等多方面的努力,东数西算工程正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更多算力需求有望由国产芯片支持。
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在上海启幕,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题为“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引领AI基础设施新范式”的主题演讲,正式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徐直军表示,基于全球最强算力的超节点和集群,华为对于为人工智能的长期快速发展提供可持续且充裕算力,充满信心。同时,华为率先把超节点技术引入通用计算领域,发布全球首个通用计算超节点TaiShan 950 SuperPoD,结合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能够彻底取代各种应用场景的大型机和小型机以及Exadata数据库一体机,将成为各类大型机、小型机的终结者。(证券时报)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超节点成为AI基础设施建设新常态,目前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累计部署300+套,服务20+客户。华为将推出全球最强超节点Atlas 950 SuperPoD,算力规模8192卡,预计于今年四季度上市。此外新一代产品Atlas 960 SuperPoD ,算力规模15488卡,预计2027年四季度上市。
马斯克又有新动作。
模型厂商的快速迭代将刺激算力基建
华为发布智能世界2035系列报告,核心预测包括:AGI将成最具变革驱动力;AI智能体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人机协同编程成主流;交互方式向多模态演进;算力总量增长10万倍;数据成AI发展"新燃料";通信网络连接对象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50%。
据华为官微,9月16日,华为发布面向智能世界2035十大技术趋势指出,2035年全社会的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最终催生新型计算的全面兴起。华为认为,AGI将是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驱动力量,随着大模型的发展,AI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驱动产业革命,通信网络的连接对象将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实现移动互联网至智能体互联网的跃迁,当前,人机交互方式正从图形界面转向自然语言,并向着融合人类五感的多模态交互演进。
9月11日上午,在2025年服贸会期间,北京数据集团举行揭牌仪式,宣告正式成立。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英致辞,并出席揭牌仪式。(央广网)
近期算力股大跌背景下,部分重仓科技股的明星基金净值跌幅明显小于预期,疑似进行了大幅调仓。永赢科技智选、东吴移动互联等基金二季度末重仓的算力龙头股跌幅超11%,但基金净值回撤仅5-6%。同时,部分原本未重仓科技股的基金净值波动却显著放大。业内分析认为,这是市场消化估值泡沫的降温行为,基金经理开始关注AI应用端机会。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
1 | 贵广网络 | 10.04% | 8.99 | 5.21% | 112亿 | 贵州地区有线电视服务商,公司此前华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智慧城市下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