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LCD:液晶面板/LCD板块是指涉及液晶显示技术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集合,该板块的表现与液晶面板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液晶面板/LCD:日韩逐步退出LCD,中国大陆厂商已在LCD领域构建了非常宽阔的护城河
LCD,全称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为液晶显示器。一般LCD 显示构造为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配合极化材料,中间配置液晶盒,通过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来控制每个像素点的偏振光,并以此达成成像的目的。
面板显示技术是一种光和电互相转化的技术,回顾其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CRT(阴极射线管)2)LCD(液晶显示器)3)OLED(有机发光半导体)。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数字显示技术。相较于CRT技术,LCD显示器的体积和重量更小,分辨率也更高,在产品性能方面要优于CRT。在2001年以前,LCD的良品率较低,产成品成本较高,因此LCD产品普及并不广泛。在4代LCD生产线引入后,液晶面板良品率大大提高,普及率持续提升,使面板行业由LCD逐步替代CRT成为主流,同时拉动了移动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配套产业发展。
市场上普遍应用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CD)技术,通过加入薄膜晶体管来使每个液晶分子的开关独立,达成更加稳定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显示模组主要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组成。在液晶面板中,液晶本身不发光,由背光模组来提供稳定且均匀的背景光源,通过偏光片来达成自然光—有极性的偏振光的转化。薄膜电晶体通过开关控制信号传输,控制偏振光的折射与否,最后透射光透过彩色滤光片来改变颜色,达到最终成像,目前主要应用于电视、笔记本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领域,是面板市场发展最成熟且应用最广泛的显示技术。
目前LCD面板技术主要可分为a-Si、IGZO以及LTPS三种。早期的TFT-LCD大多使用a-Si作为基底材料,a-Si为非晶硅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是目前全球面板产线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技术,其缺点是清晰度、色彩饱和度不高;IGZO(铟镓锌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Oxide)面板技术的一种,相较于a-Si稳定性更好,弯曲性能较强,但寿命相对较短;以上两种技术各自存在问题,因此高端市场目前更多使用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其具有清晰度更高、体积更轻薄、亮度更高等特点。
中国LCD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以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为代表的面板企业迅速崛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日韩面板产能逐步退出,LGD将在2020年年底关闭韩国本土所有LCD厂,三星也从2019年起逐步缩减、关闭LCD产能。LCD产业中心向我国加速转移。2013年中国大陆TFT-LCD面板营收占全球的10%左右,目前中国大陆TFT-LCD主流面板厂商营收占全球的比例已达40%以上。
从弹性上看,目前偏光片、玻璃基板、PVA膜、TAC膜国产化率处于20%以下,产品尚在导入期间,仍需等待技术突破、客户验证或产品放量的过程,国产化率提升速度还未进入快车道;彩色滤光片、混晶材料国产化率处于20%-50%之间,中国大陆企业通常拥有自有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产品已经得到市场验证,龙头企业具备扩产能力,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背光模组、反射膜、扩散膜、增亮膜国产化率已达50%以上,进一步提升存在一定压力。
在LCD产业链中,上游为各种原材料生产厂商,中游为各式LCD面板厂商,下游为各类整机产品厂商。LCD作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存在着天然的高壁垒,发达国家长期占据产业链高端。
1)起源
1888年,一位奥地利植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发现了一种特殊物质:加热至179摄氏度时会成为透明液体,降到145摄氏度时又成为固态晶体,之后德国物理学家D莱曼将其命名为“液晶”。薄膜晶体管(TFT)于1960年左右在美国RCA的萨洛夫研究所发明。研究人员类比三明治将两块玻璃板表面涂上透明导电电极,中间夹上液晶,当玻璃板加热到120摄氏度时液晶开始熔化,加上一定度数的低电压时又从透明变成不透明,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块基本的液晶显示器。
2)发展
在1968年RCA的记者发布会上日本工业界对LCD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实现了TFT-LCD技术的产业化,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平板显示的应用领域。1991-1996年间,全球25条大批量生产线的建成有21条建在日本,日本衍生发展出一套完整的上下游TFT-LCD工业企业,如上游玻璃基板的生产有旭硝子和电气硝子,彩膜和偏光片则为日东电工,尼康、佳能、NEC-安内华分别提供扫描式光刻机、步进式光刻机和干刻机设备等,但由于日本固守从设计到生产的纵向一体化,没有及时进行分工协作的横向调整,无法保证自己的持续新创新,后期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由韩国与中国台湾逐渐反超。
3)成熟
从2002-2008年,大陆面板厂商一直处于不断摸索的起步阶段,2009年后,在国内液晶面板市场逐渐站稳的京东方开始向高世代面板领域进军,也标志着大陆液晶面板正式吹响从有到强的号角。,2009-2018年间大量高世代线开始在大陆新建,一场高世代生产线的液晶热也随之展开。随着2017年后京东方、TCL科技纷纷新建10.5代、11代面板产线,日本与台湾厂商由于高世代产线的投入太大而难以跟随,韩国厂商逐渐将研发重点转移至OLED领域。中国大陆厂商逐渐成为国际面板行业领先厂商,中国大陆也彻底实现了在液晶面板领域的从有到强。
供给方面,因日韩厂商退出,台湾厂商生产中小尺寸面板,2021年全球液晶面板高世代产线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厂商。
一般而言,高世代面板生产线从建厂到满产周期约为2-3年(其中产线建设18个月,量产后产能爬坡良率提升约需10个月)。液晶面板高世代生产线一般指六代线以上,主要生产32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目前韩国厂商逐渐开始退出LCD市场,仅剩5条产线预计将于2021年加速推出。全球市场高世代LCD液晶产线逐渐停止扩张,暂无新增产线,新增产能依靠已有产线产能爬坡,伴随韩厂退出LCD市场,全球供给开始下滑。
需求方面,大尺寸化、高清化依然是面板显示未来的发展的主流趋势。TV作为液晶面板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超过6成以上,大尺寸化为行业确定性趋势,保持每年一英寸的涨幅,近似于消耗一条G8.5代线产能。与此同时21年欧洲杯、奥运会的举办也将锦上添花式的刺激TV需求;IT领域,随着疫情带动“宅经济”兴起,笔电需求旺盛,目前海外疫情尚未明显缓解,预计全年下游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车载等小屏应用领域也将作为确定性的新型增长点带动需求发展,预计未来两年面板下游市场需求将长期保持高景气度。
液晶面板经过30年的产业化发展,从日本到韩国、中国台湾再到中国大陆,目前产业整体已发展成熟,很难再会出现新的产业转移地。LCD高世代产线中,中国大陆数量占比最高,其中包含大陆独占的业内最高世代10.5/11代产线,凭借高世代所带来的技术、成本化优势,以及其高昂的资本开支,国产厂商已在LCD领域构建了非常宽阔的护城河。
液晶面板/LCD板块股票相关名词解释
液晶面板/LCD板块主要涵盖生产液晶显示面板及其相关材料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股价通常受到液晶面板市场需求、产量、技术革新以及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通过关注这一板块,可以把握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什么是液晶面板/LCD
# 技术原理与构造
液晶面板(LCD)全称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器。它通过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配合极化材料,中间配置液晶盒,利用电压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来控制每个像素点的偏振光,进而实现成像。
# 类型与分级
根据技术不同,液晶面板可分为TN面板、VA类面板(包括MVA和PVA)、IPS面板等。这些面板在色彩表现、可视角度、响应时间等方面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 产业链与代表公司
产业链:液晶面板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生产厂商,中游为面板制造厂商,下游为整机产品厂商。
代表公司:全球范围内,三星、LG-Philips、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都是知名的液晶面板生产商。
# 股票投资分析
液晶面板行业的股票投资需关注行业动态、公司财报、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市场需求、产量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政策导向等因素,来评估液晶面板企业的成长潜力和盈利能力。
# 发展趋势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液晶面板行业正面临高清化、大尺寸化的发展趋势。同时,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崛起也给液晶面板行业带来了挑战。
总结
液晶面板/LCD板块作为股票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与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创新,以把握投资机会。液晶面板行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结:液晶面板/LCD板块涉及液晶显示技术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其表现受行业多重因素影响。液晶面板作为显示技术的核心,在类型、产业链、股票投资分析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均展现出独特的特点和潜力。
行业前三的企业利润可能占到全行业利润的85%甚至更高。今日重要性:✨
LCD面板企业的盈利稳定性有望逐步强化。
中国市场渐成为市场淡季的稳定器。
LCD面板竞争格局预计将持续优化。今日重要性:✨
另外面板上游玻璃基板国产化率加快也推动面板厂成本降低。
CINNO Research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国内补贴政策持续释放效能,市场需求在短期内维持旺盛,推动大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在今年1月持续上涨,进入2月,美对华上调10%关税政策落地,对墨西哥等地增加关税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品牌方或加大采购需求,面板厂仅小幅上调稼动率以应对,预计今年2月面板价格全线上涨。
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出台,整体供需格局有望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价格在传统淡季有上涨的空间。今日重要性:✨
核电具备可靠性高、清洁能源属性,对数据中心的适配性较强。
A股面板股早盘集体走强,其中京东方A一度涨近7%。消息面上,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1月,电视面板价格预期将呈上升趋势。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联系了京东方A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表示,从咨询机构的数据来看,1月份LCD TV面板有所涨价。对于具体涨价的尺寸,该人士称,可参考第三方咨询机构数据。据该人士介绍,一季度是传统淡季,而近期国补政策延续执行,对于需求有所提振,同时一些品牌(商)有提前备货的动作。(21财经)
CINNO Research报告显示,“国补”政策以及国内外大促活动带来的市场需求回暖好于预期,促使11月LCD TV面板价格全线止跌趋稳,进入12月,品牌商春节提前备货、国内补贴政策的延续以及美国调整对华关税等因素在短期内将维持需求回升;面板厂则减弱控产力度,上调稼动率以应对。在需求和供应相对平衡的情况下,预计面板价格走势将持续趋稳。(证券时报)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