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通信:毫米波通信板块是指涉及毫米波通信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应用推广等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组成的股票板块。毫米波通信技术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频谱资源和传输速率,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毫米波通信:毫米波作为5G的重要技术之一,未来有望逐步普及,20年10月12日,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正式发布了其《5G毫米波技术白皮书》
毫米波是介于微波与光波之间的电磁波, 通常毫米波频段是指30GHz~300GHz, 相应波长为1mm~10mm。毫米波通信就是指以毫米波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而进行的通信。通信频段集中在几个“大气窗口”频率和三个“衰减峰”频率上。毫米波通信分毫米波波导通信和毫米波无线电通信两大类。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高速、大带宽的通信需求日益增加。6 GHz以下的频谱资源已经趋于饱和,这使得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满足业务对于通信速率的需求,移动通信系统不仅需要提高频谱效率,还需要加大系统带宽。毫米波技术恰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它可以提供大带宽、高速度的通信服务,从而满足用户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在应用领域方面,毫米波通信是一项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可以应用于星际间通信或中继、毫米波频段的保密通信和毫米波敌我识别系统等;而在民用领域可以应用于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测量雷达、车船防撞、地形测绘、射电天文、以交互式大容量电视广播及卫星的毫米波链路系统等诸多方面,并将进一步扩大其市场。
发展趋势:
2023年1月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通过新增毫米波频段(E波段,71-76GHz/81-86GHz)大带宽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优化中低频段既有微波通信系统频率和波道带宽、调整波道配置与国际标准接轨等方式,进一步满足5G基站等高容量信息传输(微波回传)场景需求,并为我国5G、工业互联网以及未来6G等预留了频谱资源,更好满足各方需求,推动微波通信等无线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调整首次将毫米波频段频率纳入使用规划,我国毫米波应用有望得到快速推广。随着未来毫米波频段使用许可的发放,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毫米波市场。
5G毫米波技术
相较于2G、3G和4G技术,5G覆盖了更大的频谱范围,从低频段的600MHz到非常高的47GHz频段。行业间对此已经达成了一致共识:成功的5G部署需要低、中和高频段的搭配使用,这样将使运营商能够在覆盖范围和性能之间取得相对理想的平衡。
网络监控公司Ookla对美国这一全球5G毫米波发展领先市场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该国5G毫米波用户的速度是中频段用户速度的4.29倍,是C频段的6.86倍,是低频段的26.1倍。
根据Polaris Market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毫米波5G市场价值为23.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5.1亿美元,在整个预测期内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3%。
应用领域:
高频模拟器件与芯片是毫米波通信设备的核心,它们为毫米波设备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持。但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在这一领域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但大部分技术成果都被应用于军工领域。在通信行业,尤其是在民用领域,我国与全球领先企业之间仍存在技术差距。
频谱资源的丰富性:与传统的Sub-6G技术相比,毫米波技术提供了更宽的带宽,这使得它在高数据速率和低延迟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高密度的城市地区,其中大量的用户和设备需要同时在线。
集成度的提高: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毫米波设备的集成度也在不断提高,这有助于减小设备的尺寸和成本。多场景应用:从高速无线接入到工业自动化,从智能交通到虚拟现实,毫米波技术正在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场景中
毫米波通信定义与特点
毫米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在1毫米至10毫米之间、频率在30吉赫(GHz)至300吉赫(GHz)之间的电磁波进行通信的技术。毫米波通信具有极宽的带宽、更快的传输速率以及更小的元件尺寸等特点。
关键词:毫米波通信, 带宽, 传输速率
毫米波通信频谱资源
毫米波频段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是缓解当前频谱资源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随着中低频段频谱资源的逐渐饱和,毫米波频段的高带宽特性使其成为5G及未来6G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
关键词:频谱资源, 5G, 6G
毫米波通信应用场景
毫米波通信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民用领域,毫米波通信可用于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在军事领域,毫米波通信可用于星际间通信、保密通信和敌我识别系统等。
关键词:应用场景, 民用领域, 军事领域
毫米波通信股票板块
毫米波通信板块涵盖了从事毫米波通信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应用推广等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凭借在毫米波通信技术领域的优势和创新能力,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
关键词:毫米波通信板块, 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总结
毫米波通信技术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频谱资源和传输速率,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毫米波通信板块也因此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总结:毫米波通信技术以其独特的频谱资源和高速传输速率优势,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推动了毫米波通信板块在资本市场的热度不断攀升。
4月10日,在2025全球6G技术与生态大会开幕式上,《6G非对称毫米波太赫兹大规模阵列架构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提出,非对称全数字大规模波束成形架构是支撑6G高速率愿景的核心路径之一,也将成为6G核心候选技术之一。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洪伟表示,毫米波太赫兹大规模阵列架构的先期研究已得到众多企业的参与和广泛关注,后期会将该架构作为物理层的核心架构之一,积极向国内外6G标准化组织提交标准化建议。(科技日报)
5G-A毫米波技术突破,为市场打开了想象空间今日重要性:✨
日前从南开大学获悉,南开大学携手香港城市大学,成功研制出薄膜铌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创新成果,为未来6G通信、智能驾驶、精准感知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华社)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本届亚冬会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为进一步满足亚冬会通信需求,推动技术创新,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在亚冬会期间使用26GHz频段5G毫米波试验频率,支持其围绕8K转播、通感一体、高中低频段协同组网等开展技术验证,这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批复基础电信企业使用26GHz频段试验频率。(中国无线电)
雷电微力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开发的星间链路毫米波微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通信领域也是我们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公司会结合自身优势,积极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信维通信公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45亿元,同比下滑9.42%;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上涨5.2%;基本每股收益0.2元。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天线、无线充电、EMI/EMC等业务的市场优势,向更多客户导入产品;同时,持续拓展高精密连接器、LCP模组/毫米波天线、UWB、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新业务,加大在智能家居、商业卫星通讯、智能汽车等新应用领域的投入,实现从消费电子到“消费电子+卫星通讯+智能汽车”多业务发展阶段的跨越,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及未来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提供重要增长力量。
据博杰股份8月4日官微消息,随着5G的应用发展,毫米波段的开发也越来越深入,最高频已达52.6GHz。面对5G毫米波段OTA测试的挑战,博杰股份自主研发了CATR(毫米波紧缩场/远场二合一)的测试方案。系统中主要包含三大部件:毫米波测试箱、直接远场测试套件、紧缩场测试套件。
5.5G是5G网络演进的必然之路。今日重要性:✨
5月30日,“刷新——天与养老数字基建战略发布会”在上海举行。此次重点发布的特征识别跌倒守护仪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跌倒报警和生命体征与行为监测。通过高分辨率4D点云实时成像来达到对长者跌倒姿态的精准识别和判断,疑似跌倒、确认跌倒家人或照护人员能够通过小程序和客户端接收报警,及时发现异常行为,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守护。(中证报)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文表示:1.其最新调查指出,苹果重新启动了iPhone SE4,最大的改变为采用OLED萤幕而非LCD萤幕。从整体设计上看,SE4更像是以6.1"iPhone14为基础的小改款;2.新款SE4预计将采用由4nm(与5nm相似)生产的苹果自研5G基频芯片,目前预计仅支援Sub-6GHz;3.目前尚未确定iPhone16系列是否将采用苹果自研5G基频芯片,关键在于苹果能否克服毫米波与卫星通讯的技术挑战。不过,一旦SE4开始采用苹果自研5G基频芯片,高通的苹果订单在可见未来显著衰退已成定局;4.若iPhone SE4在2024上半年量产顺利,则技术门槛更低的iPad与Apple Watch也将很快舍弃高通的基频芯片。苹果的硬体毛利率将受益于改采自研5G基频芯片,高通的苹果业务则在未来2-3年内将显著下滑。
伴随特斯拉即将采用4D成像毫米波雷达的消息,A股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回应在4D成像毫米波雷达上的产品布局和量产进程。晋拓股份2月24日公告,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用铝合金压铸零部件,2022年开始有用于毫米波雷达控制器的产品小批量量产,该类产品为毫米波雷达控制器壳体。华阳集团2月23日介绍,公司精密压铸产品有毫米波雷达定点项目,部分产品已量产。欧菲光2月22日介绍,公司在4D毫米波雷达方向布局多款产品,包括4D中长距雷达、成像舱内雷达、数字成像雷达等。硕贝德2月22日介绍,4D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相关产品已小批量供货。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前装4D毫米波雷达将突破百万颗,到2025年4D成像雷达占全部前向毫米波雷达的比重有望超过40%。国信证券预计,到2025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38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5.5%。(上证报)
申万宏源认为从现在开始国产毫米波雷达厂商替代国外厂商的时机已经成熟,主要因为:(1)原因1:行泊一体成为趋势,这让国产系统厂商开始掌握行车系统话语权;如果行车系统仍由海外Tier1把控,那么和系统一起搭售的毫米波雷达是不可能用国产厂商的,必然会用海外Tier1自己的雷达。(2)原因2:国内雷达性能已经和国外大厂接近。(3)原因3:海外厂商较为封闭,不开放雷达原始数据。预计行泊一体5V5R方案占比提升+ADAS渗透率提升将带动中国乘用车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52亿升至2025年的204亿。(证券时报)
中信建投表示,相对传统毫米波雷达,4D成像雷达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阵列对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感知,在距离、速度、方位的三维信息基础上增加了高度信息,并在角度、速度分辨率均有所提升,可初步判定静止物体与车辆的位置关系,弥补了传统毫米波雷达的性能短板,有望成为高阶自动驾驶的优质传感器选项。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