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流感/口罩板块是指在股票市场中,与流感防控及口罩生产相关的上市公司所形成的投资领域。
流感:民众对流感预防和治疗意识的增强,推动了抗流感药物和卫生防疫用品的市场增长
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中的H1N1、H3N2以及乙型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每年12月至次年1月为流感病毒活跃度最高的时节。在流感病毒中,甲型病毒危害最大,常在人群中以暴发流行的形式出现,可导致全球的流感大流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流感每年可导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发病,全球约有10亿人感染流感,大多数为轻症,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中重症病例约300-500万,死亡病例约29-65万。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且难以预测,导致每年流行情况都会有所变化,防控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是全球长期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最新流感诊疗方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治疗方案包括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重症病例的治疗、中医治疗等,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其中建议关注以下两点:
1、西医抗病毒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相关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2、中医治疗:轻症辨证治疗常用中成药包括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重症及恢复期则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用药。
预防阶段可采取疫苗接种、药物预防、一般预防等措施:
1、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2、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3、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比如保持环境通风、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礼仪、戴口罩等。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常用口罩可分为普通纱布口罩、医用口罩、日用防护口罩、工业防尘口罩四大类。中国口罩年产量约占全球50%,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
上游为聚丙烯、橡胶等原材料生产企业:口罩的基础原材料是石化工厂生产的聚丙烯,具体指医用无纺布专用料和医用熔喷布专用料,熔喷布专用料因整体需求占比较小,在短期内阶段性地出现短缺。橡胶是口罩耳带生产的主要原料,但口罩所需用量占比较低,整体供应较为充足。
中游为无纺布、熔喷布、耳挂鼻和鼻塑条等生产企业:其中熔喷布是目前中国口罩产能的主要制约因素,2018年熔喷无纺布产量约为5.35万吨,主要用于口罩、环境保护材料、服装材料、电池隔膜材料、擦拭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熔喷布生产线成本高,许多零件依赖进口,生产线扩增难度大。
下游为口罩组装生产企业,下游口罩生产企业主要是将熔喷布等相关材料组装生产成医用口罩,并进行环氧乙烷消毒,包装后出厂。
根据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2019年流感发病人数爆发式上升,持续的疫情推动对流感疫苗旺盛的需求。同时,国外疫情延迟叠加国内复工需求,国内外的口罩需求有望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
一、流感/口罩板块概述
流感/口罩板块涵盖了与流感疫情防控及口罩生产相关的多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主要涉及流感疫苗的研发与生产、抗病毒药物的生产、以及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的制造与销售。
二、流感疫苗相关股票
在流感/口罩板块中,流感疫苗相关股票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公司通常拥有先进的疫苗研发技术和生产设施,如华兰生物、天坛生物等。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研发新疫苗和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口罩生产相关股票
口罩作为流感疫情防控的重要物资,其生产企业同样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些企业通常具备大规模的口罩生产能力,如一些医疗用品和防护设备生产商。在疫情期间,这些公司的口罩销量大幅增长,带动了业绩的提升。
四、市场表现与投资机会
流感/口罩板块的市场表现通常与流感疫情的形势密切相关。在流感高发季节或疫情爆发期间,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往往会出现上涨。此外,随着全球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日益重视,流感疫苗和口罩等防护用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为相关上市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风险与挑战
尽管流感/口罩板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仍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例如,流感病毒的变异可能导致疫苗失效;口罩市场的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等。
总结
流感/口罩板块作为股票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投资价值。投资者在关注该板块时,应综合考虑相关上市公司的技术实力、市场地位、业绩表现以及潜在风险等因素,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近日,两项来自中国研究团队关于新型抗流感药物的研究相继发表,这两款药物均与有“流感神药”之称的玛巴洛沙韦作用机制类似,有望最快于今年年内上市。这两项新型抗流感药物研究分别由来自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以及来自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领衔,且3期临床试验数据均显示了药物的安全性及改善流感症状和清除病毒的有效性。(一财)
本次流感季,日本报告病例数在2024年年底达到最高峰。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本轮流感流行已经达到警报终止标准。日本专家称,流感流行趋于平缓,但往年经验显示,甲型流感传播高峰过后,可能还将出现乙型流感,仍需要做好预防。(央视新闻)
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一周内,流感病例为上年同期的三倍多。今日重要性:✨
恐慌性抢购和囤货行为屡教不止,导致一些医院出现流感药短缺的情况,其中尤以抗病毒药奥司他韦为甚。日本医科大学教授分析称,往年甲流一般在1月中旬到2月达到高峰,乙流在2~3月达到高峰,因此今年乙流高峰可能会提前。
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新增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两种抗流感病毒药物,并明确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
1月16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2025年第2周(1月6日—1月12日)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记者注意到,自2024年11月21日,中疾控首次发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以来,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连续8周增长后,首次出现零增长。“目前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在部分省份呈下降趋势,随着学生放假,我国的呼吸道感染人数会逐渐减少。”1月20日,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记者,从我们医院来看,北京的流感病例已有明显下降,比12月底高峰阶段下降超30%。(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1月14日,上海市疾控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目前,上海处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流感已趋于达到流行高峰,流行强度低于去年并呈逐步下降态势。监测结果显示:全市近期发热门诊日均就诊人次为去年同期的70%,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60%流感病毒检出阳性,其中99%以上为甲型H1N1亚型。其他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如新冠病毒、人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和鼻病毒等活动强度处于较低水平。(澎湃)
1月7日,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抗流感药物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要求各相关经营者及时开展自查自纠,规范自身价格行为。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市场价格巡查和检查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对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将依法从重处罚并公开曝光。
目前正值冬季,甲流再度袭来,流感药物受到关注,而流感药物之一玛巴洛沙韦再度受到患者追捧,有个别地区传出供货紧张。对此,作为玛巴洛沙韦的唯一生产厂家,罗氏方面1月6日回复称,今年公司特别重视速福达(玛巴洛沙韦的商品名)保供工作,市场供应很充分。(一财)
相比其他流感药物,近期只需一次用药的玛巴洛沙韦更受欢迎。受此次流感影响,玛巴洛沙韦的价格也有所波动。在阿里健康大药房、京东健康等电商平台上,20mg*2片规格的玛巴洛沙韦单盒价格为230元。而线下药店的价格普遍偏高,在230~260元之间,更有药店定价高至300元。
相关需求迎来大幅增长。今日重要性:✨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