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储能板块是指在能源领域中专注于储存能量的相关行业和企业的集合,涉及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多种技术形式。股票市场上,储能板块因其与新能源发展的紧密关联而备受关注。
储能:储能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钠电降本推动经济性拐点,工商业光储与电网调频需求构筑千亿级市场空间
储能是指使能量转化为在自然条件下比较稳定的存在形态,再通过介质或者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以备在需要时释放的过程。根据能源形态不同,储能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将机械能存储在动能或者势能中,热能储存在潜热或者显热中,目前大多数针对电力市场的储能实际上是电力储能(即储电)。
根据技术特点的不同,储能可划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机械储能以抽水蓄能为主,是目前最为成熟、成本最低、使用规模最大的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发展潜力最大的储能技术;电磁储能成本较高,目前占比较低。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9520.5MW,占比5.2%列第二位,仅次于抽水储能;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1709.6MW,占比5.3%列第二位。
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材料、中游核心部件制造、下游应用。储能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电池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结构件等。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储能系统的集成与制造,对于一个完整的储能系统,一般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以及储能变流器(PCS)四大组成部分。其中,电池组是储能系统的能量核心,负责电能的存储;BMS是系统的感知核心,主要负责电池监测、评估和保护以及均衡等;EMS是系统的控制核心,主要负责数据采集、网络监控、能量调度等;PCS是系统的决策核心,主要负责控制充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产业链下游主要为不同应用场景的运维服务等,如储能可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侧、输配电侧、用电侧,实现调峰调频、减少弃光弃风、缓解电网阻塞、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等功能;其他应用场景还包括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的备用电源,以及为机器人系统供电,保障高性能武器装备的稳定运行等。
储能系统的成本构成中,电池是储能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本占比60%;其次是储能逆变器,占比20%,EMS(能量管理系统)成本占比10%,BMS(电池管理系统)成本占比5%,其他为5%。
从分类上看,储能可以包括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储热、储氢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下有各种细分的储能技术。从技术成熟的角度看,抽水蓄能发展了100多年,其技术最为成熟,应用规模最大,锂电池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已经大规模商业化,铅蓄电池则是经历了从铅酸到铅炭的技术进化,目前铅炭电池在电化学储能制造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不同的储能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大、技术成熟可靠、适合调峰;而化学电池储能技术由于响应时间短,同时可以快速攀升到最大功率,因此很适合调频;高温超导技术需要极低的温度,对于设备要求高,同时因为要保持极低的温度,因此缺乏经济性,但是氢气的储存需要超低温,将制氢和高温超导技术结合就能发挥比较好的作用。因此,总体上看各种技术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
储能应用场景丰富,大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三大类,包含多种子场景。储能行业应用场景丰富,在电力系统主要有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3大主场景,此外,还包括微电网、分布式离网等,细分应用如下:
发电侧:火储联合调频,稳定输出功率;新能源发电配储,平抑出力波动,提高消纳等。
电网侧:调峰、二次调频、冷备用、黑启动等。
用户侧:峰谷套利、需量管理、动态扩容。用户主要分为家庭、工业、商业、市政等。
微电网:主要为离主电网络较远的无电、弱电地区,需要自建电网,可采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作为解决方案。分布式离网:4G/5G基站供电;风景区驿站供电;森林监控站供电;油田采油站供电;高速加油站供电等。
储能板块名词解释
储能板块是股票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涵盖了能源储存技术及其应用的各个领域。该板块包括电池制造商、电池材料供应商、储能项目投资者等多种类型的企业,共同构成了储能产业链。
什么是储能
储能定义与技术分类
储能(Energy Storage)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将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根据能量储存方式的不同,储能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三大类。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化学储能则以电池储能为主,如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电磁储能则包括超级电容器储能等。
储能产业链分析
储能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材料供应、中游的储能设备制造以及下游的应用服务。上游主要包括电池原材料,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中游则是储能系统的集成与制造,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部件;下游则是储能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运维服务,如电力系统的发电侧、输配电侧和用电侧等。
储能的市场应用与发展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储能系统可以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储能还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时释放能量,缓解电网压力,降低用电成本。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欧洲和美国是储能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中中国在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量中占据重要地位。
储能板块的投资机遇
储能板块的投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能源发电的持续增长将带动储能需求的增加;二是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将降低储能成本,提高储能系统的经济性;三是储能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然而,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储能板块蕴含的风险,如政策红利不及预期、新型储能相关产业需求不及预期等。
总结
储能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股票市场上,储能板块因其与新能源发展的紧密关联而备受关注,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然而,投资者在参与储能板块投资时,也需要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谨慎评估投资风险。
预计2025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4%。
16日,可胜技术格尔木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开工,标志着全球单机规模最大、镜场反射面积最大、储能规模最大、年设计发电量最高的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54.35亿元,采用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技术,采用“三塔一机”设计方案,配置14小时熔盐储热系统,镜场总面积约330万平方米,计划于2027年9月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产生清洁电量约9.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6.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科技日报)
计划于2027年9月底前全容量并网发电。今日重要性:✨
根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65GWh,同比增长65%。2025Q1-Q3合计出货量为430GWh,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的30%。预计2025Q4行业仍保持供不应求,满产满销态势,Q4出货量将维持Q2、Q3出货态势,全年预计总出货量达到580GWh,增速超过75%。
面对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引发的电力危机,马斯克提出通过大规模部署工业级电池储能系统,可将美国电网有效发电能力提升一倍。华泰证券分析指出,在核电等传统能源远水难解近渴的背景下,部署周期更短的电化学储能和燃料电池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有望缓解日益严峻的电力缺口。
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二期扩容升级工程正式投运。作为全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该工程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项目,为绿电高效消纳注入“钠电动能”。(央视)
|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