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电:风电板块是指涉及风力发电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集合,是股票投资中的热门领域之一。
风电: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大兆瓦机组与漂浮式技术突破打开深海风电资源,政策托底保障绿电消纳空间
风能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借助于风能进行发电成为当前新能源发电的主流方法之一。
风力发电主要是利用风动能来进行转化,使其成为机械动能,最后再把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风力发电机是实现上述能源转变的电力设备,一般由风机、叶片、塔筒、基座、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叶片从底部到尖端均有许多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翼型界面组成,简易的翼型技术使得涡轮叶片转动,当流体流过叶片时将产生升力,产生最基本的旋转。一般情况下,风速达到3-5m/s时即可开始发电。叶片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产生动能,通过传动系统提升转速,达到发电机的转速后带动发电机工作,得到的电力通过电缆输送到基站的升压变压器中。机组中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风速与风向,风向偏差时电子控制器向偏航机构发送信号以矫正误差,偏航马达将转动机舱使得风机始终正对风向获取最大发电功率。
自2006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2010年之后,我国风电建设共经历两轮抢装潮,2014年国家首次下调风电上网电价后2015年引发抢装潮,2021年陆风补贴取消,2022年海风补贴取消,分别引发陆风、海风抢装潮,现阶段风电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正逐步向主力能源发展。
风电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零部件和整机制造,中游风电场建设及运营,下游风力发电及运维组成。
风电机组制造所需的上游原材料包括钢、铝、铜、玻璃纤维、碳纤维、环氧树脂、永磁材料、混凝土等,其中钢材的用量占到整个机组总重量的90%。风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齿轮箱、叶片、轴承、控制系统、发电机、变流器、轮毂、电缆、塔筒等,零部件细分市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壁垒突出,整机厂商一般会采取定制化采购。而整机制造厂商向上连接众多零部件供应商,向下直接参与风电场上的招标工作,中标后将风电机组出售给下游风电运营商。中游风电场运营的参与者以国有企业为主,建设业务由施工建设公司负责。下游环节包括了风力发电、风电上网以及风电运维等环节。
目前行业产生多种业态模式,部分整机厂商下沉产业链布局风电场建设及运维等领域,呈现混合业态模式。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
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是国家着重鼓励的两类风电项目。
分散式风电
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是指位于负荷中心附近,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所产生的电力就近接入当地电网进行消纳的风电项目。同时应满足接入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充分利用电网现有变电站和配电系统设施、在单个电网接入点接入的风电容量上限要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等要求。
相对于集中式风电,分散式风电有诸多明显优势:1)分散式风电项目不占用国家核准计划指标,由各省自行建设;2)分散式风电项目一般不新建升压站,距离接入站较近,能节省输配电设备费用;3)可以有效降低电能损耗,改善电网末端的电能质量;4)分散式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较小,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
海上风电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上资源适合海上风电的开发。我国海岸线有1.8万公里,海上风电一直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区域。根据风能资源普查成果,我国5~25m水深、50m高度海上风能技术开发量约2亿千瓦,50~50m水深、70m高度海上风能技术开发量约5亿千瓦。中国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速度加快、欧洲市场进一步的成熟发展将成为海上风电主要推动力。
我国海上风电已经走过近10年历程,各个工序环节技术一直在紧追全球领先技术。在这10年间,海底电缆、海工设备及技术、高可靠性电气设备、大功率海上风机等领域技术陆续取得突破,海上风电产业的国产化已经全面实现。
风电板块名词解释
风电板块,作为股票投资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所有与风力发电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这些公司通常涉及风能资源的开发、风电机组的研发与制造、风电场的建设与运营等多个环节。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电板块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什么是风电
# 定义与原理
风电,即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它通过将风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清洁能源的生产。这一过程不仅环保,还能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 产业链分析
风电行业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风能资源评估、风电机组研发与制造、项目开发、建设施工、运营维护等。这些环节之间紧密协作,共同构成了风电行业的完整产业链。
# 技术特点与优势
风力发电具有运行灵活、清洁无污染等优势。它既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离网独立运行,适应性强。此外,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 行业成熟度与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规模的扩大,风电行业已进入成熟期。未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风电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结
风电板块作为股票投资中的热门领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有效应对能源危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扩大,风电行业有望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11月12日从中国能建获悉,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并成功实现空中收伞,标志着我国高空风力发电技术在工程化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新华社)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提升新能源多品种互补开发水平。优化“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电源结构和储能配置比例,因地制宜建设光热发电等调节性电源,合理控制新建基地煤电装机需求,鼓励以熔盐储热耦合调峰、就地制绿氨掺烧等方式,提高新能源与煤电深度协同水平,提升基地绿电电量占比;支持有条件地区充分发挥光热、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的支撑调节作用,探索打造100%新能源基地。发挥水电转动惯量大、启停快速和调节精准特性,积极推进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探索建设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为调节电源,带动周边风光大规模高质量开发的新型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结合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和系统调节支撑需求,推进省内集中式新能源项目风光气储等互补开发。
会议要求,各地区、有关企业要充分认识做好今年供暖季能源保供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供暖季能源保供面临的形势和困难挑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把供暖季能源保供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一是稳定能源生产供应。加强煤炭生产组织和运输保障。确保各类电源应开尽开、稳发满发,充分发挥风电、光伏的电力电量支撑作用。做好天然气资源生产供应安排。二是抓好能源中长期合同履约。进一步提高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水平,重点保障好北方集中供暖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用煤需求。坚持电力中长期合同高比例签约、高质量履约。督促各类企业严格执行已签订的供用气合同。三是全力做好高峰期能源保供。保持对存煤15天以下的电厂动态清零。确保煤电高峰出力,充分发挥气电、水电、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装机的顶峰保供作用。发挥好储气库、LNG储罐等调峰资源作用。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四是重点保障民生采暖用能。五是提升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应对水平。六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深远海风能资源可开发量是近海的3到4倍。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到2030年,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基本建立,持续保障新能源顺利接网、多元利用、高效运行,新增用电量需求主要由新增新能源发电满足。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到2035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光伏和风能项目集中在未来两年投产并网,仅这两年的规划光伏项目就分别占到高盛预测新增容量的94%和99%。天然气和储能的远期规划即2028-2030年容量同比激增127%和60%。
其中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改造升级和散煤替代。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安全韧性水平,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能源消费绿色化低碳化。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
|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