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汽车整车板块主要指的是与汽车整车制造相关的行业部分,在股票市场中,这一板块涵盖了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等相关企业。
汽车整车:自主车企的崛起与整车电动化、智能化推进,汽车整车进入强景气周期
整车厂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制造端能力、供应体系把控能力、市场需求把控能力、电动化能力、智能化建设能力以及渠道营销力,前五个体现在产品力层面,最终产品力叠加渠道营销力将长期作用并综合形成品牌力,汽车具备一定的交际属性,品牌力是汽车消费者最直接最主观在意的因素。横向看:与世界其他国家对比,中国汽车保有量处于低位,行业仍有较大空间;纵向看: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且仍在继续。
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
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面临逐步向好的走势。1-2月的汽车市场受到春节因素和补贴退出等影响较大;3-5月受到去年低基数的推动而全面同比暴增;6-11月的出口和国内需求较强推动高增长。中国汽车市场的商用车恢复较强,乘用车市场受到房地产回落的促进而持续走好。随着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加大,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11月的车市增长超预期,较强。近期乘用车国内消费和出口贡献较大,总体汽车市场持续走强,全年预计达到2950万台,创历史新高。
乘用车总量:国内需求方面,价格战影响减弱、库存逐步消化,2023下半年国内需求有望持续回暖。出口需求方面,2023年中国车企依靠新能源技术实现产品力提升,突破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并在传统市场实现市占率提升
新能源乘用车:技术和产品加速迭代,有望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1)技术维度,插混领域多家车企插混系统持续迭代创新,如长城的Hi4、吉利的雷神8848等;纯电领域高压快充方案加速落地,填补供给空白。2)产品维度,各价格带重磅产品频出,比亚迪冠军版、银河L7、哈弗枭龙MAX、深蓝S7、小鹏G6、缤果、宝骏悦也等车型上市。长期来看,政策支持延续且优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持续中高速增长。
新能源车行业开启下半场——智能化时代。
2023年,座舱从语音交互向多模态交互升级,例如理想和华为等均使用多模态感知技术,带来接近自然人的交互能力;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例如2023年内理想、小鹏、华为等均有望将大模型接入座舱,带来情感式和个性化的交互体验。二)智能驾驶逐步实现“去高精地图化”,政策层面支持也逐步落地。1)目前高速领航辅助成熟度快速提升。2)各车企加速大模型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并积极布局超算中心、自动标注系统等设施及技术,加速城市高阶辅助驾驶落地。2023年内,小鹏、理想、华为有望在国内大量城市落地城市高阶辅助驾驶,毫末智行、蔚来、智己等也有望落地城市高阶辅助驾驶。
从2023M1-M5各车企的销量表现看,头部车企份额明显提升,弱势新势力和合资品牌份额下滑,行业格局已初步分化。未来新能源头部车企有望加速发力,行业有望迎来第一梯队的浮现和末位的加速淘汰。新品推出节奏快,产品胜率高、持续热销的整车企业有望最终胜出,而平台化能力强(新品推出节奏快)、产品迭代快(产品胜率高,保持强竞争力),并且成本管控能力强(持续推出高性价比产品)的企业具备这样的优势;一线传统车企(如: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等)和头部新势力(华为、理想、小鹏等)具备以上三大能力,有望成为一线龙头。从更直观的层面看,一线传统车企和头部新势力新能源版图愈发完善,并且新品节奏加快。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分为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四个阶段。2018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将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为: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LTE-V2X覆盖率达到90%,北斗高精度服务达到全覆盖,相关法规、标准、生态等框架基本形成。2025年相关法规、标准、生态等框架全面形成,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人车路云高度协同,5G通用化。
股票相关名词解释
汽车整车板块是股票市场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板块,主要涵盖了从事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等相关业务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该板块内的股票,参与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分享其成长带来的收益。
什么是汽车整车
# 整车制造范畴
汽车整车是指一辆完整的汽车,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等所有零部件,并由这些零部件组装而成。整车制造板块主要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
- 乘用车:如家用轿车、SUV、MPV等,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
- 商用车:如货车(重卡、中卡、轻卡、微卡)和客车(大客、中客、轻客)等,主要用于商业用途运送人或货物。
# 技术与创新
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不断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加速OTA技术、智慧座舱、自动驾驶等智能科技的研发。这些创新为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带来了核心竞争力,并推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进步。
# 市场需求与政策影响
汽车整车市场受到消费者需求、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环保法规的变化等也对汽车整车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 股票投资角度
从股票投资角度来看,汽车整车板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成长空间。投资者在选择投资该板块内的股票时,应关注企业的基本面、行业地位、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同时,由于汽车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投资者还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总结
汽车整车板块是股票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等相关企业。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技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加码,汽车整车板块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投资者在选择该板块内的股票时,也需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政策变化等因素。
英国对美国的出口仍将面临最低10%的关税,远高于2023年不到2%的水平。分析称,如果英国都无法降至零关税,那么其他国家几乎不可能做到。英美贸易协议将英国汽车进口到美国的额外25%关税降至最高10%,并设置每年10万辆汽车的上限。这或成为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关税谈判的模版。
据工信部网站5月8日消息,现将申请立项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7日。《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提出,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暂无标准对其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进行技术要求。本文件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 M1 类、N1 类汽车和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车辆车门把手参照执行。
阿斯顿马丁伦敦股价涨超9.7%,领跑欧洲一众汽车制造概念股。 通用汽车(GM.US)股价涨幅迅速扩大至约3%,刷新日高至46.80美元上方。 英镑兑美元维持0.3%的涨幅,持稳于1.3330一线。 据媒体报道,美国将把英国制造汽车的关税降低至10%。 英国汽车制造商将按更低的关税获得10万辆出口配额。 牛肉关税将被下调至“接近零”的水平。 此前央视报道称,英国和美国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
5月6日,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Waymo宣布与加拿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合作,最快今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Mesa新建工厂投产。该工厂投资数百万美元,已创造数百个岗位,将生产搭载Waymo技术的捷豹I-PACE和极氪车型。Waymo计划明年前再产超2000辆捷豹I-PACE,首款应用Waymo技术的新车型为极氪RT。麦格纳经验丰富,双方此前就在底特律有合作。目前Waymo One服务规模持续扩大,还计划2026年拓展三座新城市。
由于消费者担心汽车关税导致价格上涨,备受关注的二手车价格晴雨表上个月跃升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考克斯汽车公司(Cox Automotive)的曼海姆二手车价值指数(Manheim Second Vehicle Value Index,该指数追踪其在美国批发拍卖会上销售的二手车价格)上个月同比增长4.9%,达到208.2。该指数也较3月份增长了2.7%。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5月6日报道,由于美国政府执意挑起“关税战”,许多企业取消了制造订单,美国的进口量出现暴跌,如今美国各地港口的出口也出现下滑。其中波特兰港的出口量下降了50.4%,为下滑幅度最大的港口。
长安汽车不实信息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发文指出,在5月5日至5月6日期间,长安汽车发现有一批自媒体账号有组织的传播不实信息,诋毁中国汽车品牌,恶意中伤长安汽车与其他汽车品牌的关系。长安汽车官方列出了相关自媒体账号名单,并表示,针对传播“长安汽车已经作为二级企业并入东风集团”等不实信息的主体/个人,长安汽车已采取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5月5日,福特汽车公司表示,预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导致该公司今年的利润损失15亿美元。当日,福特公司还以关税带来不确定性为由,撤回了三个月前发布的2025年业绩预期。福特公司表示,关税造成的供应链破坏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的汽车生产中断。该公司还指出,关税上调、关税实施方式变化以及其他国家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也构成了额外的威胁。
福特汽车一季度调整后每股盈利(EPS)为0.14美元,分析师预期每股亏损0.043美元。 一季度Ford Blue营收21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00.8亿美元。 一季度Ford Model E营收1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2.2亿美元。 一季度Ford Pro营收15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46.3亿美元。 一季度Ford Blue的EBIT为1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2.2亿美元。 一季度Ford Model E的EBIT亏损8.49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亏损14亿美元。 一季度Ford Pro的EBIT为13.1亿美元。 剔除(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的)关税因素之后,基础业务活动处于之前(所给业绩指引)的区间范围之内。 由于关税相关不确定的缘故,公司暂时不提供全年业绩预期,将在二季度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提供最新的业绩指引。 福特汽车(F)美股盘后涨0.39%,随后转而下跌2.56%。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