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股票相关名词解释:有机硅板块指的是在股票市场中,涉及有机硅生产、制造、销售等相关业务的企业所组成的板块。这些企业的股价波动受到有机硅市场需求、价格变化以及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有机硅: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国和消费国,产能占比过半,有机硅在新能源、电子和建筑等领域需求旺盛
有机硅一般泛指硅原子四个键上连接有羰基的化学分子材料,硅原子上带有各种有机集团,包括甲基,乙基,烷氧基,苯基等,但目前最主要应用的是[Si-O-Si-O]n为主链,且硅原子上另外两个集团是甲基的环硅氧烷(DMC),下游占比在90%以上,也是我们日常所说有机硅单体。
电绝缘性,耐高低温,异质高粘结,绝水性是有机硅四大优良性能。国内有机硅下游需求以硅橡胶为主,目前国内下游需求占比在70%左右,除了硅橡胶,主要用于纺织品、日化的硅油,硅烷偶联剂也是下游主要需求领域。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国和消费国,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51.3%。有机硅单体/中间体的生产制造是整条产业链的核心,其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技术壁垒较高,属于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内外集中度均较高,议价能力强。
有机硅产业链主要分为:有机硅原料、有机硅单体、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深加工四个环节,其中有机硅单体/中间体生产环节是有机硅产业链的核心。
有机硅的主要商品都为聚合物形式,而相应的单体称为有机硅单体,主要包括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甲基苯基氯硅烷等,最常用的有机硅单体为二甲基二氯硅烷,约占市场总量的90%以上,其次为苯基氯硅烷,约占市场总量的5%。
有机硅中间体DMC指的是二甲基二氯硅烷经水解、裂解工艺后制得的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的原料为二甲基二氯硅烷;而二甲基二氯硅烷则主要由甲醇与氯化氢气液相催化法合成氯甲烷,再以氯甲烷与硅粉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合成甲基氯硅烷混合单体,混合单体经过精馏分离得到产品二甲基二氯硅烷。
下游产品方面,主要有硅橡胶(室温硫化胶和高温硫化胶)、硅油、硅树脂、硅偶联剂等四大类别,具体产品多达7000多种,终端应用领域遍布建筑材料、电子电器、医药卫生、化工、汽车、纺织等行业。
硅橡胶是有机硅最重要的下游产品,其具有橡胶种类中最广的工作温度范围(-100~350℃),耐高、低温性能优异,按其硫化度可分为室温硫化型和高温硫化型两类;建筑幕墙、门窗密封和汽车、中空玻璃加工是室温硫化硅橡胶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分别占室温硫化硅橡胶消费量的27%、25%、13%和12%。高温硫化硅橡胶主要应用于电子、绝缘子、电线电缆、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硅油对有机硅需求占比为20%,是有机硅第二大的消费领域。硅油是无色(或淡黄色)、无味、无毒、不易挥发的液体,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主要应用于纺织助剂和个人护理用品。
硅树脂是一类热固性材料,具有优异的热氧化稳定性,在250℃高温下加热24小时后,仅失重2~8%;并且电绝缘性能优异,在常温下能保持其良好的绝缘性能,主要应用于绝缘漆、高温涂料、变压器线圈和封装材料等领域。
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在分子中同时含有两种不同化学性质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其分子中同时具有能和无机质材料(如玻璃、硅砂、金属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及与有机质材料(合成树脂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广泛用于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填充塑料和作为密封剂、胶粘剂和涂料的增粘剂等。
环保政策趋严,产能扩张门槛提高。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正)》将新建初始规模小于20万吨/年、单套规模小于10万吨/年的甲基氯硅烷单体(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归为“限制类”,因此新进入者的门槛被提高到20万吨,投资额至少20个亿;对于现存在生产者来讲,受限制类的影响,国内目前的12家企业在原有园区内新建装置,单套产能至少10万吨,如果在新的园区建设,同样要求新建规模为20万吨,这无疑提高了产能扩张的门槛。此外,有机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因此通过环评难度较大,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有机硅新增产能投放的难度。
有机硅板块概述
有机硅板块是股票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众多从事有机硅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凭借其在有机硅产业链中的不同位置,共同构成了有机硅板块的完整生态。
小标题 有机硅的基本概念
有机硅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它具有电绝缘性、耐高低温、异质高粘结、绝水性四大优良性能,是化工行业高性能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硅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医药医疗、先进装备制造等高端领域。
小标题 有机硅的产业链分析
有机硅产业链主要分为原料、单体、中间体、深加工四个环节。
* 原料:主要包括金属硅、氯化氢、氯甲烷等基础化工原料。
* 单体:最常用的有机硅单体为二甲基二氯硅烷,约占市场总量的90%以上。
* 中间体:二甲基二氯硅烷经过水解、裂解等工艺后制得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
* 深加工:下游产品主要有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四大类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子电器、医药卫生、化工、:汽车作为、有机纺织硅等行业最重要的。下游
产品
,硅 橡胶小。具有标题优异的耐 有高机低温硅性能的市场,应用被
广泛应用于
建筑有机幕墙硅、的市场门窗需求密封持续增长、,汽车主要、得益于电子其在、多个航空航天领域的等领域广泛应用。
* 硅橡胶
* 硅油: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等性能,主要应用于纺织助剂和个人护理用品。
* 硅树脂:硅树脂具有优异的热氧化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主要应用于绝缘漆、高温涂料、变压器线圈和封装材料等领域。
* 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被广泛应用于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填充塑料和作为密封剂、胶粘剂和涂料的增粘剂等。
小标题 有机硅板块的股票表现
近年来,随着有机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有机硅板块的股票表现活跃。多家上市公司因其在有机硅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和良好业绩,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总结
综上所述,有机硅作为一种高性能新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巨大市场潜力。有机硅板块的股票在股票市场中表现出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本次拟以增资扩股前永祥股份股权估值270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向永祥股份合计增资不超过100亿元,预计合计取得永祥股份增资后的股权比例不超过27.03%,增资款项主要用于永祥股份偿还金融机构负债、补充流动资金等。增资扩股完成后,公司仍将直接与间接持有永祥股份持股比例不低于72.97%,永祥股份将继续纳入公司合并报表。
三友化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三友硅业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引入不超过2名投资者进行现金增资扩股,拟募资总额不超2亿元。三友硅业原股东即公司及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不参与此次增资。三友硅业此次增资扩股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公司仍为三友硅业控股股东。
近日从圣泉集团获悉,公司硅碳用多孔碳产品荣获2024年“新材料年度产品及技术奖”。 据悉,圣泉集团凭借先进的树脂制备工艺和独有的生物质精炼技术,成功开发出了不同品类的硅碳用多孔碳材料。其中,酚醛树脂基多孔碳技术领先,孔结构均一、抗膨胀和耐压性能优异,能够更好地实现硅烷沉积均匀性和一致性,实现电池的长循环;重组树脂基多孔碳利用圣泉生物质精炼过程中的重组树脂为原料,解决了生物质多孔碳原料不稳定、均一性差、性能无法迭代的弊端,性能与合成树脂基多孔碳相当,成本较椰壳类多孔碳优势显著。目前,多个系列产品已经批量应用于国内头部手机品牌,计划未来将在部分高端车上率先使用。(中证报)
被誉为电力电子系统“心脏”的功率器件,是实现电能变换和控制的核心,也是国计民生领域最为基础、应用最为广泛的元器件之一,其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备受关注。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最新消息,该所刘新宇、汤益丹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刘彦民团队等开展合作,共同研制出首款国产高压抗辐射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及其电源系统,已成功通过太空第一阶段验证并实现其在电源系统中的在轨应用。(中新网)
12月24日晚间,光伏行业龙头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发布消息称,将逐步开启旗下高纯晶硅项目技改检修暨有序减产的工作。此外有消息称,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也将同期进入减产检修工作。在今年光伏产业链整体承压的背景下,硅料龙头企业此次相继减产的行为受到市场关注。分析人士表示,龙头企业带头减产有助于缓解供需错配压力,且利好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随着落后产能的出清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技术进步与成本优化,光伏产业链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并迎来拐点。(证券日报)
在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宣布有序减产控产后,有消息称,另一家多晶硅巨头企业——协鑫科技也将于近日宣布有序减产。对此,协鑫科技方面回应称,公司坚定支持行业自律,有生产计划变动会及时公告。据披露,目前,协鑫科技产能为50万吨,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三家合计多晶硅产能超过160万吨。而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国内已投产的多晶硅产能约为260万吨。
12月24日晚间,头部硅料企业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公布减产控产计划。12月25日,两家企业向记者表示,此次减产控产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持行业自律,同时也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公开数据,通威股份与大全能源的多晶硅产能合计达到120万吨,市场地位举足轻重。此前传闻中,数家企业已就产能达成配额协议,不过,此次两家企业称这一决策与传闻无关。据记者了解,另有头部硅料企业也在酝酿减产控产计划,并将于近日出炉。更多硅料企业的自律措施或在路上。(贝壳财经)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