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企改革: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取股息和红利的凭证。浙江国企改革板块则是指与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股票集合,反映了这些企业在改革进程中的市场表现。
浙江国企改革:浙江国企改革加速推进,优化资产结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
2004年7月14日,浙江省国资委正式挂牌成立,浙江国企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宜强则强、宜留则留、宜退则退”的“三宜”原则有序推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十年间,浙江国企进行了以重组整合和产权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和重组,企业集团户数由27家整合为16家,国有资产总量、质量和集中度明显提高。其中,省属企业共有10家进行了合并重组,3家引进战略投资者,3家国有资本战略性退出,1家实行清算解散。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浙江国企整体营运绩效实现明显提升,许多企业已发展成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共诞生了4家省属“千亿级”企业,其中物产集团营业收入分别超过2000亿元,能源集团、交通集团的资产总额均超过1500亿元,杭钢集团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截止14年末,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比例已达到74.5%,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浙江省属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0家,省内市、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2家,其中包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公司(浙江沪杭甬)。
2014年下半年以来,浙江国企改革动作明显加快。在一系列国资会议上,省国资委相关领导多次强调通过推行国资分类改革和分类监管、国企转型升级、加快国有资产证券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方式推进国企改革。2014年9月,浙江省已经制定完成《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浙江下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方向和路线图,启动包括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混合所有制、规范董事会制度以及纪检工作的“四项改革”试点工作。
结合浙江国资自身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预计新一轮浙江国企改革将从推进国资上市,发展混合所有制,优化国有资本产业布局,实施分类监管4个方面展开:
1)优化国有资本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一轮浙江国企改革要求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的集中度达到90%以上。未来浙江国企改革仍将延续上一轮改革“三宜”的原则,以优化产业布局为核心目标,实现产业的“渐进式”整合。
2)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发挥“鲶鱼效应”。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大力推广混合所有制改革,力求到2017年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达到75%。我们认为,未来浙江国企的“混改”要点并不在于多元化产权比例的高低,而在于能够引入更多有助于国企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的战略投资者;另外,员工持股是改革方向,但短期内仍有待中央国资委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出台,短期内或难以实现突破。
3)推进国资上市,提升资产证券化率。以省属国企为例,目前省属国企资产证券化率仅为37.4%,距离2017年达到75%的证券化率目标有不小的差距,未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4)参考上海方案,国资实施分类监管(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实现差异化管理。预计未来将改组部分企业或建立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融资平台。
根据《浙江省省属企业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省将新打造2~3家“千亿”企业,推动9~10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省属控股上市公司达到15家以上,省属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5%左右。省属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净资产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利润总额年均增长7%左右,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5%左右,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从十三五规划和业已展开的国改工作看,预计浙江国企在“十三五”期间将继续重点推进整体上市、重组整合、国资运营平台建设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改革工作。
1)资产证券化空间巨大,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仍是“十三五”首要任务
根据省属企业“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将全部资产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对目标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和并购重组,积极获取新增上市平台;加强对经营情况不理想、流通市值不高的上市壳资源的持续跟踪和调查研究,适时启动收购程序”。
2)加大力度推进省属企业在七大产业板块的重组整合
浙江国企普遍在主营业务之外拥有广泛的副业,资源分散且缺乏竞争力,因此“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加大省属企业间资源整合重组力度,重点围绕金融、交通、海运、旅游、医疗、职业教育、民爆等产业板块;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整合其他企业集团中产业相近、技术相关的业务板块”。浙江省国企未来主要大力发展七大产业——能源、交通、金融、商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医药。
3)国资运营平台的股权划转成为国改风向标
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实现国有股权流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企改革的核心思路之一,国资平台的股权划转成为国企改革的风向标。浙江省国资委2015年着力以浙江省综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基础,打造国资运营平台,成立了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按照“十三五”方针,省国资运营公司作为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原则上持有竞争类省属企业国有股权,接收功能类企业、拟上市公司剥离资产和其他部门脱钩企业资产,统一运作管理整体上市或股权多元化企业的国有股权。”
4)引入战投和员工持股是浙江混改的两个主要方向
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优化国企股权结构、改善经营管理和促进国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布局的重要手段。员工持股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经营层、骨干员工持股,激励他们从自身和全局利益角度去关注企业的经营绩效和风险,从而实现自身长期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股票与国企改革板块的基本概念
股票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代表着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份额。浙江国企改革板块,作为股票市场中的一个特定领域,聚焦于浙江省内正在进行改革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波动,往往与改革进展、市场前景及投资者预期紧密相关。
浙江国企改革的历史背景
自浙江省国资委成立以来,浙江国企改革按照“三宜”原则有序推进,实现了国有资产总量、质量和集中度的明显提高。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许多浙江国企已发展成行业内的领先企业,诞生了多家“千亿级”企业。
浙江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与成果
浙江国企改革的核心在于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重组整合、产权多元化等方式,实现了企业集团的优化升级。这些改革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还促进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政策影响与市场反应
政策在推动浙江国企改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市场对国企改革的反应也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化及企业基本面,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总结
浙江国企改革板块作为股票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反映了浙江省内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与成果。投资者在参与这一板块时,应充分了解国企改革的历史背景、核心内容、政策影响及市场反应,以便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与风险。
总结:浙江国企改革板块是股票市场中的一个特定领域,聚焦浙江省内国企的改革进展。了解国企改革的历史背景、核心内容、政策影响及市场反应,对投资者把握投资机会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商务厅等10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7年,新品研发、生产、服务、发布、展示、推广、销售等首发经济体系基本健全,形成以创新为动力、产业升级为导向、融合多元消费场景的首发经济生态圈。全省引进各类首店2000家以上,高能级首店200家以上,其中全国级别及以上首店超20家,孵化浙江本土首发品牌50个以上,引进培育总部型企业20家以上,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和世界知名企业,举办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200场以上,推动首发经济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另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满足首发经济项目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深化消费金融创新,鼓励为首店品牌、首发产品消费提供优惠权益和增值服务,开展“数字人民币+首发首店”场景试点,促进首店场所支付便利化。(证券时报)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投资管理处副处长闫书锋称,按照我们整体的规划,2031年我们整个佛渡港口650万标箱吞吐能力就要建成释放。目前,浙江宁波、舟山等地相继成立海洋经济发展局。聚合集成资源力量,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浙江省将谋划推进120个强港项目建设,全年预计完成投资超600亿元。(央视新闻)
央国企的重组整合将服务于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连续两轮引战引入资金超50亿元的浙商资产再推增资项目。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浙江产权交易所推出了一则增资预披露项目,拟新增1-5家投资方,新增注册资本不超过122586.21万元。根据披露,此次募集资金总额将择优确定,增资完成后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不低于50.01%,现有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85.28%,新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14.72%。(澎湃)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揭牌仪式20日在杭州举行。聚合集成优势资源,加快建设海洋强省是浙江成立该厅的重要目标。新组建的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划入了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相关职责,把海洋产业、海洋港口、海洋渔业、海洋科技、海洋执法等涉海涉港职能聚合统筹起来,聚合集成优势资源,进一步释放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的信号。(中新网)
知本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共有南方航空、中国联通等10家国企上市公司发布分拆上市公告,其中央企4家,地方国企6家,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居多。从分拆上市趋势看,“A拆A”为主流,“港拆A”亦不断升温。“随着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工作不断推进,为实现布局优化和功能发挥、提升上市功能经营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平台将有更强烈的意愿对旗下业务进行整合、分拆与剥离,未来或有更多央企国企启动分拆上市进程。”招商证券分析师林喜鹏认为。从区域来看,知本咨询公司董事兼国企产权研究院院长常砚军介绍,近年来,“A拆A”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浙江、河南、上海等。其中,广东不仅分拆的上市公司多,其欲拆分的子企业数量也居多。(中证报)
发改委此前称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顶层设计。
9月6日下午,浙江省召开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动员会,正式启动浙江杭州区域综改试验工作。当日,浙江省公布了《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要求力争到2022年底,区域内省市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超过5.6万亿元、1.8万亿元,平均年度投资总额超过2500亿元,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千亿级企业达到10家,新增10家左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家至2家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浙江日报)
日前,浙江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全省国有资产交易数字化平台整合提升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省、市、县三级国资交易机构整合,全省国资交易统一纳入“浙交汇”数字化交易平台,实现全省国有资产交易“一个平台、一网通办、一体监管”;到2022年底,做大做强国资交易平台,力争国有资产交易规模翻一番,达到600亿元,力争获得中央金融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中央企业权益类产权交易等资质。(浙江日报)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并从创新投入、企业创新、产业发展、创新绩效等维度提出17个主要发展指标,着力实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重要指标“六倍增六提升”。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围绕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协同创新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浙江日报)
《规划》提出,要聚焦海洋“互联网+”,发挥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聚焦海洋生命健康,强化杭州生命健康创新中心地位。在宁波、绍兴、舟山等地打造一批海洋新材料基地,建设一批海洋新材料“高尖精特”实验室、研发中心。联动推进舟山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吸引油品贸易巨头在宁波、舟山建设存储枢纽,加强海底储油研究谋划,打造世界级油气资源配置中心。开展大型集装舶、国际豪华邮轮等维修业务,支持舟山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船舶修造基地。打造全球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浙江发布)
浙江本地股成为今日最耀眼的明星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