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化工:板块介绍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初兴于上世纪60-70年代,追赶起于1990年,正在向全球第一梯队看齐。2019年已经成为中国石化行业的一个里程碑,民营大规模炼化装置接连投产,打破了民营地炼规模小/配额受限的行业现象,成为炼化的核心资产。
石化行业国内为两桶油主导,2019年作为大型炼化项目此轮投产的第一年,民营大炼化正在创造并将继续巩固全球纺织原料行业的四巨头。过去二十年,石油化工行业虽然资本市场上资本回报率不高且波动幅度较大,但在产品实体市场却表现强大,民营龙头企业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洗牌中完成了上万倍增长。聚酯产业链产能规模世界排名第一,我国产能占全球70%以上。
大炼化的利润变量关注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成品油板块,第二部分为化工品板块。炼油的利润与油价关联度较高,成品油关注的核心产品在于汽油,煤油和柴油,对于炼油企业而言,原油是最大的成本,一般占成本构成的90%以上;另外的板块,化工品的利润是随着原油一路上涨利润空间缩窄的,原因在于大宗化学品的产品价格弹性相对于原油原料的价格变动幅度较小。
温馨提示:石油化工行业下游主要产品,主题库已单独设立PTA、PX、涤纶等板块。
2、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大炼化)产业链
炼化行业位于产品链上游,原油通过一系列的化工、化学反应可生产得到成品油和石油化工品,其中成品油主要包括汽油、柴油和航煤,约占中国原油需求55-60%;剩余40-45%的需求,来自石油化工品,主要分为两条产品线:一是芳烃,主要产品是PX,下游应用为生产PTA,终端消费市场为纺织服装;二是烯烃,主要产品是乙烯、丙烯等,下游应用为生产聚烯烃等聚合物,终端消费体现为市场对各种有机材料的应用。
从产品链下游来看,聚酯主要指涤纶,以精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MEG)等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工、化学反应生产而得,而PTA和MEG均为石油炼化产品的衍生品。目前,涤纶的下游应用主要为生产涤纶长丝(55%)、短纤(12%)、瓶片(17%)、切片(8%)和薄膜(5%)。涤纶长丝和短纤的需求主要来自纺织业,占比超过50%,主要用于服装面料、家纺产品的制造。

3、石油化工:石油加工及产品链
不同原油品种可以选择不同的加工工艺,同样对于不同的下游应用需求,也可以选择合适工艺路线。整体而言,原油加工分为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三次加工等。一次加工主要为原油的初加工,即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其加工装置为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为原油的深加工,即将第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其加工装置为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减黏裂化等。炼油的产品切割中主要根据馏分、碳氢比等;其中对应含碳量为:C1-C4 LPG;C5-C9石脑油;C5-C10 汽油;C10-C16 煤油;C14-C20 柴油;C20-C50 润滑油;C20-C70 燃料油;<C70 渣油。
在炼油的产品结构中,汽油、柴油以代表的成品油是最主要的,其次是LPG、石脑油和石油焦等副产物。

4、石油化工:产业链代表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