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市更新政策落实到位,关注建材投资机会
6月13日,多省落实城市更新政策,四川省2025年全省启动约600个城市更新重点片区,实施约3800个城市更新项目,河南省2025年全省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59个,新建、改造雨水管网120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好房子·悦生活”住房促消费活动,用好专项债券、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政策工具,2025年力争收购存量商品房2.5万套,政策的落实到位将为消费建材板块带来确定性营收增长。消费建材板块推荐:东方雨虹(防水龙头,经营结构优化)、伟星新材(经营优质,零售业务占比高),三棵树,坚朗五金;受益标的:北新建材(石膏板龙头,收购嘉宝莉扩张涂料板块业务)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预计会加快节能降碳与用能设备的迭代更新。水泥板块受益标的: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等。无碱粗纱市场价格主流走稳,短期市场观望为主。受益标的:中国巨石、长海股份、国际复材等。 “一致性评价 集采”政策促进中硼硅药用渗透率加速提升,推荐:力诺特玻;受益标的:山东药玻。
行情回顾
本周(2025年6月9日至6月13日)建筑材料指数下跌2.77%,沪深300指数下跌0.25%,建筑材料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2.51pct。近三个月来,沪深300指数下跌3.58%,建筑材料指数下跌7.35%,建材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3.76pct。近一年来,沪深300指数上涨9.11%,建筑材料指数上涨1.22%,建材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7.89pct。
板块数据跟踪
水泥:截至6月13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平均价为304.74元/吨,环比上涨0.78%;水泥-煤炭价差为220.24元/吨,环比上涨1.39%;全国熟料库容比62.24%,环比上升0.43pct。
玻璃:截至6月13日,全国浮法玻璃现货均价为1218.00元/吨,环比下跌46.00元/吨,跌幅为3.64%;光伏玻璃均价为127.30元/重量箱,环比下跌0.43元/重量箱,跌幅为0.34%。浮法玻璃-纯碱-石油焦价差为14.29元/重量箱,环比下跌6.50%;浮法玻璃-纯碱-重油价差为9.06元/重量箱,环比下跌10.85%;浮法玻璃-纯碱-天然气价差为9.67元/重量箱,环比下跌12.07%;光伏玻璃-纯碱-天然气价差为73.77元/重量箱,环比下跌0.20%。
玻璃纤维:无碱2400tex直接纱报3400-4100元/吨(个别厂报价较高),无碱2400texSMC纱报4400-5000元/吨,无碱2400tex喷射纱报5500-6600元/吨,无碱2400tex毡用合股纱报4400-5400元/吨,无碱2400tex板材纱报4600-5400元/吨,无碱2000tex热塑直接纱(普通级)报4100-4500元/吨。
消费建材:截碱2400tex直接纱报3400-4100元/吨(个别厂报价较高),无碱2400texSMC纱报4400-5000元/吨,无碱2400tex喷射纱报5400-6600元/吨,无碱2400tex毡用合股纱报4400-5400元/吨,无碱2400tex板材纱报4600-5400元/吨,无碱2000tex热塑直接纱(普通级)报4100-4500元/吨。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下行风险;疫情反复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房地产销售回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国内保交楼进展不及预期;房企流动性风险蔓延压力;基建落地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1
市场行情每周回顾:本周下跌2.77%,跑输沪深300
行情:本周建材板块下跌2.77%,跑输沪深300指数2.51pct
本周(2025年6月9日至6月13日)建筑材料指数下跌2.77%,沪深300指数下跌0.25%,建筑材料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2.51pct。近三个月来,沪深300指数下跌3.58%,建筑材料指数下跌7.35%,建材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3.76pct。近一年来,沪深300指数上涨9.11%,建筑材料指数上涨1.22%,建材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7.89pct。


细分板块,建材子板块多数下跌,管材跌幅最小。具体表现分别为:管材(-0.09%)、改性塑料(-1.14%)、碳纤维(-1.20%)、水泥制造(-2.70%)、玻璃制造(-2.77%)、耐火材料(-3.05%)、玻纤制造(-3.63%)。

个股方面涨少跌多。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奇德新材( 12.57%)、亚泰集团( 5.14%)、顾地科技( 3.75%)、江苏博云( 3.29%)、万里石( 3.09%);本周跌幅前五的公司为:四方新材(-10.09%)、山东玻纤(-9.00%)、中材科技(-8.54%)、上峰水泥(-6.26%)、银禧科技(-6.04%)。

估值表现:本周PE为25.55倍,PB为1.08倍
截至2025年6月13日,根据PE(TTM)剔除异常值(负值)后,建材板块平均市盈率PE为25.55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16位;市净率PB为1.08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3位。

2
水泥板块:全国均价环比上涨,熟料库存环比上涨
基本面跟踪:全国均价环比上涨,熟料库存环比上涨
截至6月13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平均价为304.74元/吨,环比上涨0.78%。全国各地区价格走势分化,分区域来看:东北( 17.45%)、华北(-2.68%)、华东( 1.06%)、华南(-2.51%)、华中(-0.33%)、西南(-7.29%)、西北(-3.07%)。
截至6月12日,全国熟料库容比达62.24%,环比上升0.43pct。



主要原材料价格跟踪:动力煤价格环比下跌
截至2025年6月13日,上海港动力煤到港价(5500卡,含税)为650元/吨,周环比下跌0.76%。



水泥板块上市企业估值跟踪


3
玻璃板块:浮法玻璃价格下跌、光伏玻璃价格下跌
浮法玻璃:现货价格环比下跌,期货价格环比下跌,库存环比增加
现货价格下跌,截至2025年6月13日,浮法玻璃现货价格为1218.00元/吨,环比下跌46.00元/吨,跌幅为3.64%。
期货价格下跌,截至2025年6月13日,玻璃期货结算价(活跃合约)为979元/吨,周环比下跌14.00元/吨,跌幅为1.41%。

全国库存环比增加。截至2025年6月13日,全国浮法玻璃库存为6045万重量箱,环比增加34万重量箱,增幅为0.57%;重点八省库存为4730万重量箱,环比增加28万重量箱,增幅为0.60%。


光伏玻璃:光伏玻璃价格环比下跌
现货价格环比下跌。截至6月13日,全国3.2mm镀膜光伏玻璃均价为127.30元/重量箱,环比下跌0.43元/重量箱,跌幅为0.34%。

主要原材料价格跟踪
重质纯碱:现货价格环比下跌、期货价格环比下跌,库存环比上涨、开工率环比上涨
期货价格环比下跌。截至6月13日,纯碱期货结算价(活跃合约)为1164元/吨,环比下跌49.00元/重量箱,跌幅为4.04%。

石油焦价格环比下跌,重油价格环比下跌,天然气环比持平
2025年6月13日,全国石油焦平均价格为3492.14元/吨,环比下跌99.29元/吨,跌幅为2.76%;全国重油平均价格为4885元/吨,环比下跌40.00元/吨,跌幅为0.81%;全国工业天然气价格为3.70元/立方米,环比持平


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盈利能力跟踪


玻璃板块上市企业估值跟踪

4
玻璃纤维板块:无碱粗纱市场价格大稳小动,走货存一定差异
国内无碱池窑粗纱市场价格主流走稳,个别厂跟随市场行情适当调整部分产品报价,但整体影响不大。现阶段来看,北方市场竞争压力较大,而华东、华南区域大厂带动下,价格相对较为较高,北方部分厂成交价格偏灵活,加之需求端尚无明显好转迹象,短期价格仍承压。周内西南个别厂价格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但降幅不大,部分合股纱价格较前期下调100-200元/吨不等,个别企业缠绕纱高价较前期略降100元/吨。需求端来看,深加工市场订单增量有限,另外下游回款较慢亦是影响下游提货恢复的重要因素,预计短期需求仍显偏弱走势。周内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主流成交维持3500-3600元/吨不等,个别高价在3700元/吨,但成交多以低价为主。目前主要企业无碱纱产品主流报价如下:无碱2400tex直接纱报3400-4100元/吨(个别厂报价较高),无碱2400texSMC纱报4400-5000元/吨,无碱2400tex喷射纱报5400-6600元/吨,无碱2400tex毡用合股纱报4400-5400元/吨,无碱2400tex板材纱报4600-5400元/吨,无碱2000tex热塑直接纱(普通级)报4100-4500元/吨。不同区域价格或有差异,实际成交存灵活空间。

玻纤板块上市企业估值跟踪

5
消费建材板块:原材料价格维持小幅波动的态势
原材料价格跟踪:消费建材主要原材料价格维持小幅波动的态势
消费建材主要原材料价格小幅波动。截至2025年6月13日,原油价格为75.29美元/桶,周环比上涨9.24%,较2025年年初下跌1.88%,同比下跌7.64%;沥青价格为4290元/吨,周环比持平,较2025年年初下跌2.28%,同比下跌5.09%;丙烯酸价格为6750元/吨,周环比持平,较2025年年初下跌13.46%,同比上涨0.75%;钛白粉价格为14740元/吨,周环比持平,较2025年年初上涨3.08%,同比下跌9.57%。

消费建材板块上市企业估值跟踪

6
风险提示
经济增速下行风险;
疫情反复风险;
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房地产销售回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国内保交楼进展不及预期;
房企流动性风险蔓延压力;
基建落地进展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