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信息化
时间:2025-05-22 18:13
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研讯社;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此前强调过军工信息化是本轮军工的增量逻辑,今天板块情绪有所修复,引领上涨的依然是军工信息化分支。
1. 短期看,地缘事件频发,中东再度升级,火药味渐浓。5月18日,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将以色列部分地区旅行风险等级调整为红色和橙色,向中国公民发出了清晰而明确的警示信号。5月19号,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进一步建议中国公民尽快回国或离境。5月21日,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向由多国外交官组成的代表团鸣枪警告,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外交官。5月22日,据新华社报道,在美国与伊朗核问题谈判出现立场严重对立之时,美国媒体报道称情报表明以色列正为打击伊朗核设施做准备。2. 中期看,国内加速信息化升级 军贸出口预期提升,持续提升军工信息化需求。之前的巴以冲突中,巴方主要胜在电子体系上,中国提供的ZDK-03预警机具备350公里探测范围,配合LINK-17数据链系统,为巴基斯坦构建了覆盖200公里的实时指挥网络。这次事件凸显了军工信息化优势的重要性,从而推动我军信息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一步强化在电子对抗、军工数据链等领域的优势。可以预见的是: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装备会在国内各种场合(包括阅兵)中持续亮相,加大曝光度,也大概率会加大这方面的出口。军工信息化、军工电子的投资逻辑已经从国产化替代存量渗透转变为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方向新型号带来的增量空间弹性。并且考虑十四五规划最后一年释放前期延迟的订单,再加上十五五规划新一轮新装备备货周期,军工信息化产业链需求将保持高景气。上游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等,包括特种集成电路、MLCC电容、连接器、碳纤维等,这些是信息化装备的核心基石,例如陶瓷电容占军工电子需求的40%-50%。中游系统整合,包含雷达、通信设备、红外热成像、电子对抗等关键系统。下游应用,包含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信专网)、无人作战平台、精确制导武器等实战场景。1. 雷达与电子对抗:《雷达,超视距作战的胜负手!》重点解读过,超视距作战的时代,雷达技术直接决定了现代战场的胜负手,雷达就是战场的“天眼”。雷达已经是军贸领域增速最快的环节之一,当前随着地区冲突加剧,反无人机、反隐身需求旺盛,雷达的需求还会持续推升。2. 军工通信与数据链:军工数据链是现代联合作战体系的核心通信系统,是基于通信介质链接武器系统或指控系统的标准化数字信息传输系统,具备信息共享、统一态势感知和武器协同能力。其本质是通过无线网络技术整合多源传感器信息(如卫星、雷达、无人机),构建全军共享的战场态势图,提升指挥决策效率。3. 卫星导航:军事卫星通信系统除了承担数据传输任务,还与侦察卫星和无人机等平台联动,实现战场态势的实时共享。此前据多家媒体表示,在印巴冲突时期,马斯克的SpaceX已收到印度电信部(DoT)的意向书(Lol),当地政府有条件批准Starlink(星链)在该国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