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新能源 AIDC:科华数据、禾望电气、中恒电气、科士达、麦格米特、蔚蓝锂芯、豪鹏科技、雄韬股份、圣阳股份、盛弘股份、爱科赛博、良信股份、威腾电气等。
2)新能源 人形机器人:科达利、震裕科技、汇川技术、万马股份、卧龙电驱等。
3)新能源 低空经济:英搏尔等。
风险提示:智能化等新技术变化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01
新能源 AIDC:AI新基建带来的大机遇
1.1 AI大时代给新能源产业链带来变革性机会
AI的普及深化不仅会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决策质量,激发产品与服务创新,还将进一步优化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全球经济步入高质量增长新周期。
AI引发的变革将是一场体验革命、效率革命、经验革命和科研革命,以智能化为标志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在新能源领域也是如此:前期在电动车智能化已经有较深体现,目前在AIDC、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正在加速推进。



UPS是目前数据中心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在此基础之上HVDC和巴拿马电源的架构进一步迭代优化。
巴拿马电源是一种创新的数据中心供电方案,由阿里巴巴联合台达开发。它通过将10kV配电、隔离中压变压、模块化不间断电源和输出配电等环节进行柔性集成,实现了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供电。

我们需要重点分析各大厂的基础设施投资进展,目前看美国等海外已领先于国内进行加速资本投入,国内未来一两年将加大力度,阿里巴巴是典型案例: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AI数据中心(AIDC)等建设,重点布局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现有业务AI转型,其核心规划包括:
1.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扩建智算中心,升级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加快释放AI 规模效应。
2.提升AI基础模型研发投入: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推动AI原生应用的发展,通过研发下一代AI基础模型及原生应用,保持技术领先性。
3.深化电商业务及其他平台的AI技术升级:持续提升AI应用的研发投入以及算力投入,运用AI深度改造升级各业务,把握AI时代的新发展机遇。

1.6 新能源 AIDC:重点公司进展情况

02
新能源 人形机器人:AI 新能源制造的完美结合





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看,未来一两年国内的供应链定点有望逐步落地和放量,从而打开相关公司的成长空间。
更重要的是,其企业的产品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将有利于其进入国内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从而加速业务放量。
备注: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将人形机器人产量扩大到5万至10万台,到2027年进一步扩大到50万台。

2.5 人形机器人-宇树:国内硬件产品突破的典范
宇树科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出了多款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包括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原型机、商用清洁机器人、交互服务机器人等。
目前,宇树科技已实现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全自研,并掌握高性能感知及运动控制算法,成功整合机器人全产业链。2025年2月,宇树科技正式发售人形机器人G1,售价9.9万元。在产品迭代方面,H1系列机器人最大负载可达7公斤,步行速度为3.3米/秒。

2.5 人形机器人-宇树:已经处于放量的前夜
基于多家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最新成果,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再次“进化升级”。2月19日,发布了一项新成果——BeamDojo强化学习框架,能使人形机器人在稀疏立足点地形上实现敏捷且稳健的移动,在模拟和现实实验中展现出高效学习与精准足部定位的能力。预计2025年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突破,模块化设计降本,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80%,目标覆盖工业搬运与家庭服务场景。

2.6 人形机器人-智元:大脑能力强大、未来进化空间大
智元推出远征系列商用双足机器人和灵犀系列轻量级家庭机器人;上海临港工厂二期产能规划1万台/年。技术上,智元自研“EnerVerse”具身智能架构,开源百万级真机数据集,并与比亚迪合作优化工业场景适配性。

远征A2系列的灵巧手的自由度数则跃升至19个,主动自由度翻倍至12个,并引入了基于MEMS原理的触觉感知和视触觉感知技术。
智元团队自研了一款专用关节——Power Flow,该关节通过电流直接做力矩控制,无需传感器,提高了透明度并降低了成本。此外,还采用了高力矩透明度行星减速器、共辄同轴双编码器、一体液冷循环散热系统以及自研的矢量控制驱动器。

2.7 人形机器人-科达利:有望进行核心产品突破
科达利在其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中,专注于谐波减速器和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这两项技术是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和灵活性的核心,直接影响其作业精度和适应性。谐波减速器以其高精度和高扭矩密度而著称,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器人,而关节模组则负责模拟人类关节的灵活运动,能够实现更复杂的动作和协调性。公司的目标:谐波减速器与关节模组对标国际龙头,关键参数(精度、扭矩)实现超越,适配工业与服务机器人需求。

2.8 人形机器人-震裕科技:正在大力拓展丝杆等核心部件
2023年下半年,震裕科技开启独立研发人形机器人线性关节所需的行星滚柱丝杆、精密加工零件、电机组件等;2024年9月,该公司成立子公司马丁机器人,聚焦人形机器人及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2024年,该公司成功攻克丝杠制造中的高精度、高承载力、高刚性等技术难题,并建立完整的生产线和质量检测体系。目前行星滚柱丝杠日产能50套,已通过两家客户验证,2025年Q1新增半自动产线。

2.9 人形机器人-伟创电气:积极进行产业链延伸
伟创电气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成果显著,已开发出多种关键零部件和创新产品,如空心杯电机模组、无框力矩电机,合资公司伟达立聚焦谐波/行星减速器、直线关节模组,2025年推进小批量交付。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产业链伙伴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并在九江建设智能机器人项目,目标是完善核心技术矩阵,丰富产品生态体系,为机器人行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2.10 人形机器人-亿嘉和:建立自身生态价值
亿嘉和的技术优势源于十余年积累的导航、多模态环境感知及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并通过自主研发的YJH-LM多模态超融合大模型实现AI任务生成与机器人控制融合,显著提升研发效率。2025年推出的RK100人形机器人,凭借多模态高维数据采集训练系统构建全栈技术闭环,率先在能源高危场景完成国内首次商业化应用,并拓展至康养照护、智能家居领域,成为具身智能技术落地的标杆。目前正联合高校及产业链伙伴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医疗、教育等新场景的应用,推动技术迭代与生态构建。


03
新能源 低空经济:未来延伸空间可期
3.1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空间已经逐步打开, eVTOL是亮点
低空经济远期规模有望超万亿元。低空经济细分产品以无人机和eVTOL为核心。无人机方面,其根据用途可划分为军用和民用无人机,其中民用无人机已经成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力机型。
eVTOL方面,受政策驱动及头部公司适航取证进程提速影响,eVTOL行业将迎来商业化爆发周期。

3.2 低空经济产业链:带动效率强
低空经济以飞行器制造为核心,产业链包括基础设施及保障服务保驾护航。
中游制造是核心。上游是产业基石,以基础设施与保障服务为核心,构建了「硬 软」双重支撑体系;中游是制造中枢,形成了「材料-部件-系统-整机」的垂直制造体系; 下游是应用生态,呈现出「载物 载人」双轮驱动的应用格局。总体产业链条完整度突出,数字基建与绿色能源贯穿全链条,凸显「智能 低碳」双重转型趋势。未来各环节高度协同,有望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商用演进。

3.3 低空经济政策:产业发展早期的核心驱动力
2023年10月至2024年11月,我国通过《绿色航空制造产业发展纲要》等系列政策,将低空经济升级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明确eVTOL商业化路径,并在无人机管理、航材审批、空域分级等领域完善制度框架。政策聚焦技术突破、万亿级市场培育及六城试点先行,推动低空物流、城市交通等场景落地,计划2025年实现eVTOL规模应用,2030年建成绿色智能航空新模式。

公司“集成芯”驱动总成产品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密度高,便于平台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拉开了与市场同等级驱动总成产品的代际差距,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公司“集成芯”驱动总成(3in1)结合第三代电源总成(3in1),可以灵活构建各种规格型号的六合一及多合一组合。

3.4 低空经济-英搏尔:重点与亿航智能合作
2024年11月11日,公司公告,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开发 eVTOL 集成式电驱动系统。 公告表示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发展在城市空中交通的低空经济领域中eVTOL产品动力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基于亿航智能 eVTOL 产品需求,研发满足民航总局适航标准的电机产品,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5 低空经济-亿航智能:低空经济先行者
亿航智能的产品布局涵盖多种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主要销售产品为EH216系列。EH216-S是全球首个拿到TC、AC和PC三证齐全的eVTOL产品,是亿航自主研发的旗舰产品,面向城市内中短途空中交通设计,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且售价相对较低(国内售价239万元,海外售价41万美元)。此外,公司还基于EH216-S开发了用于大载重空中物流的EH216-L和用于高层应急消防的EH216-F。针对城际间较长距离的空中交通,公司研发了VT系列产品,VT-30是一款复合翼无人驾驶eVTOL航空器,目前仍处于内测和产品升级迭代阶段,未实现产品交付。除此之外,公司也在研发其他系列的轻型和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如GD3.0和天鹰系列。

04
产业链受益标的:重视有长期成长空间的方向
AI是未来几十年的大趋势,新能源 AI未来的机会将不断涌现,本篇报告阐释的三个方向的相关标的主要有:
1)新能源 AIDC:科华数据、禾望电气、中恒电气、科士达、麦格米特、蔚蓝锂芯、豪鹏科技、雄韬股份、圣阳股份、盛弘股份、爱科赛博、良信股份、威腾电气等。
2)新能源 人形机器人:科达利、震裕科技、汇川技术、万马股份、卧龙电驱等。
3)新能源 低空经济:英搏尔等。

05
风险提示
智能化等新技术变化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