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涨跌幅:本周(2025/5/12-5/16)上证指数涨0.76%,万得全A涨0.72%。低空经济(-0.61%)、卫星互联网(-2.48%)、机器人( 0.38%)、量子信息技术(-0.92%)、人工智能(-1.12%)、脑机接口(-0.61%)、核聚变( 1.5%)。
板块核心观点:
【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进入组网阶段,为国内卫星发射带来新增量】5月1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此次发射搭载12颗计算卫星,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将通过在轨实时处理数据,解决传统卫星数据处理效率瓶颈问题,推动人工智能在太空的应用与发展。目前,三体计算星座新一轨的发射任务研制工作已经启动,今年预计将完成超50颗计算卫星的星座布局。太空计算卫星为通信、导航、遥感后第四类卫星,为国内卫星发射带来新增量。
【太空计算卫星凭借“天数天算”赋能传统卫星,下游应用需求旺盛】传统通导遥卫星采用“天感地算”模式,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回地面处理,随着卫星对地观测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量不断增大,传统方式在时效性、成本等方面均存在缺陷。太空计算卫星将AI与天基算力融合,在太空实现数据处理后再下传,实现“天数天算”的革命性突破。同时,太空计算卫星能够实现卫星数据从二维到三维的在轨实时处理,赋能导航、遥感等传统卫星。目前,Palantir已规划MetaConstellation元星座,通过Edge AI平台实现在轨实时处理,可在1秒内完成舰船追踪、火灾监测等任务。Blacksky在其第三代卫星中集成内部AI模型,可做到35厘米的精确度,目前已宣布与多个国际国防板块客户签署了Gen-3早期接入协议。太空计算卫星在应急、国防、巡检等下游领域均能发挥作用,目前中美已开始初期布局,行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太空计算卫星有望拓展太空应用新边界,带动长管期运营需求】本次首发入轨的12颗计算卫星均搭载了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能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计算卫星最高单星算力达744TOPS,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12颗卫星互联后具备5POPS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卫星同时搭载了80亿参数的天基模型,可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将执行异轨卫星激光接入、天文科学观测等在轨试验任务,将大幅拓展太空应用边界。同时,由于计算卫星的核心功能为在轨实时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其具有高算力、高速互联、高工作频率等特性,对轨道控制精度、时间同步、链路误差、响应速度要求极高,对于在轨及长管阶段运营需求更高。
建议关注:
太空计算卫星:开普云、软通动力、中国卫星、光迅科技、普天科技、航天电子、千方科技等;
卫星互联网:中科星图、星图测控、中国卫星、中国卫通、思科瑞、海格通信、铖昌科技、臻镭科技、佳缘科技、航天电子、上海瀚讯、烽火通信、航天环宇等;
核聚变:国光电气、合锻智能、联创光电、旭光电子、王子新材、许继电气、上海电气、弘讯科技、久盛电气、东方钽业、西部超导、精达股份、永鼎股份、安泰科技、久立特材、海陆重工、航天晨光等;
量子信息技术:国盾量子、吉大正元、复旦复华、神州信息、普源精电、科大国创、光迅科技等;
低空经济:四川九洲、深城交、莱斯信息、纳睿雷达、英搏尔、安凯客车、纵横通信、宗申动力、中机认检、苏交科、四创电子、国睿科技、中信海直、祥源文旅等;
脑机接口:荣泰健康、中科信息、科大讯飞、创新医疗、岩山科技、诚益通、南京熊猫等;
机器人感知:芯动联科、柯力传感、速腾聚创、汉威科技、安培龙、奥比中光、高华科技、华依科技、东华测试、奥普特、凌云股份、光电股份、中光学等。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风险,国际局势变化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