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国内共有5次大的阅兵。
受阅人数约8000人,涵盖全军所有兵种。52型国产新装备首次亮相,包括预警机(空警-2000)、无人机、红旗-9防空导弹等,90%为首次展示。空军方面,151架战机组成12个梯队,歼-10、歼-11等三代机成为主力。
此次阅兵按作战体系编排方队,突出联合作战能力。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受阅人数1.2万人,包括17个外军方队。武器装备84%为首次公开,如东风-5B洲际导弹、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等。空军方面,200余架战机组成10个梯队,涵盖歼-15、轰-6K等。
此次阅兵首次邀请抗战老兵,首次实施将军领队制度,50余名现役将军带队受阅。
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沙场阅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首次实战化沙场阅兵。
受阅人数1.2万人,全部按作战编组接受检阅。武器装备40%为首次亮相,包括东风-31AG机动洲际导弹、歼-20隐身战机(首次实战化展示)。
此次阅兵取消徒步方队,所有官兵全副武装参阅。并且重点突出实战背景,受阅部队直接从训练场机动至阅兵场。
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为“科技创新、强军兴军”。
受阅人数1.5万人,创历年之最。武器装备40%为首次亮相,包括东风-41洲际导弹、歼-20(5机编队)、攻击-11无人机等。空军方面,160余架战机组成12个梯队,首次出现直-20通用直升机。
相比1999年的机械化、2009年的信息化,此次阅兵更突出智能化,无人作战等新质作战力量占比大幅提升。
总结:过去5次大阅兵,其中1999、2009、2019年均为国庆大阅兵,十年一次。2010年之后,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和2017年建军90周年也进行了阅兵。(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
并且2019年上一次大阅兵之后。我国又出现了歼-35A隐身战斗机等新一批尖端装备,可能在下一次阅兵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