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7%,主要受益于产销量提高及泰国工厂退税。2024年公司营收85.1亿元(同比 8.5%),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 59.7%),毛利率32.8%(同比 7.6pcts),净利率25.7%(同比 8.3pcts),主要受益于产销量提高及泰国工厂退税。2024年公司半钢胎产量3130.4万条(同比 10.2%),半钢胎销量3049.2万条(同比 7.1%);全钢胎产量92.2万条(同比 9.8%),全钢胎销量91.6万条(同比 15.5%)。此外,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泰国工厂半钢胎退税收入约2.5亿元左右。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半钢胎需求偏弱影响,公司一季度业绩承压。公司24Q4/25Q1营收21.7/20.6亿元(25Q1同比-2.8%,环比-5.3%,下同),归母净利润4.6/3.6亿元(同比-28.3%,环比-21.5%),我们预计主要受海外全钢胎、国内半钢胎销量下滑影响。公司24Q4/25Q1半钢胎产量774.5/769.2万条(同比-0.6%,环比-0.7%),全钢胎产量23.7/23.3万条(同比-30.6%,环比-1.8%);公司24Q4/25Q1半钢胎销量781.1/716.4万条(同比-1.6%,环比-8.3%);全钢胎销量24.0/21.4万条(同比-34.6%,环比-10.9%)。公司24Q4/25Q1毛利率为25.2%/22.8%(同比-8.6pcts,环比-2.5pcts),净利率为21.2%/17.6%(同比-6.3pcts,环比-3.6pcts),我们认为主要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公司坚持全球化布局,摩洛哥项目2025年将实现大规模投产放量,“833plus”战略规划稳步推进。公司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在全球布局8座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中国3座,泰国2座,欧洲、非洲、北美各1座),同时实现运行3座研发中心(中国、欧洲、北美)和3座用户体验中心,并择机并购一家国际知名轮胎企业。公司目前已具备中国、泰国、摩洛哥的全球产能“黄金三角”布局,2024年9月30日摩洛哥工厂1200万条半钢胎项目的首批轮胎产品正式下线。摩洛哥工厂具备出口欧美零关税、出口欧美运费低、智能制造水平强、靠近天然橡胶产地、公司税享受“5免永久减半”等优势,2025年将实现大规模投产放量,2026年达到满产,能够为公司贡献新的盈利增长点。
风险提示:
在建项目进度不达预期;行业需求复苏不达预期;主要产品价格下跌风险;反倾销税不确定性等。
1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7%,主要受益于产销量提高及泰国工厂退税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5.1亿元(同比 8.5%),实现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 59.7%),毛利率为32.8%(同比 7.6pcts),净利率为25.7%(同比 8.3pcts),主要受益于产销量提高及泰国工厂退税。

2024年公司半钢胎产量3130.4万条(同比 10.2%),半钢胎销量3049.2万条(同比 7.1%);全钢胎产量92.2万条(同比 9.8%),全钢胎销量91.6万条(同比 15.5%)。此外,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泰国工厂半钢胎退税收入约2.5亿元左右。

2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半钢胎需求偏弱影响,公司一季度业绩承压
公司24Q4/25Q1营收21.7/20.6亿元(25Q1同比-2.8%,环比-5.3%,下同),归母净利润4.6/3.6亿元(同比-28.3%,环比-21.5%),我们预计主要受海外全钢胎、国内半钢胎销量下滑影响。公司24Q4/25Q1半钢胎产量774.5/769.2万条(同比-0.6%,环比-0.7%),全钢胎产量23.7/23.3万条(同比-30.6%,环比-1.8%);公司24Q4/25Q1半钢胎销量781.1/716.4万条(同比-1.6%,环比-8.3%);全钢胎销量24.0/21.4万条(同比-34.6%,环比-10.9%)。公司24Q4/25Q1毛利率为25.2%/22.8%(同比-8.6pcts,环比-2.5pcts),净利率为21.2%/17.6%(同比-6.3pcts,环比-3.6pcts),我们认为主要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3
公司坚持全球化布局,摩洛哥项目2025年将实现大规模投产放量,“833plus”战略规划稳步推进
公司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在全球布局8座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中国3座,泰国2座,欧洲、非洲、北美各1座),同时实现运行3座研发中心(中国、欧洲、北美)和3座用户体验中心,并择机并购一家国际知名轮胎企业。公司目前已具备中国、泰国、摩洛哥的全球产能“黄金三角”布局,2024年9月30日摩洛哥工厂1200万条半钢胎项目的首批轮胎产品正式下线。摩洛哥工厂具备出口欧美零关税、出口欧美运费低、智能制造水平强、靠近天然橡胶产地、公司税享受“5免永久减半”等优势,2025年将实现大规模投产放量,2026年达到满产,能够为公司贡献新的盈利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