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项:
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7.40亿元,同比减少5.92%;利润总额达到0.27亿元,同比减少40.11%;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减少67.11%。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6.87%;利润总额达到-0.05亿元,同比增长84.09%;实现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增长83.78%。
二、宏观经济扰动压制24年业绩表现。
2024年受宏观经济影响行业下游需求放缓,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024年公司主要的仪器仪表制造业务毛利率为45.6%,较上年下降2.09个百分点。此外与收入相关的软件退税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人员结构优化带来的离职补偿金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研发费用有所下降,2024年全年研发费用为1.4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6亿元下降了11.81%。虽然行业整体承压,但为着眼长远发展,公司将持续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增长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三、25Q1减亏0.28亿元,全年业绩展望积极。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6.87%;实现归母净利润-0.05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0.34亿元同比减亏0.28亿元。25Q1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同时人员数量减少导致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综合带动业绩提升。
四、股权激励目标较高,远期指引乐观。
2025年4月8日,公司发布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其中对于业绩的考核要求期限为2025-2027年,分年度的考核要求为:
1)2025年:营业总收入增长率较24年不低于20%或25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2)2026年:营业总收入增长率较25年不低于20%且较24年营业总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4%或26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0000万元;
3)2027年:营业总收入增长率较26年不低于20%且较24年营业总收入增长率不低于73%或27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0000万元。
五、投资建议:
1)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5年-2027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8亿元、0.93亿元和1.22亿元,分别对应PE为45倍、28倍和21倍。
2)估值:考虑到公司股权激励指引乐观,预计未来业绩增长速度或较快,采用PEG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PEG为1.2x,考虑公司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后,27年业绩增速约为31%,给予公司PE为37x,对应公司2026年目标市值34亿元,26年目标价25.5元,目标价较现价32%空间,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研发失败、产业化失败、行业竞争加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对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依赖较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