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冲刺港股IPO:募资70%投入研发
时间:2025-04-29 18:33
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电车汇;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4月28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力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国际证券。此次赴港IPO计划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海外市场拓展及充电网络建设,标志着其从“扭亏为盈”迈向“全球化扩张”的关键一步。根据招股书披露,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收1451.76亿元,同比激增305.0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59.46亿元,成功扭转连续四年亏损的困境。这一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问界品牌销量爆发,其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达93.3%,毛利率提升至26.21%,超越特斯拉与比亚迪。据了解,赛力斯拟将IPO募资净额的70%用于研发投入,包括开发国际化新能源车型、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兼容性;20%用于海外市场渠道及充电网络建设;剩余10%补充营运资金。招股书特别强调,公司将通过与华为等合作伙伴深化技术协同,构建“智能安全体系”,覆盖生命保护、车身防护等四大领域。目前赛力斯海外销量占比不足3%,但计划通过港股上市加速布局欧美、东南亚市场,推进高端品牌本地化落地。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指出,港股平台将为其提供全球化融资渠道,缓解高负债压力(2024年资产负债率87%)。尽管2024年问界品牌交付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但2025年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46.3%,其中问界M8等新车型的市场表现尚待验证。行业分析认为,小鹏、理想等对手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迭代,以及华为与奇瑞、北汽合作的“五界”品牌资源分流,加剧了赛力斯的竞争压力。赛力斯在招股书中坦承,其辅助驾驶系统依赖第三方供应商合作开发,存在潜在质量风险。此外,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指出,华为智选车体系资源分散化可能削弱赛力斯的话语权,赴港上市亦是其寻求“技术自主性”与“资本独立性”的重要尝试。作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赛力斯将通过高端化产品矩阵(问界M9售价超50万元)和规模效应,证明“智能化 豪华定位”的商业可行性;A H双平台融资可优化负债结构(2024年总负债824.58亿元),支撑研发与出海;与华为的“联合造车”模式虽存隐忧,但为传统车企转型提供跨界协同参考。赛力斯此次赴港上市,既是其从“华为依赖”转向“自主造血”的战略突围,也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征战全球市场的重要试金石。然而,面对销量波动、技术竞争及资源博弈,其能否借资本跳板实现“第二增长曲线”,仍需观察研发转化效率与海外落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