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暇时间,结合近期中美双方在关税战上的一些表述和动作,有一个观点跟大伙分享下:中国扩内需可能是中美关税战未来最确定性的破局点。
先看国内,扩内需政策就是从2018、2019年美国第一轮关税战开始明确并不断强化的,但扩内需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外部冲击,而是一场战略主动的内部改革,所以即便2020年之后关税战有所缓和,但国内一直在强化扩内需的政策、提升扩内需的战略定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首次将扩大内需上升为国家长期战略,强调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将“全方位扩大内需”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标志着扩内需从“工具性政策”升级为“核心战略”。
2025年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内需”提升至年度十大重点任务之首,并部署了“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消费提质”等具体举措,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提振。
在经济三驾马车中(投资、消费、出口),过于依赖地产投资和出口的传统经济模式在大国博弈中略显脆弱,只有强化内需消费、强化科技创新的新经济模式才能在大国博弈中取得主动权。
并且在国际地缘关系中,扩内需不仅是摆脱对美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依赖,更是跟其他国家合作最好的名片,只要中国的内需足够强大,即便美国不想要中国市场,东盟、欧盟、中东、南美都会来积极合作。
所以扩内需已经成为当前国内雷打不动的最高战略,即便没有新一轮关税战,这个政策也是要持续贯彻的。
再看美国,美国不用看太长,近年政策波动太大,现任上台能把前任的政策全盘否了,所以就看当前的一任——特朗普团队。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三在华盛顿国际贸易与金融研究所发表讲话,我通读了演讲稿以及后续的问答环节的记录,站在我方视角的话,里面有很多偏颇的成分,但作为财长,贝森特的讲话就代表了特朗普当前团队的一些政策思路。我截取他的几句关于中国的观点(大伙感兴趣可自行查阅演讲全文):1. “中国可以转而支持国内消费者和内需市场的发展,这一转变将有助于实现全球迫切需要的再平衡”、“我们愿意提供帮助,因为我们自身也需要再平衡”。2. “我们有机会达成一个美中之间的大协议,美国这边通过加强制造业来重塑贸易平衡,中国那边则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走‘国内大循环’。如果中方认真往这方向走,我们可以携手合作”。从他的讲话中可以感受到,美国政府也希望中国大力扩内需促消费,所以硬在美方财长演讲稿中找与我方最接近的、为数不多的共识点的话,就是扩内需。尽管双方现在分歧比较大,但未来总有一天是要坐下来谈的。而谈判本质就是你列好你的提纲,我列好我的条款,一对照,都满意的直接过,还有分歧的继续谈,你退一步,我退一步,谈到满意为止。而在这些提纲中,中国扩内需就是目前双方罕见的大家都满意的一条。这也就意味着,在将来某一天,中美就关税战进行缓和谈判的话,最有确定性和想象力的破局点就在于——中国扩内需。如果中国扩内需是当前中美战术甚至战略上的共识,那这个主题的生命力将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