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四中全会公报新增“航天强国”,体现了国家对航天的高度重视。此前10月17日,时隔七月千帆星座恢复发射,随着星座加速组网,应用端也在加速落地。民营火箭方面,我国的民营火箭公司已完成猎鹰1号形式的液体火箭首飞,下一阶段是研发出对标猎鹰9号的可回收中型运载火箭,并有望在2025年内实现首飞。万亿市场规模的新赛道即将扬帆起航,为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四中全会公报新增“航天强国”,商业航天发展有望加速。
据人民网报道,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公报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本次公报新增了航天强国和农业强国这两大目标,也是中央文件中首次将“航天强国”与其他“强国”并列表述。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之际做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2025年4月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人民日报发布文章《我国积极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提出“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认为四中全会公报首提“航天强国”体现了上层领导对航天的高度重视,政策驱动下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有望提速。
▍时隔七月千帆恢复发射,应用端落地在即。
根据央视新闻,2025年10月16日长征八号甲火箭在海南商发,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10月17日长征六号甲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垣信卫星“千帆星座”第六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是“千帆星座”在3月12日第五批卫星升空后,时隔7个月重新恢复发射。目前GW星座已发射12组低轨卫星,千帆卫星已发射6组卫星,星座组网进度显著加速,下游应用端市场有望逐步打开。《科创板日报》报道,华为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启消费机卫星互联网众测;工信部官网报道,根据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民营公司持续突破,中型运载火箭即将首飞。
展望2025年下半年,我们认为产业拐点已至,尤其是产业链瓶颈的火箭运力和发射成本问题或将得到解决。现阶段,我国的民营火箭公司已完成猎鹰1号形式的液体火箭首飞,同时在固体火箭的研发上取得全球领先的进展,在小规模发射和星座补网具备优势,下一阶段有望研发出对标猎鹰9号的可回收中型运载火箭。根据公司微信公众号,9月15日天兵科技在山东海阳东方完成了天龙三号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此次试车箭体,在完成必要检查维护后,将直接执行天龙三号的首次飞行任务;10月18日至20日,蓝箭航天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完成朱雀三号火箭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2025年将是中国商业火箭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若民营航天公司火箭试验成功,将有望参与到中国星网和千帆星座的发射服务中,火箭运力和发射成本瓶颈或将迎来突破。
▍风险因素:
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低于预期,我国卫星发射计划执行进展低于预期,我国卫星地面设施和运营服务建设不及预期,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速度不及预期,国外卫星发射技术有更快的突破。
▍投资策略: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随着中国星网和G60千帆星座先后进入批量化发射阶段,以及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和商业运载火箭的投入使用,大运力、低成本趋势正引领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万亿市场规模的新赛道即将扬帆起航,为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建议关注以下细分领域:1)卫星制造;2)火箭发射;3)地面终端。


VIP复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