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网站公告:为了给家人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股票复盘网V3.0正式上线,新版侧重股市情报和股票资讯,而旧版的复盘工具(连板梯队、热点解读、市场情绪、主线题材、复盘啦、龙虎榜、人气榜等功能)将全部移至VIP复盘网,VIP复盘网是目前市面上最专业的每日涨停复盘工具龙头复盘神器股票复盘工具复盘啦官网复盘盒子股票复盘软件复盘宝,持续上新功能,目前已经上新至V6.2.7版本,请家人们移步至VIP复盘网 / vip.fupanwang.com,另外,每周一、周三晚上20:00~21:00举办VIP复盘网线上实战课,由具有15年私募基金实战经验,精通龙头、短线、中长线等各种模式,熟悉游资操作的竹炜老师给家人们实战复盘,并讲解操盘技巧,每期只开放100个名额,请家人们快速联系客服报名!!!

扫码VIP小程序
返回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财经 贝泰妮︱市值狂泻千亿!跌落神坛,亟待破局

股市情报: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星空财研;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贝泰妮︱市值狂泻千亿!跌落神坛,亟待破局

时间:2025-04-18 16:21
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星空财研;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这几年,跌跌不休成了贝泰妮(300957)的主旋律。


贝泰妮2021年登录资本市场,上市之初就被捧上了神坛,市值一度冲上了1200亿。然而截至撰稿(截至2025年4月17日),贝泰妮市值还不到200亿。短短几年,千亿消散。


来源:亿牛网-贝泰妮


如今的贝泰妮,市值已经和丸美生物(603983)基本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截至撰稿,贝泰妮市值181.51亿,丸美生物166.21亿)。但其实从数据来看,贝泰妮的收入、利润规模仍远胜丸美生物。只是收入增长失速、增收不增利压力尽显。这也成了压在贝泰妮身上的两座大山。



01

用户增长红利消失,收入增长失速


贝泰妮丸美生物虽然同处护肤品赛道,但产品定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贝泰妮主打敏感肌护肤,致力于成为敏感肌赛道的国货龙头。丸美生物则是靠眼霜走红,2019年上市时,荣获“中国眼霜第一股”称号。


从数据来看,贝泰妮和丸美的业绩表现,也是截然相反。


前几年,贝泰妮收入爆发增长,同比增速基本在50%以上。而丸美生物则停滞不前,甚至一度出现了负增长。


来源:同花顺-营业收入,

贝泰妮(左)丸美生物(右)


谁曾想,短短几年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贝泰妮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0.14%、17.09%,同比前几年明显失速。而丸美生物营收却分别同比增长28.52%、27.07%,一改往日疲软。


究其原因,成也营销,败也营销。


从前,丸美生物销售费用投入力度不大,连续多年维持在5亿 ,直至2021年才开始加大销售费用投入。而后,其彩妆及其他类收入增长迅速。2020年,该类收入只有2243.12万,而截至2023年已达6.5亿,成了新的收入增长支柱。


来源:iFinD-丸美生物销售费用


可以说,丸美生物靠营销砸开了彩妆市场,砸出了第二增长曲线。


贝泰妮,则恰恰相反。


营销向来是贝泰妮的重要手段。自有公开数据以来,贝泰妮的销售费用年年增加。2020年,在丸美生物“觉醒”以前,销售费用投入只有5亿 ,而贝泰妮就已达11亿。


来源:iFinD-贝泰妮


在巨额销售费用投入之下,贝泰妮成功打响了“薇诺娜”品牌,收入保持多年高速增长。


但反过来,前期营销做的越好,也就意味着可以继续渗透空间越小。伴随用户增长红利消失,获客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02

行业竞争激烈,增收不增利


除了用户增长红利消失,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一个必然结果。因为对企业而言,要打破红利消失的魔咒,就必须推陈出新,丰富产品矩阵。这就导致,即便从前各自为营的企业,如今也都成了竞争对手。


比如丸美生物,虽然主品牌“丸美”聚焦眼部,但截至2024年上半年,眼部类收入仅占其总营收的17.64%。


如今,护肤类彩妆类已成为丸美生物的主要收入来源。旗下“春纪”品牌,定位大众化功能性护肤,特别强调以食萃科研,敏肌适用为理念,正面切入了贝泰妮的敏感肌赛道。


来源:同花顺丸美生物2024年半年报


而一向扎根于敏感肌赛道的贝泰妮,也在努力改变高度依赖“薇诺娜”的局面。


2023年,贝泰妮成功并购了悦江投资,获得了“姬芮(Za)”和“泊美(PURE&MILD)”两个品牌,从而也进入了大众护肤彩妆市场。


但是,丰富产品矩阵容易,复刻成功产品却难。


近年来,丸美生物加大营销力度,将“恋火”打造成了新锐彩妆品牌。但贝泰妮收购的姬芮和泊美,本就是两个成熟品牌。虽然有一定的客群基础,但反过来,也给破圈增加了难度。


从数据来看,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贝泰妮销售费用已分别高达26亿、20亿,但营收增速依然大不如前。


由此导致,2024年前三季度,贝泰妮销售费用率已高达50%,同比2022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已高达60%。


而与此同时,伴随行业竞争加剧,贝泰妮毛利率也呈下滑趋势,从昔日的80% ,逐渐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73.73%。


来源:同花顺-贝泰妮


一边是毛利率下降,一边是费用率增加,综合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贝泰妮虽然营收仍然保持正向增长17.09%,但扣非净利润已同比下降32.81%。


谁能想到,昔日贴着暴利标签的贝泰妮,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率已只有10.07%。更有甚者,单看第三季度,实则已经为负


来源:同花顺贝泰妮-单季度净利率


03

境外业务刚起步,前路漫漫


总的来看,这几年贝泰妮为了改善业绩,其实做了不少努力。又是靠并购扩充产品和品牌矩阵,又是加大销售费用投入。只是截至目前来看,无论对业绩还是对市值的拉动,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事实上,贝泰妮的努力还远不止于此。


长久以来,贝泰妮主要都是靠线上渠道销售。截至2022年,线上渠道销售约占80%。不过自2023年年报起,贝泰妮单独拆出了“OMO渠道销售”的渠道分类,约占总收入10%左右。


来源:贝泰妮2023年年报


所谓OMO(Online-Merge-Offline),即线上线下融合。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购买某件商品,可以在线上看,到线下体验。


应该说,OMO模式确实提升了用户体验。但本质上,只要商家有线下门店,都可以打造、甚至于本就有OMO渠道。这种需要加引号的渠道创新,到底能创造多少新价值,只怕还很难说。


拓产品,拓渠道,都不是一件易事。近年来,贝泰妮还在尝试一个新思路,出海


贝泰妮收购的姬芮、泊美品牌本就脱胎于资生堂,有一些海外基因。如果真能借此成功开拓海外市场,也不失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从数据来看,首先增速确实值得肯定。2024年上半年,贝泰妮境外收入4039.93万,同比增长36倍。


来源:iFinD-贝泰妮境外收入


但是,4000万是什么概念呢?2024年上半年,贝泰妮总营收是28个亿。境外收入仅占1.44%


现如今,境外业务还处于0到1的阶段,发展迅猛毋庸置疑。但究竟能不能持续成长,能否可以扛起业绩大旗,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而且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发展境外业务,本就面临诸多考验。


另外,2024年上半年,贝泰妮境外业务毛利率为53.62%,远低于境内的70% 。这个毛利率水平,能不能撑起销售费用的支出,也是个问题。


总的来说,面对成长压力,贝泰妮的努力值得肯定。但能否挣出希望,现在来看路途尚远

股票复盘网
当前版本:V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