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体验VIP
网站公告:为了给家人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股票复盘网V3.0正式上线,新版侧重股市情报和股票资讯,而旧版的复盘工具(连板梯队、热点解读、市场情绪、主线题材、复盘啦、龙虎榜、人气榜等功能)将全部移至VIP复盘网,VIP复盘网是目前市面上最专业的每日涨停复盘工具龙头复盘神器股票复盘工具复盘啦官网复盘盒子股票复盘软件复盘宝,持续上新功能,目前已经上新至V6.4.7版本,请家人们移步至VIP复盘网 / vip.fupanwang.com

扫码VIP小程序
返回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财经 船舶制造行业全解析

股市情报: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捷哥的行业宇宙;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船舶制造行业全解析

时间:2025-10-16 20:21
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捷哥的行业宇宙;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10月14日,继正式实施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之后,商务部在同日宣布,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



随着中美贸易与科技冲突的 “战场” 扩展至造船和航运,全球船舶产业链的控制权争夺,已从单纯的市场份额竞争,升级为技术壁垒构建、关键部件卡控与行业规则主导的多维对抗


今天我重点梳理 船舶行业 



数据图表:行行查研究数据库


(公开资料整理,行业研究分享,勿做投资建议)


船舶行业基本介绍


船舶的战略价值

船舶作为人类跨越水域的核心工具,在全球经济、能源安全与科技探索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从贸易维度看,海运是全球贸易最核心的承载方式,船舶则是这一体系运转的 “主动脉”,全球超过80%的贸易货物通过海运完成,这种运输方式的成本优势与运力潜力,是全球贸易规模化开展的前提

能源领域,专用船舶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原油和LNG运输任务,运输效率直接影响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国防层面,军用舰艇是维护海洋权益、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装备。科研探索领域,极地科考船、深海探测船等特种船舶突破了自然环境限制,为南极科考、深海勘探等研究提供了移动平台支撑。

船舶按照用途分类

1)民用船舶

以商业运营为核心,涵盖运输船、工程船与辅助船三大类。运输船包括散货船(承运煤炭、铁矿石等干散货)、集装箱船、油船、LNG船等;工程船包含挖泥船、起重船、打桩船等专用工程装备;辅助船则有拖船、引航船、供应船等保障类船舶。


2)军用舰艇

依据作战功能分为水面作战舰艇(驱逐舰、航空母舰)、水下作战舰艇(潜艇)、辅助作战舰艇(补给舰、侦察舰)等,其设计侧重隐身性、机动性与武器系统集成。



3)特种船舶

包括科考船、破冰船、海警船、游艇等,这些船体针对特定任务需求优化设计。

船舶其他分类

1)按航行区域:可分为远洋船(续航力超10000海里)、近海船(沿海及邻近海域)、内河船(吃水浅的航道);

2)按动力形式:传统燃油船、新能源船(LNG、氢能)、核动力船等;

3)按船体结构:单体船、双体船、三体船等类型。

船体基本构成与核心部件

主船体结构

主船体由船壳板与内部骨架组成,形成封闭的水密空间:

1)船壳板包括船底板与舷侧板,采用流线型设计减少航行阻力;



2)骨架系统由纵向构件与横向构件组成,构成网状支撑结构。

    • 纵向构件:龙骨位于船底中央,承受纵向弯曲力矩,是船体的 “脊梁”;

    • 旁龙骨与纵桁:辅助分散载荷。横向肋骨维持船体截面形状,承受水压力与波浪冲击力;

    • 双层底结构是重要安全设计,可防止搁浅时海水涌入舱室,同时兼作压载水舱,调节船舶稳性。



上层建筑与功能部件

船体建造需严格遵循相关建造规范,确保结构完整性。其中,上层建筑包括:驾驶室、居住舱、机舱棚等,集中布置导航、通讯与生活设施。核心功能部件包括:

1)推进部件:螺旋桨为主要推进装置,现代船舶多采用可调螺距螺旋桨,可灵活调整推力方向与大小;



2)操纵部件:舵系安装于船尾,通过液压或电动系统控制船舶航向;

3)锚泊系统:由锚、锚链与绞车组成,保障船舶停泊安全;



4)舱壁系统:水密舱壁将船体分隔为多个舱室,即使单舱破损也能防止沉没,是船舶抗沉性的核心保障。

船舶设计与建造流程

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明确船舶主尺度、性能指标与总体布局,完成静水力计算、强度估算与方案论证,需符合IMO公约及船级社规范。

2)详细设计:绘制施工图纸,进行结构强度、流体动力等仿真分析,完成设备选型与系统设计,输出完整技术文件。

3)生产设计:将设计转化为施工指令,划分船体分段,制定焊接、涂装等工艺方案,生成下料清单与装配流程。

建造阶段

1)钢材预处理:钢板经除锈、涂装底漆后切割下料,数控切割保证精度。

2)分段制造:将零部件焊接成船体分段,万吨级船舶通常分为数十个分段,在胎架上进行精度控制。

3)总装合拢:分段吊运至船台或船坞对接,形成完整船体,对接偏差需控制在2mm以内。

4)舾装与涂装:安装机电设备、管路、电缆等舾装件,完成船体防腐涂装。

试验与交付阶段

1)系泊试验:码头测试动力、导航等系统运行状态,排查设备故障。

2)航行试验:验证航速、续航力、操纵性等性能指标,模拟实际航行工况。

3)验收交付:船东与船级社联合检验,出具证书后完成交付,部分高端船舶需进行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

国际海事组织明确2050年航运业净零排放目标。替代燃料成为核心方向,氢、氨等零碳燃料船舶进入商业化试点,碳捕捉技术开始实船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船舶设计、建造、运维全流程数字化映射,可预测设备故障并优化航行路线。自主航行船舶进入试验阶段,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AI决策系统,实现避碰、靠泊等自主操作。智能船厂普及机器人焊接、无人机检测等技术,建造效率大幅提升。

高附加值船舶成为竞争焦点,豪华邮轮、大型LNG船、极地破冰船等技术壁垒高的船舶需求增长明确。我国已突破LNG船殷瓦钢焊接等关键技术,手持订单排至2027年后。深海装备向万米级探测发展,水下系统与深潜技术不断突破。

船舶企业加速上下游整合,形成“设计 - 建造 - 运维”一体化服务体系。中国军民船企设计与建造能力协同,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巩固全球船舶第一大国的地位;韩国以高端船型技术为核心,将数字化与AI技术融入设计、建造环节;日本依托企业技术联盟整合设计资源,聚焦特色船型精细化建造




船舶产业链和市场规模

船舶产业链上游聚焦原材料供应、船舶设计及配套设备制造。
原材料以钢材为主,同时涵盖船用涂料等辅助材料;船舶设计环节主导船舶性能与结构规划,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第701、708、719研究所是该领域代核心单位;配套设备是成本核心,占比达40%,包括动力系统、导航设备等,中国动力提供发动机等动力装备,亚星锚链主导全球锚链市场,海兰信的水下声呐系统市占率超70%,这些企业共同构成船舶制造的基础支撑。


中游为船舶制造核心环节,船厂负责船舶总装与建造,头部企业集中度高。中国船舶集团作为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是LNG船建造龙头;江南造船、大连船舶重工等船厂也位居全球前列,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等民营船厂则在常规船型领域具备竞争力,整个中游环节整合上下游资源,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体船舶产品。

下游涵盖船舶应用与服务领域,应用端包括航运、国防军工等,中远海控招商轮船是航运领域主力,分别在集装箱与能源运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服务端则涉及船舶租赁、维修与运维,中远海运通过构建航运数据中台和智能运维系统,实现船舶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传统运维向数据驱动转型。

船舶行业市场规模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船成交新船192.01万TEU、202艘、2,174.40万载重吨,以TEU计较2024年同期增长25.78%,以船舶数量计较2024年同期增长14.20%。以载重吨估算,全球造船市场新船成交订单中有46.45%为集装箱船,该比例较2024年同期上涨超30%。



(数据时间:2025-07)

2025年上半年,承接新造集装箱船订单的船厂多达38家,前十头部船厂的订单额占全球订单总额的81.92%。从具体订单看,中国船厂表现优异,江南造船共获得12艘订单,总运力达21.60万TEU;舟山长虹造船厂获得14艘订单,总运力达20.08万TEU。韩国船厂方面,现代重工以20艘、34.40万TEU的接单成绩,成为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船新船市场最大的赢家。



(数据时间:2025-07)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1-6月,我国造船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截至6月底,我国造船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1-6月,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1.7%、68.3%和64.9%,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2%,64.0%和57.6%。

(数据时间:2025-07)


船舶行业重点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中国):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涵盖 LNG 运输船(沪东中华技术领先)、超大型集装箱船(23000TEU 级)、豪华邮轮(如 “爱达・魔都号”)及军用舰艇(航母、驱逐舰)。



HD 韩国造船海洋(韩国):韩国第一大造船企业,聚焦高附加值船型,如 LNG 船(占全球 70% 份额)、超大型集装箱船(24000TEU 双燃料)及海上风电安装船。



三星重工(韩国):以 LNG 船、超大型油轮(VLCC)和海洋工程装备著称,2025 年新接订单中 LNG 船占比超 60%,技术覆盖甲醇 / 氨燃料预留设计。



韩华海洋(韩国):原大宇造船海洋,LNG 船贡献 90% 利润,同时拓展海上风电 EPC 项目,在建全球最大氨燃料动力 LPG 运输船。



三菱重工(日本):开发全球首艘 LCO2 / 甲醇运输船,推动数字化转型,业务涵盖 LNG 船、潜艇及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布局绿色船舶与氢能运输。



Fincantieri(意大利):欧洲最大造船集团,与埃森哲合作推进智能船舶研发,主力产品包括豪华邮轮、LNG 动力客滚船及军用舰艇。


扬子江船业(中国):中国最大民营造船集团,专注散货船、集装箱船及 LPG 船,2025 年手持订单排至 2029 年,欧洲船东订单占比超 70%。


(公开资料整理,行业研究分享,勿做投资建议)

股票复盘网
当前版本:V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