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4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徐奇渊、陈斌开、杨赫、张瑜、李洪凤、江鑫、周宇翔、叶国富等先后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有不少新的亮点。虽然仍面临一些困难,但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大家还就更好地实施宏观政策、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李强强调,要多措并举营造一流产业生态,综合治理行业无序、非理性竞争,促进上下游、大中小企业深化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着力构建创新生态圈。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在这场座谈会上,不仅强调了发展创业投资基金,还出现了股权投资行业的代表——合肥产投集团董事长江鑫受邀参加,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据官网介绍,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由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和合肥市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并组建而成。作为合肥市国资委所属三大平台公司之一,集团定位于产业投融资和创新推进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并成为全市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
资本平台方面,是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主题母基金、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主题母基金、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母基金和安徽省种子基金二期母基金等四支省级母基金的管理机构,参与运营管理合肥市政府引导母基金和市创投引导基金两支市级母基金,运营市种子基金、市天使投资基金、市场化基金等“产投系”基金群,重点投资于合肥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投资体系,设立自主管理型基金61支,总规模超千亿元,累计投资企业近千家,其中51个项目实现IPO或借壳上市,25家企业登陆科创板。
我们关注到,合肥国资在股权投资方面非常活跃,素有“最佳政府投行”之称,业内总结为“合肥模式”: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进行产业培育,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增资或国企战略重组整合打造国资平台,再推动国资平台探索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通过直接投资,或组建和参与各类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
而合肥正不断完善、升级这套创新打法——当以“投”代“引”的“合肥模式”引来全国代表团竞相学习,合肥已悄然升级,投资理念从产投向创投转变,2022年,合肥市创新提出“创投城市计划”,聚焦打造资本与项目的平台对接。
2024年,合肥市升级打造“创投城市计划”2.0,从简单的资源对接升级为全要素资源的活动平台。对内,一站式链接省市国资平台、全域场景机遇、优质科创资源和各类载体平台资源,精准匹配产业政策包和创新金融产品;对外,强化与私募基金、政府基金、产业资本、金融机构、智库机构、研究院所等不同资源的合作,持续扩大“创投生态合伙人”朋友圈。
与国资引领的传统“合肥做法”相比,“创投城市计划”2.0创新发展社会资本撬动和全域场景链接。当前,“创投城市计划”平台已集聚各类创投生态合伙人近300家,链接基金200多只,总规模达4000亿元,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支撑。
本次合肥产投集团董事长江鑫参加总理座谈会建言献策,并且李强总理在座谈会上强调发展创业投资基金,这体现出国家对股权投资行业的重视和支持。去年的这场座谈会也出现了股权投资行业代表:去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座谈会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左丁作为企业代表发言,就发展风险投资提出意见建议。
我们关注到,2024年以来,创投行业的政策环境迎来了重大利好,国家层面对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据我们统计发现,去年以来,股权投资行业频迎支持和鼓励,政策利好不断:
2024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也被称为“创投国十七条”,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
2024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其中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
2025年3月5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而后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进一步优化完善试点政策,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并且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在3月5日傍晚国办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不仅再次明确支持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也切中行业“痛点”,强调优化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制度体系,并在退出渠道畅通方面有所安排(上市、并购)。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邱勇表示,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将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加速布局了一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基金,签约金额突破3800亿元。联合社保基金会、大型银行和地方政府,推动设立科技产业融合基金、科创协同母基金、创投二级市场基金等,规模将超3500亿元,为创业投资“引流”“疏堵”。
未来,相信股权投资行业也将进一步响应中央号召,加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耐心资本培育更多企业的科技创新。相信在多方共建之下,中国创投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将扮演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