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03震撼发布,人形机器人的“燃点时刻”Figure 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是首款从设计源头即为大规模制造打造的机型。Figure03首次将设计重心延伸至家庭场景,采用软质织物包覆与轻量化结构,提升人机共处的安全性与舒适感;灵巧手集成视触觉传感器,可在橱柜、货架等视线受限环境下实现稳定操作;支持足底无线充电,实现近乎无缝的自主续航,可完成叠衬衫、清理桌面等复杂家务任务。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Figure三年内实现技术迭代、生态构建与估值飙升的跨越:技术迭代上12个月内完成初代机设计,24个月推出工业版Figure 02;2025年2月发布自研大模型Helix,同年10月推出面向量产的Figure 03。生态合作方面,与宝马开展工厂场景测试,与Brookfield共同建设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有望借助Brookfield收集超10万户家庭真实数据,完善“场景-数据”闭环。资本层面,2025年C轮估值达390 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英伟达、英特尔、高通、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参考海外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估值逻辑,我们认为板块正逐步形成新的估值体系。根据Figure规划四年内出货超10万台、对应估值近400亿美元,特斯拉万亿薪酬计划中,Optimus机器人目标交付100万台,预计带来约5000亿美元新增市值,参考单台估值密度40-50万美元/台,若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机器人资本化,且未来三年内实现出货10万台,有望对应3000亿元人民币市值空间。以Helix为核心、软件定义硬件,构建软硬件协同体系Figure 03硬件架构为Helix量身设计,最大化其视觉—语言—运动一体化学习与控制能力。Helix 作为机器人大脑,实现从视觉感知到动作控制的端到端推理,在不到一年内从汽车工厂扩展至物流分拣与家庭家务等多场景,展现出快速泛化能力与环境自适应性。硬件层面,Figure 03做出以下关键升级:(1)灵巧手视触觉:在掌心集成摄像头,即便主视觉被遮挡仍可获取近距图像;自研柔性指尖传感器可感知3克压力,实现对薄、脆弱、不规则物体的稳定抓取,适应餐具、软包装、钣金等复杂目标。我们认为,能实现精细复杂操作的灵巧手是核心,视触觉方案是FIGURE和特斯拉共同的选择。(2)足式无线充电:足底支持2 kW无线充电,当双脚踏上充电底座时即可自动充电,无需外部插线接口,配合10Gbps毫米波数据回传,消除了人工插拔的干预,实现了“边充边学”的连续作业,同时通过集成化设计减轻了重量与复杂度,提升了整机续航与可靠性。(3)量产导向:Figure 03是首个从设计源头即以量产为导向的人形机器人,生产工艺从高成本CNC加工转向压铸、注塑和冲压等模具化工艺。自建BotQ智能工厂计条产线年产能1.2万台,规划四年内总产能达10万台,打通商业化落地的最后一道关卡。Figure目前采用“自研+外部配套”供应链模式,在执行器、电池、传感器等关键模块采用自主设计及垂直整合,同时与全球优质零部件厂商建立配套网络,支撑公司的扩产目标,并与多家国内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我们认为,以量产为导向,Figure与特斯拉等头部机器人的技术路径和部分供应链将走向趋同,对中国硬件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或将加深具备工程化量产能力、成本控制优势、和全球化产能布局能力的供应商有望深度受益。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机器人量产不及预期;供应链发展不及预期。
1、 Figure 03震撼发布,人形机器人的“燃点时刻”Figure 03震撼发布,人形机器人的“燃点时刻”。Figure 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Figure 03,作为首款从设计源头即为大规模生产打造的机型,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Figure03首次将设计重心延伸至家庭场景,采用软质织物包覆与轻量化结构,极大提升了人机共处的安全性与舒适感;灵巧手集成视触觉传感器,使其在橱柜、货架等视线受限环境中依然能够精确操作;支持足底与无线充电,实现近乎无缝的自主续航,可完成叠衬衫、清理桌面等日常家务。与Figure 02相比,Figure 03的重量减轻9%,体积也显著减小,使其更易于在家庭空间中移动。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Figure三年内完成技术迭代、生态构建与估值飙升的跨越。技术迭代三年三跨越:2023年5月推出Figure 01,成立12个月内完成初代设计;2024年8月发布Figure 02,简化设计并提高手部灵活性,将电池集成到躯干中,满足工业高强度作业需求;2025年2月推出自研端到端大模型Helix,大幅提升智能交互能力;2025年10月发布Figure03,针对家庭和规模化应用,为后续量产做准备。生态构建“场景-数据”闭环,2024年初,Figure与宝马达成战略合作,在宝马工厂内部署人形机器人开展装配、物流及物料搬运等测试任务。Figure正式迈入工业实测阶段,验证其在高精度、高负载、高节拍的真实生产环境下的稳定性,为后续规模化商用积累了关键的工程与数据经验。2025年9月,Figure与Brookfield达成战略合作,与Brookfield共建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有望收集超10万户家庭真实数据。Brookfield是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管理着1万亿美元资产,包括10万套住宅但愿、5亿平方英尺的商业办公空间和1.6亿平方英尺的物流空间。资本层面:2024年初,Figure 完成B轮融资6.75亿美元,投后估值达26亿美元;2025年9月,Figure完成C轮融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投后估值飙升至390亿美元。本轮融资将被用于加速家庭与商业场景部署、构建GPU训练基础设施、深化真实数据采集与模型训练。主要投资方包括 NVIDIA、Intel、Qualcomm、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成为全球资本竞逐的新共识。参考海外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估值逻辑,我们认为板块正逐步形成新的估值体系。根据Figure规划四年内出货超10万台、对应估值近400亿美元。特斯拉万亿薪酬计划中,Optimus机器人目标交付100万台,预计带来约5000亿美元新增市值。据我们测算,单台估值密度40-50万美元/台,若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机器人企业资本化,且未来三年内实现出货10万台,有望对应3000亿元人民币市值空间。2、 以Helix为核心、软件定义硬件,构建软硬件协同体系Figure 03硬件架构为Helix量身设计,以充分释放其推理与控制能力。2025年2月Figure发布自研端到端大模型Helix,作为机器人“大脑”,实现视觉感知到运动控制的衔接。从Figure发布视频看,Helix在不到一年时间,已学习从汽车工厂生产线,延伸至物流分拣、家庭家务等泛化场景任务,其根本优势在于多模态融合与强大的推理能力,使机器人能够快速学习并适应未知环境,是实现通用性的关键。硬件层面,Figure 在 Figure 03 中做出以下关键升级:(1)灵巧手视触觉: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迈向实用化的核心“金钥匙”之一。Figure 03在掌心集成摄像头,即便主视觉被挡住,如家庭橱柜、工业货架场景,Helix依然能获取物体近距离图像用于操作;手指集成自研柔性触觉传感器,可感知3克压力,相当于一枚回形针重量,从而在抓取薄、脆弱、不规则物体时避免打滑或挤压损坏。我们认为,能实现精细复杂操作的灵巧手是核心,视触觉方案是FIGURE和特斯拉共同的选择。(2)足式无线充电:Figure03足底支持2 kW无线充电,当双脚踏上充电底座时即可自动充电,无需外部插线接口,配合10Gbps毫米波数据回传,消除了人工插拔的干预,实现了“边充边学”的连续作业,同时通过集成化设计减轻了系统重量与复杂度,提升了整机续航与可靠性。(3)量产导向:Figure 03是首款从设计源头即为大规模生产打造的人形机器人。其生产工艺从高成本的CNC加工转向压铸、注塑和冲压等模具化工艺,为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奠定基础。Figure自建的 BotQ智能工厂计划首条产线年产能1.2万台,规划四年内总产量达10万台,打通商业化落地的最后一道关卡。Figure与多家国内厂商长期合作,与特斯拉部分供应链有望走向趋同。Figure目前采用“自研+外部配套”供应链模式,在执行器、电池、传感器等关键模块采用自主设计及垂直整合,同时与全球优质零部件厂商建立配套网络,支撑公司的扩产目标,并与多家国内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我们认为,以量产为导向,Figure与特斯拉等头部机器人的技术路径和部分供应链将走向趋同,对中国硬件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或将加深,具备工程化量产能力、成本控制优势、和全球化产能布局能力的供应商有望深度受益。
(1)模组及结构件:领益智造、长盈精密、蓝思科技、银轮股份;(2)灵巧手:震裕科技、东睦股份;(3)视触觉传感器:隆盛科技;(4)表面包覆材料:恒辉安防;(5)轴承:五洲新春、雷迪克。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机器人量产不及预期;供应链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