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不做的我们来做!
9月25日晚,雷军在他的年度演讲中直接向苹果发起挑战。
“小米17的性能、散热都非常出色。和iPhone17比一下?重载游戏,我们的帧率更高、温度更低。”。
这次比较的特殊之处在于,小米首次跳过了16系列,直接将新旗舰命名为小米17,与苹果iPhone 17保持同步命名。
雷军毫不避讳地解释这一命名的原因:“因为太强了”,这也直接勾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好奇心。
毕竟五年前,小米开启高端化战略时,还只是苹果的“追赶者”。如今,小米真的具备“干翻”苹果的实力了吗?


硬刚iPhone17
“iPhone 17系列相比过去而言,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在很多技术领域上,小米17都要领先iPhone 17,“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有信心全面对标”,雷军说道。
雷军更是在现场直接喊话,欢迎苹果用户投入小米手机的怀抱,在几乎差不多的外形下,小米的背面还暗藏玄机,那么下面我们将从其他几个纬度对比小米17和iphone17:
首先售价方面,小米17的12GB 256GB版本4499元,12GB 512GB版本4799元,16GB 512GB版本4999元;
小米17 Pro售价4999元起,雷军称起步价比标准版只贵了500块钱,比iPhone 17 Pro便宜了4000块;小米17 Pro Max售价5999元起。

至于苹果对比,也只参考iPhone 17和17 Pro:前者标准版的售价5999元起,Pro售价8999元起,Pro Max售价9999元起。
其次是参数方面,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台积电3nm工艺),多核性能提升25%,安兔兔跑分突破220万,性能接近iPhone 17 Pro。
实测中,小米17在重载游戏场景下帧率更高、温度更低,其环形冷泵散热系统(ProMax独占)显著优化高负载稳定性。苹果A19 Pro芯片虽在单核性能(Geekbench 6约3800分)略占优,但多核性能(约1.2万分)被反超。

最后是大家普遍关心续航与电池方面,小米17搭载7000mAh超大电池,实测续航达iPhone 17(3692mAh)的近两倍,连续测试12.2小时后,iPhone 17外接5000mAh充电宝电量耗尽时,小米17仍有26%电量。雷军直言这是“小尺寸续航之王”,直接击穿苹果续航短板。
面对如此赤裸裸的对比,所以问题就来了,两个牌子你会买谁呢?

小米能否超越?
2020年,#雷军 年度演讲是“一往无前”。
2021年,他说:“我的梦想,我的选择”。
2022年,“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2023年,则是“成长”,2024年是“勇气”。

而今年,雷军定的主题是——改变。
五年前,小米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2020年,尽管小米已跻身“世界500强”,但雷军内心却充满焦虑。苹果、三星、华为如同“几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而网络上充斥着“小米就是一家组装厂”等质疑声音。
雷军坦言:“那个时候,我陷入了严重的内耗。” 经过半年的复盘的反思,小米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研发底层核心技术。
但高端之路哪有那么好走,压在小米头上的芯片自研深度、iOS生态粘性及全球高端品牌心智——这些绝非一代产品可颠覆。
何况就目前来看,小米17系列性能参数领先,但苹果2024年仍以18.7%全球份额稳居第一。
发布会结束后一天,2025年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盘中一度下跌超5%,最终收跌5.72%。
或许,小米在改变之前要真正要理解的是“干翻”并非一役之功,而是持续创新与生态协同的长跑。正如雷军所言:“全面对标是起点,超越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