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体验VIP
网站公告:为了给家人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股票复盘网V3.0正式上线,新版侧重股市情报和股票资讯,而旧版的复盘工具(连板梯队、热点解读、市场情绪、主线题材、复盘啦、龙虎榜、人气榜等功能)将全部移至VIP复盘网,VIP复盘网是目前市面上最专业的每日涨停复盘工具龙头复盘神器股票复盘工具复盘啦官网复盘盒子股票复盘软件复盘宝,持续上新功能,目前已经上新至V6.4.7版本,请家人们移步至VIP复盘网 / vip.fupanwang.com

扫码VIP小程序
返回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财经 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深度:技术路线、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股市情报: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慧博资讯;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深度:技术路线、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时间:2025-09-22 19:55
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慧博资讯;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更优秀的综合性能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主流选择,其中硫化锂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核心原材料。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凭借高离子电导率、高安全性及能量密度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当前行业处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期。多元技术路径加速布局。众多企业入局硫化锂研发,整体来看,行业在工艺创新、产线落地与性能验证层面多点突破,正推动硫化物固态电池加速向规模化供应阶段迈进。

围绕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下面我们从其优势、发展路线、技术路线、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相关公司等方面内容,希望帮助大家更多了解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发展情况。

01

硫化物固态电池概述


1.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固态电池作为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易燃的有机电解液,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性问题,彻底消除了漏液、燃烧和爆炸风险。在能量密度方面,固态电池展现出巨大潜力,理论值可达500Wh/kg以上,远超当前液态锂电池的250Wh/kg;其次,固态电池具备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具备更高的良好的高温性能,显著提升了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但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倍率性能相对较低。固态更适合航空航天低空、高端消费和高端动力电池领域。

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是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依据固态电解质材质及特性,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可以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个类别。其中,硫化物固态电池的技术难点在于对空气较为敏感,氧化物固态电池的技术难点在于机械加工容易脆裂,聚合物固态电池的技术难点在于离子电导率较低、循环寿命较短。



2.硫化物固态电池优势

硫元素的低电负性和大原子半径,能够形成宽锂离子传输通道,目前其室温离子电导率突破10-2S/cm量级,可以和液态电解质媲美,理论上在材料离子传输性能方面可替代液态电解质。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用于全固态电池的潜力更大。出色的离子电导率,意味着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技术上限更高,从长期来看,实现全固态电池的终极目标,采用硫化物路线的概率更高。



3.硫化锂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核心原材料

常用的硫化物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和界面兼容性,是当前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领域的主要选择。目前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制备路径,无论是通过原料熔融反应的固相烧结法,还是溶液型液相法,硫化锂均为合成过程中的核心原材料。硫化锂一方面提供了必要的锂源,同时在晶格构建中承担关键的硫元素供给角色,直接影响最终产物的结构稳定性与离子传导性能。



4.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工艺路线包括固相法和液相法

1)固相烧结法:首先将硫化锂、硫化磷等硫化物与添加剂按一定化学计量比混合,制得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前驱体,之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使前驱体熔融,促使原料间发生反应,并可通过调控冷却速度控制硫化物电解质的结晶度。

2)溶液型液相法:选择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等合适溶剂,将硫化锂和硫化磷完全溶解或均匀分散,再通过蒸发溶剂获得原子级混合的电解质前驱体,随后经热处理得到目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5.制约硫化物固态电池发展的因素

目前制约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商业化的一大瓶颈在于成本高企。以主流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例,其核心原材料主要为硫化锂、氯化锂和五硫LPSC化二磷,高品质的LPSC固态电解质粉体目前成本约合8~10万元/kg,里面占比最大的部分是硫化锂粉体。

而当前的硫化锂成本高企,高于商业化预期,制约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应用。随着未来硫化锂生产工艺技术改良、扩大生产规模,将有效实现降本,有望加速推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商业化进程。

02

硫化物路线发展历程


1.硫化物因其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已成为固态电解质中的佼佼者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是一种无机固体电解质,主要由硫、氧、氢等元素组成。与氧离子相比,硫离子的电负性更低,对锂离子的束缚更小。同时硫离子半径大,使晶体结构中锂离子的传输通道更宽,有利于锂离子的移动,因此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特性。2011年Kanno成功研发了Li10GeP2S12(LGPS)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其离子电导率高达1.2×10-2S/cm-1,为固态电池带来了革命性突破,之后Kato丰富了硫银锗矿型硫化物电解质的材料体系,Nazar证明了通过成分优化与结构设计能有效提升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传输能力。2023年东京工业大学合成了一种单相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可达3.2×10-2S/cm-1。



2.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三种形态

按照结晶形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可分为玻璃态、玻璃陶瓷态和晶态3种。玻璃态硫化物电解质的优势在于材料中没有晶体通道,传导路径是各向同性的,同时,材料中缺乏晶粒且有结晶度,可消除晶界电阻,高能球磨法、熔融法和阴离子掺杂法可有效提高硫化物玻璃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玻璃陶瓷态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高低与退火温度有关,一般离子电导率相对较低,玻璃陶瓷态硫化物通过高温析晶处理可转换为富硫超离子导体(晶态硫化物Thio-LISICON);晶态硫化物电解质主要分为LGPS电解质、硫银锗矿(Argyrodite型)电解质。



3.LGPS电解质、硫银锗矿(Argyrodite型)电解质均具有差异化竞争力

非晶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相对较低。Thio-LISICON(LGPS(LISICON))是较为典型的一类晶态硫化物电解质,由东京工业大学KANNO教授最先发现。LGPS综合性能最好,但原材料成本高,预计未来聚焦中高端产品路线;LPSCl具备成本优势,但在空气中不稳定,预计未来主打低端产品路线。



03

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1.固相法:技术相对成熟

固相法细分为直接合成法、碳热还原法、机械球磨法等。

(1)直接合成法

硫单质和金属锂在惰性条件下进行直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锂。这种工艺的优势是合成路径简单,理论上合成的产物纯度高,没有其他杂元素引入。

(2)碳热还原法

通常选用硫酸锂(Li2SO4)作为锂源,再加入碳粉作为还原剂。首先将这些原料按特定比例充分混合,通过机械研磨等方式确保物料均匀接触,形成混合前驱体。随后将前驱体置于耐高温反应容器中,碳在高温环境下发挥还原作用,推动锂元素与硫元素结合形成硫化锂。适合规模化生产,但能耗大、产品纯度偏低是短板。

(3)机械球磨法

在氩气气氛保护下,将硫化硅粉末与氧化锂均匀混合后加入到球罐中。然后将磨球放入球磨罐后密封。在室温条件下,使球磨罐于特定的转速连续球磨反应,提纯可获得硫化锂粉体。



2.液相法:纯度更高但规模化难度较大

(1)复分解法

将氢氧化锂等锂源混合如有机液相溶剂中,通入硫化锂控制温度进行化学反应,得到液相产品的硫化锂沉淀,然后将有机溶液蒸馏即可获得高纯度硫化锂。

(2)直接液相法

将金属锂加入到无水乙二胺中,持续搅拌,直至金属锂完全溶解,将硫加入到无水乙二胺中,持续搅拌,直至硫完全溶解;将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得到硫化锂。

液相法解决了固相法中需惰性气氛保护、能耗高的问题,同时液相法制备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副反应,生成产品的纯度高、效果好。但当前液相法规模化生产批次稳定的产品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3.气相CVD法:新工艺、超高纯度

气相CVD法合成硫化锂成品质量高。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本质是利用气态前驱体在基底表面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固态薄膜或粉体。当温度升高至反应温度时,反应物发生气化输运至衬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分解形成结构更接近最终产物的团簇结构,团簇结构在衬底表面连续的碰撞和扩散,在衬底上团聚成纳米尺度的晶核。硫化锂CVD法的制备机理为活性锂化合物与含硫化合物反应,在高温反应器中沉积高纯度Li2S,适用于高纯度、高均匀度的硫化锂制备。



04

硫化物固态电池发展现状


1.全球头部车企和电池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中国企业赶超

目前,全球头部车企和电池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中国企业赶超进度明显。日本押注硫化物路线,研发布局最早,技术和专利全球领先,打造车企和电池厂共同研发体系,政府资金扶持力度超2千亿日元(94亿元RMB),力争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能量密度目标500Wh/kg。

20年起,我国首次将固态电池列入行业重点发展对象并提出加快研发和产业化进程。24年5月,政府首次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相关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硫化物和聚合物等不同技术路线,加快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

 



2.国家多部门重点支持固态电池,技术聚焦硫化物全固态

固态电解质作为固态电池的核心材料,其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目前主流技术路线可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四种。硫化物电解质展现出最大的发展潜力,其离子电导率最高(可达10⁻²S/cm量级),且具备优异的机械加工性能,能够实现与电极材料的紧密接触,是目前主流选择。然而硫化物路线仍面临诸多挑战:易与空气/水分反应、界面副反应多、原材料成本高昂。氧化物电解质热稳定性好且成本较低,但室温离子电导率普遍偏低,且质地脆硬导致加工困难,目前主要应用于半固态电池体系。卤化物电解质性能介于氧化物和硫化物之间,兼具较高的离子电导率(10⁻³S/cm)和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原料成本优势明显,但耐还原性差。



3.产业链进展超预期、固态进入中试关键期

按照工信部项目考核节点,预计25年底前进行中期审查,25年小试完毕 车规级电芯下线,26年中试线优化 样车路试,27年小规模量产 装车示范运营(每个项目1000辆装车)。目前电池材料体系已定型,原材料性能已达量产要求,核心难点在于电池制造工艺,预计25H2-26H1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第一波设备陆续到位调试优化,第二波设备预期年底升级改造,固态电池有望进入测试 设备迭代关键期。从电芯端看,比亚迪国轩高科、一汽集团60Ah车规级电芯已下线,能量密度可达350-400Wh/kg,充电倍率1C,循环寿命1000次,节奏时间早于预期半年左右。



2025年4月21-23日,2025中国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交流大会&第二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生态链升级创新大会在合肥召开。大会汇聚了600多位来自科研、产业和企业界的精英,围绕固态电池材料、工艺、标准和产业化等核心议题展开高水平、多维度的深入探讨。



4.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多家车企及电池厂确定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确定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参考《2024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太蓝新能源等信息,在2024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比亚迪披露了它们在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与进展。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若以1到9分的标尺来衡量固态电池的技术成熟度与制造完备性,当前公司自评为4分。

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表示,比亚迪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锁定目标,预计将于2027年正式步入中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实现小批量的量产应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已完成“10Ah全固态电芯的组装工作”。

2024年1月17日,恩力动力介绍其科研团队采用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并搭配锂金属负极,研发出半固态电池A样。当前,马车动力已稳定地实现大粒径、中粒径、小粒径以及超小粒径四类电解质材料的批量化生产。屹锂新能源2023年完成了二期中试基地的产线建设,产能150MWh/年。

高能时代聚焦于硫化物全固态技术的研发路径,开发电解质关键材料。2023年7月,蜂巢能源在成功研制出容量为20Ah的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其能量密度350至400Wh/kg,并且已经顺利通过针刺测试和200°C高温热箱测试。

太蓝新能源也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方向有着较深厚积累,已成功开发基于ISFD技术的超薄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为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全固态电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2024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太蓝新能源等信息,丰田汽车公司已明确将硫化物技术路线作为其核心战略,并在此领域积累了超过1000项全固态电池技术的专利,稳居全球领先地位。丰田规划在2027年或2028年实现这一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三星SDI正致力于研发一款融合了NCA高镍技术与高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设定了2027年为该款的量产起点,预计其能量密度为900Wh/L。

Solid Power公司成功研制出能量密度为320Wh/kg的硫化物基固态电池技术产品,2022年实现了20Ah固态电池的量产,并已成功向宝马汽车公司交付了固态电池样品。

Factorial Energy公司推出基于硫化物的全固态电池,其EUCAR安全等级为2级,并能在超过90°C工作温度下保持稳定。



05

硫化物固态电池发展趋势


目前固态电池专利分为两类:技术上突破及提高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5点功效:1)提高界面稳定性:固态电池研发关键,直接影响电池整体性能与循环性能;2)提高安全性:安全性为固态电池的主要优势,为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3)提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为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4)提高离子电导率:固态电池技术不可忽视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和效率;5)降低成本:高昂的制造成本是制约固态电池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探索低成本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工艺,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1.硫化物路线技术难点迎突破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性能突破关键在于解决正/负极与固态电解质界面问题以及改善机械稳定性及空气稳定性。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固-固界面上的离子传输电荷。为提供有效的离子和电子传输通道,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需维持界面稳定。目前使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1)正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问题;2)负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问题;3)硫化物电解质稳定性问题。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正极的界面问题主要包括:产生界面空间电荷层阻碍Li 扩散、正极和硫化物之间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低离子导界面层、氧化物颗粒正极与硫化物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差导致的较大界面阻抗以及正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系数差距较大,在经历多次循环以后,在电解质与正极界面会形成接触失效,使得电池阻抗增加、库仑效率下降和电池容量衰减。抑制正极与电解质界面反应的方法主要包括:1)电解质改性;2)正极制备工艺优化;3)正极包覆。



锂金属因高理论比容量、低电化学电位和低密度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相较于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对锂金属具有更好稳定性,因此可使用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匹配从而提高安全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的界面问题主要包括:热力学稳定界面层、混合传导界面层、亚稳态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由于电解质内部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具有多晶界结构,全固态电解质并不能完全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此外,锂枝晶生长也可能是由电解质膜与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之间离子电导率的差异导致。抑制负极与电解质界面反应的方法主要包括:1)优化电解质组分;2)制备人工SEI膜;3)制备锂合金负极。



硫化物电解质自身稳定性问题主要包括:机械稳定性以及空气稳定性。硫化物具有水分敏感性,样品表面遇水会迅速变化,而材料的变化对全固态电解质本身机械性能影响较大。相关研究表明,用氧阴离子取代硫可提高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机械性能。此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空气中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常规条件下,许多硫化物会与水分发生水解反应并产生H2S气体,控制不当会导致硫化物电解质变性,进而导致材料离子传输能力下降,电池性能降低甚至产生安全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进行适当的掺杂,有助于保持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此外,通过表面改性来构建保护层结构,也可保护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免受空气和水的影响。

2.硫化物固态电池降本空间潜力大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成本高昂是目前多数企业发展硫化物路线的经济性痛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和研发成本三部分组成,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据最大比重,尤其是硫化锂这一关键原材料,因此降低硫化锂成本或者选择替代材料成为降本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相关研究团队已找到一些降低硫化锂成本方法,比如中科大马骋教授开发了一种不以硫化锂作为原料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氧硫化磷锂,这种固态电解质以成本低廉的水合氢氧化锂和硫化磷作为原材料合成,氧硫化磷锂材料还保留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独特优势,如极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负极相容性,使其在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据Trend Force集邦新能源,预估硫化物固态电池产业化初期电芯BOM成本在1-2元/Wh;规模化量产后中期(2030年)电芯BOM成本预计在1元/Wh以内;远期(2035年)当固态电解质成本降至30万元/吨以内时,电芯BOM成本有望降至0.4元/Wh以下。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按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用量在10%左右测算,1GW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电解液用量大约为250吨。据天赐材料,在未来持续降低硫化锂成本基础上,预计到2030年,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需求有望达到2万吨,市场空间达106亿元。



06

硫化物固态电池相关公司


多元技术路径加速布局。众多企业入局硫化锂研发,整体来看,行业在工艺创新、产线落地与性能验证层面多点突破,正推动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加速向规模化供应阶段迈进。

1.厦钨新能

公司各主营产品销量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主营业绩将恢复增长。2024年,公司主营产品销量均实现了增长,其中钴酸锂销量4.62万吨,同比增长33.52%;三元材料销量5.14万吨,同比增长37.45%;氢能材料销量0.39万吨,同比增长3.73%,连续十六年产销量全国第一。但受行业价格下降影响,2024年主营产品营收均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产品持续增长,具体而言:一是钴酸锂材料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公司高电压钴酸锂产品在行业中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一方面“两新”政策带动智能手机为代表的3C产品增长,同时AI技术发展要求高容量电池对钴酸锂带来新的机遇,公司钴酸锂销售2.8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56.64%,显著高于行业增速,其中4.5V及以上的高电压钴酸锂持续放量。二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实现销量3.19万吨,同比增长20.76%,公司动力正极材料包括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等。公司在巩固高电压、高功率三元材料技术优势同时,发挥水热法磷酸铁锂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实现稳定批量供货,产品用于5C动力快充和军工特种领域,同时下游积极拓展三元材料在低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应用。三是氢能材料实现销量1974.61吨,同比增长6.16%,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关注固态电池领域进展。近年来,公司通过创新驱动构筑壁垒,研发投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维持在3%左右,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4.19亿元占比3.15%。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43亿元,占比提升至3.23%。传统钴酸锂方面,4.53V高电压产品已实现大规模量产,4.55V样品满足客户需求。前沿材料方面:公司重点推进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在3C消费领域中的应用,并针对低空飞行、电动工具、全固态电池等领域积极开发相应的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积极关注公司在固态地产领域相关布局和进展,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其中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与国内外下游头部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保持密切的交流合作,提供多批次样品进行验证;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实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吨级生产和稳定可靠的产品性能,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开发出独特的硫化锂合成工艺,样品在客户端测试良好。固态储氢合金方面,公司完成多款型号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2.上海洗霸

有研稀土转让资产包括硫化锂合成方法、工艺及设备等。转让资产包括有研稀土自行研发、单独所有的固态电解质用硫化锂生产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固态电解质用硫化锂生产技术相关的高纯硫化锂合成方法、工艺及设备等,目前已经建成了吨级固态电解质用硫化锂材料生产线,实现小批量生产销售。公司表示,转让原因包括硫化锂不属于其主营业务,且该材料为大宗危险化学品,仍处于早期应用阶段,发展周期较长等。

上海洗霸近年不断加码固态电池。上海洗霸以水处理为主业,自2022年起逐步切入固态电池材料赛道。公司依托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合作,不断推进固态电池粉体先进材料工业化标准线设计及试产工作。截至2024年底已在浙江建成百吨级固态电池粉体产线并通过客户验厂,松江基地一期进入试产阶段,湖州基地500吨级硅碳负极材料产线也处于调试中。今年Q1公司向12家客户交付13批次固态电解质材料,向15家客户交付19批次硅碳负极材料,业务虽呈增长态势,但目前对整体营收贡献仍有限。

7月26日,上海洗霸公司公告确认以不低于1.1亿元受让有研稀土的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包括专利、专有技术、设备及产线安装配套投入。7月31日签署正式合同。

战略补强技术链条,产能扩张提速。随着硫化锂业务资产的纳入,公司将具备硫化锂生产能力,得以打通从电解质粉体到上游关键材料的完整技术链条。结合已有的硅碳负极材料产能,公司有可能构建性能更优的固态电池材料组合,完善固态电池材料产能布局。公司预计2025年完成硫化锂百吨级扩产并投入市场,2026年加快推进干吨级项目,为后续大规模订单与业绩爆发做足产能与运营准备。

3.当升科技

就上半年来看,公司实现锂电材料产量7.31万吨,产能利用率在98.83%。实现三元材料收入26.96亿元,同比增长0.23%,毛利率18.44%,同比提升0.56pct;钴酸锂3.3亿元,同比增长39.21%,毛利率8.19%,同比提升5.82pct;铁锂及钠电13.02亿元,同比增长184.43%,毛利率为3.02%,同比提升5.93pct。此外,智能装备业务收入0.68亿元,同比增长30.46%,毛利率为28.24%,同比下降1.27pct。除了经营端表现,公司在新技术方面也有积极进展,包括硫化物正极实现吨级出货,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中汽新能等客户;全固态钴酸锂、富锂锰基卡位比亚迪、一汽、中科固能等;固态电解质完成氧化物百吨级中试线和硫化物小试线建设,实现吨级稳定制备;尖晶石镍锰酸锂材料已完成中航、清陶等客户评测;富锂锰基完成关键客户导入并逐步放量。

三元业务盈利改善,海外大客户持续放量。1H25三元材料收入26.96亿元、同比 0.2%;毛利率18.44%、同比 0.56%。往后看,公司与LGES、SKOn签订长期供货协议,2025-2027年分别向两家电池厂供应11、1.7万吨正极材料,我们认为为未来销量和盈利增长奠定基础。此外,公司加快海外基地建设,芬兰基地目前已正式开工建设,我们认为有助于快速响应国际大客户本土化供应及产能配套需求、提升全球竞争力。

铁锂业务放量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1H25铁锂业务收入同比 184%至13.02亿元,销量同比大幅提升、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深度绑定中创新航、中汽新能、瑞浦兰钧、清陶、PowerCo等国内外客户。盈利方面,铁锂业务毛利率3%、同比由负转正。产能方面,攀枝花二期8万吨产线设备安装调试中,公司预计2H25建成投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固态电池材料、富锂锰基等新一代正极材料产业化加速。1)固态电池材料: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率先实现吨级出货,相关产品已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多家固态电池客户,应用在无人机、eVTOL以及人形机器人领域。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建成年产百吨级中试线,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完成小试线建设,实现吨级稳定制备并获下游客户认证导入。2)新型正极材料:富锂锰基已开发两代材料,第二代固态体系材料在容量、压实密度等指标上行业领先,已完成关键客户导入。尖晶石镍锰酸锂材料已完成中航、清陶等客户评测,占据一供开发位置。

4.恩捷股份

就2025H1来看,公司隔膜出货预计同比保持高增态势,其中膜类业务收入50.9亿元(其中上海恩捷口径50亿元),占比在88.39%,同比增长23%;膜类业务毛利率为13.5%,同比下降5.6pct,价格下降和单平毛利收窄主要系产品降价、竞争加剧所致。此外,公司海外业务在持续放量,直接出口收入11.5亿元,占比约20%。

拆分2025Q2来看,预计公司出货在下游需求稳健增长下保持同比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单平毛利短暂承压,主要受制于价格竞争和供需格局影响;此外2025Q2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67亿元,信用减值0.02亿元。综合来看,剔除额外费用和资产减值、干法隔膜和铝塑膜业务亏损、固态电池业务亏损等,单平净利预计保持微利。此外,公司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流入0.86亿元,资本开支3.3亿元。

展望来看,公司全年出货有望保持积极增长。当前价格企稳筑底,随海外客户积极放量和出货结构优化有望进一步修复。此外,公司大力布局固态电池业务,云南千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长沙百吨级硫化锂等项目布局进展积极,在硫化锂、电解质材料、电解质膜等方面形成系统性工艺开发和批量制备,并形成送样验证和供货能力,打开盈利想象空间。中期来看,随出货结构优化、规模化降本和副业盈利修复,公司相对盈利优势和龙头地位凸显。

5.其他相关公司



07

参考研报


1.国泰海通证券-新兴能源行业硫化锂技术路线:再读固态电池投资机会

2.华源证券-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三十二期:铁镍集流体或将推动硫化物固态电池量产落地,关注远航精密等北交所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

3.开源证券-化工行业周报:硫化锂为固态电池电解质主流量产趋势,瓶片宣布联合减产后价格有所上扬

4.东北证券-光华科技-002741-硫化锂固态电池材料已进入送样检测阶段

5.华福证券-基础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PEEK材料国产替代再下一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迎来新突破

6.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动力电池新技术展望系列报告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距离量产还有多远?

7.慧博智能投研-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深度:市场现状、产业化分析、产业链及相关企业深度梳理

8.中原证券-厦钨新能-688778-中报点评:盈利提升,关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

9.东吴证券-厦钨新能-688778-核心业务稳步增长,硫化锂打造固态电池核心壁垒

10.长江证券-当升科技-300073-2025年中报业绩分析:海外放量增厚盈利,静待固态业务落地

11.银河证券-恩捷股份-002812-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首次覆盖报告:行业周期性承压,固态产品放量可期

12.长江证券-恩捷股份-002812-2025年半年报分析:隔膜盈利周期筑底,固态业务进展积极

13.中泰证券-上海洗霸-603200-收购硫化锂资产落地,持续布局固态电池产业链

股票复盘网
当前版本:V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