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具身智能机器人 的大火,有一些细分赛道也获得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那就是电子鼻,听上去非常时髦的一个词语。
而这个赛道上的企业也迎来了大涨,比如#四方光电(688665)、#安培龙(301413)、#汉威科技(300007)等。尤其是汉威科技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四方光电股价变化(来源:百度)
简单来说,电子鼻的本质就是气味扫描仪,其核心零部件之一就是气体传感器,用来检测气体的类别、浓度和成分。
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气体传感器 这个赛道,看一下市场空间是否有增长潜力,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何?笔者今天就带你来一探究竟。
01
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不断商业化,#电子鼻 也有着比较美好的未来。根据专业机构的预测,到了2030年,全球电子鼻市场规模将达到4.5亿元,要知道去年这个数据还不到2.9亿元,未来的复合增长率大约是8%。
在今年4月,电子鼻也有着阶段性的里程碑。日本机器人技术公司Ainos成功将 AI鼻子系统集成到一款人形机器人上,这标志着机器人感知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迈出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电子鼻市场规模(来源:DI Research)
而在电子鼻的气体传感器这个大家庭中,电化学传感器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具有高精度和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实时监测气体浓度的微小变化。
如果把气体传感器产业链拆开,上游主要是气敏材料、金属材料、线材、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等原材料行业,下游的应用场景则比较分散,其中煤炭和石化行业应用占比分别为14%和13%,位列前两位。

气体传感器产业链(来源:信达证券)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全球气体传感器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7.2亿美元,产量超过了4000万个,亚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是气体传感器的最大市场。
02
客观的讲,气体传感器行业正经历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扩展的双重驱动,而机器人电子鼻作为其核心应用方向之一,逐渐成为连接传统工业检测与新兴智能设备的关键纽带。
汉威科技也是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基于仿生原理的电子鼻系统。其电子鼻系统通过模拟人类嗅觉系统,融合高灵敏气体传感器阵列与AI算法,可让具身智能机器人快速、精准识别不同气味。
更重要的是,公司的电子鼻系统具有非接触式识别、5秒快速识别、仿生感知多重优势,所以自然也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除了刚才说到的电子鼻作为未来新兴的应用领域之外,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新兴市场对空气质量监测、工业安全、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气体传感器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据专业机构预测,气体传感器预计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将接近9%,还是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
03
从目前气体传感器的竞争格局来看,海外企业凭借着起步早的优势,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就比如美国Honeywell的激光气体传感器垄断工业场景,瑞士Sensirion的传感器更是占据智能手机VOC检测大约70%的份额。
当然,国内企业也在努力追赶。比如开篇提到的四方光电之前就表示已经具备多种电子鼻技术,包括紫外差分吸收技术、电化学技术等,而且将其应用在了机器人领域。

四方光电净利润情况(来源:公司年报)
而且就在上个月,公司与东湖高新区签约,将建设高端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规划汽车电子、高端科学仪器以及低碳热工三个产业方向。从其业绩来看,四方光电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49%和103%。
除此之外,汉威科技同样实现了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公司在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占率大约有25%。更难能可贵的是,净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其中传感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1%。
作为气体传感器国内的龙头之一,汉威科技也是通过科技创新巩固优势地位,去年的研发费用达到了2.1亿元,连续多年保持稳步增长。
所以,总而言之,企业也在通过差异化的竞争路线,希望巩固自己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