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体验VIP
网站公告:为了给家人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股票复盘网V3.0正式上线,新版侧重股市情报和股票资讯,而旧版的复盘工具(连板梯队、热点解读、市场情绪、主线题材、复盘啦、龙虎榜、人气榜等功能)将全部移至VIP复盘网,VIP复盘网是目前市面上最专业的每日涨停复盘工具龙头复盘神器股票复盘工具复盘啦官网复盘盒子股票复盘软件复盘宝,持续上新功能,目前已经上新至V6.4.3版本,请家人们移步至VIP复盘网 / vip.fupanwang.com

扫码VIP小程序
返回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财经 钠离子电池行业全解析

股市情报: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捷哥的行业宇宙;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钠离子电池行业全解析

时间:2025-09-18 16:25
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捷哥的行业宇宙;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宁德时代在9月初,钠新电池已通过新国标认证,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离子电池。9月17日,宁德时代又透露,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正在与客户推进开发、落地中,预计明年实现批量供货。



钠离子电池在低温性能、碳足迹、安全性方面均有发展潜力。

今天重点解读一 钠离子电池 行业。


钠离子电池行业概述


钠离子电池的定义与优势

钠离子电池(Sodium-Ion Battery)以钠离子为电荷载体,依靠钠离子在正负极材料间移动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它的基本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类似,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及外壳组成。

作为钠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钠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约为2.36%,是锂元素的上千倍。钠离子溶剂化能比较低,电解液分解温度更高,且不易形成枝晶,在过充、短路、高温等极端条件下更难发生热失控;此外,钠离子电池低温适应性强,在-20℃环境下容量保持率可达70%以上,显著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适用于高纬度、高海拔等寒冷地区场景。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钠离子电池在充电时,正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钠离子从正极通过电解质迁移至负极,嵌入硬碳等负极材料中,电子则经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完成电荷积累;放电时,负极材料还原,钠离子返回正极重新嵌入,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形成电流。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间的可逆迁移,可以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钠硫电池和钠金属电池领域。1980年,Goodenough团队首次报道层状氧化物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奠定了常温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基础。

2015年,法国Na-ionEnergy公司推出首款圆柱形钠离子电池原型;2021年,宁德时代发布能量密度160Wh/kg的钠离子电池产品,标志着技术进入商业化临界点;2025年9月,宁德时代的钠新电池,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

1)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是决定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的核心组件,当前工业界以层状氧化物与聚阴离子型复合路线为主,兼顾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

2)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需具备较高的钠离子储存容量与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硬碳是目前最成熟的负极材料,是商业化电池的首选;软碳(如石墨化碳)层间距较小,钠离子嵌入难度大,容量较低,但成本优势明显。

3)电解液

电解液的核心功能是实现钠离子的高效传导,其电解质由钠盐、溶剂与添加剂组成。钠盐方面,六氟磷酸钠因离子电导率高、稳定性好,是当前主流选择,但其水解敏感性较强。



4)隔膜

隔膜是钠离子电池的关键安全组件,需具备优异的离子传导性、机械强度与化学稳定性。目前商业化应用的隔膜主要为聚烯烃类微孔膜,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及PP/PE复合膜。

钠离子电池vs锂离子电池

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但高于铅酸电池;成本方面,钠离子电池原材料成本比锂离子电池低30%-50%;安全性方面,钠离子电池热失控温度高于锂离子电池80-100℃,且无钴、镍等贵金属,环境友好性更佳;生产兼容性方面,两者产线设备重合度高,现有锂电企业可通过小幅改造实现钠电生产。

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前景

1)大规模储能领域

大规模储能是钠离子电池最核心的应用场景。

电网侧,钠离子电池的低成本与长循环特性能显著降低储能系统的度电成本;电源侧,钠离子电池的低温适应性可解决高纬度地区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问题;用户侧,钠电的安全性可减少消防投入,提升系统部署灵活性。

2)低速交通工具

两轮电动车、电动三轮车等低速交通工具对能量密度要求较低,但对成本与安全性敏感,是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突破口。此外,钠离子电池在电动叉车、场地车等领域也具有应用潜力。

3)中低续航电动汽车

在中低续航电动车市场(续航里程200-300km),钠离子电池可替代部分磷酸铁锂电池。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提升低温环境下的续航保持率。

4)特殊环境应用领域

钠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与安全性使其在极地科考、高原通信基站、军事装备等特殊场景具有不可替代性。

钠离子电池的技术挑战与突破方向

钠离子电池现有的能量密度与高端磷酸铁锂电池仍有差距,需通过正极材料掺杂改性、负极材料结构优化(如硬碳孔隙调控)及电极极片薄化等手段,将单体能量密度提升至180-200Wh/kg左右。此外,循环稳定性也需进一步优化,部分正极材料在长期充放电过程中存在钠离子脱嵌不可逆问题。规模化生产工艺方面,硬碳负极的碳化一致性、正极材料的批次稳定性等仍需突破。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上游聚焦原材料与核心材料。

我国钠盐储量超过百亿吨,资源丰富;上游的正极材料涵盖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普鲁士蓝三大路线,负极以硬碳为主流,电解液溶质多采用六氟磷酸钠,集流体多采用电池铝箔,头部企业如中科海钠、宁德时代、佰思格等加速布局。

中游侧重电芯制造与系统集成:从钠离子电芯生产、封装为电池,到组装成模组及PACK环节,工艺兼容锂电产线但需适配钠电特性。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超1.5GWh2030年或破200GWh,宁德时代的钠新电池、中科海钠的商用车方案已量产。

下游应用场景多元,其中储能为最大市场,覆盖电网调峰、风光配套;交通领域涵盖两轮电动车、A00级乘用车及商用车,同时拓展低温启动电池等细分场景。

2025年钠离子电池出货量预计大幅增长,行业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的过渡,储能和商用车是核心增长极,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中科海钠)的产能释放速度将主导市场格局。



(数据时间:2025.1)



核心公司


第一梯队(技术领先与规模化量产代表)

宁德时代(中国):钠新电池通过GB38031-2025新国标认证,能量密度175Wh/kg,循环寿命超3000次,2025年底量产,覆盖储能、乘用车及重卡启停场景。

中科海钠(中国):全球首家实现钠电池产业化,与华阳股份合作建设2GWh产线,聚焦储能电站(100MWh级项目)和低速电动车市场,技术专利覆盖全产业链。

维科技术(中国):储能钠电市占率全球前列,圆柱钠电摩托车启动电源率先量产,第二代聚阴离子储能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5000次,适配户用/工商业储能。

孚能科技(中国):与江铃集团合作推出全球首款钠电车型易至EV3,采用层状氧化物 硬碳技术,能量密度达160Wh/kg,适配A00级电动车。

传艺钠电(中国):垂直整合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及电芯生产,4.5GWh产能已投产,主打低速电动车和工程机械车辆市场,成本较铅酸电池低20%。

立方新能源(中国):聚阴离子体系钠电池技术领先,能量密度160Wh/kg,循环寿命超6000次,应用于电动大巴和家用储能,岳阳基地规划10GWh产能。

海四达电源(中国):储能与动力双场景布局,钠电池适配-30℃极寒环境,已应用于通信基站和低速车,2025年产能目标5GWh。

鹏辉能源(中国):2023年大规模量产钠电池,能量密度160Wh/kg,循环寿命超3000次,中标青岛北岸大数据中心示范项目,覆盖储能和换电场景。

欣旺达(中国):钠电池能量密度突破180Wh/kg,-40℃容量保持率90%,适配A0级至高端车型,2025年申请超44项专利,聚焦动力电池和储能。

NatronEnergy(美国):专注长循环储能钠电池,循环寿命超2万次,技术路线为普鲁士白正极 硬碳负极,产品用于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和电网调频。

第二梯队(技术突破与新兴市场拓展者)

RelianceIndustries(印度):收购英国Faradion获层状氧化物技术,计划2026年量产钠电池,聚焦本土储能和低速电动车市场,规划5GWh产能。

Tiamat(法国):开发高功率钠电池(能量密度160Wh/kg),适配混动汽车和轨道交通,获Stellantis投资,2025年建成0.7GWh产线,目标2030年产能5GWh。

LGEnergySolution(韩国):Gen1.0钠电池定位铅酸替代,2027年量产;Gen2.0能量密度450Wh/L,适配电动汽车,引入干电极工艺提升生产效率。

万润新能(中国):聚阴离子、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全布局,2025年上半年出货数百吨,配套中科海钠和宁德时代,聚焦储能和动力领域。

Faradion(英国):层状氧化物正极技术领先,被Reliance收购后加速产业化,与现代汽车合作开发乘用车钠电池,能量密度达160Wh/kg。

正力新能(中国):钠电池能量密度突破170Wh/kg,全链条布局“材料-电芯-回收”,目标2027年钠电营收占比40%,配套零跑汽车A0级车型。

海辰储能(中国):推出循环寿命超2万次的储能钠电池(∞CellN162Ah),适配高温/极寒场景,2025年下半年量产,规划产能10GWh。

力神电池(中国):高比能路线能量密度180Wh/kg,长循环路线循环寿命超6000次,技术覆盖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体系,聚焦动力电池和储能。

比亚迪(中国):钠电池能量密度160Wh/kg,循环寿命超1万次,配套20MWh储能系统,徐州基地规划30GWh产能,2025年启动量产。

亿纬锂能(中国):钠电池能量密度140-160Wh/kg,循环寿命超1万次,成本0.2元/Wh,惠州基地建设2GWh储能产线,配套浸没式液冷技术。



股票复盘网
当前版本:V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