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本周市场:9月8日至9月12日,申万乘用车下跌1.77%,申万商用载货车上涨2.62%,申万商用载客车下跌2.23%,申万汽车零部件上涨3.42%,申万汽车服务上涨4.14%。A股汽车板块上涨1.74%,沪深300指数上涨1.38%,汽车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36个百分点。
行业层面:1)机器人产业催化频出,特斯拉共振利好。9月5日,特斯拉董事会发布薪酬激励方案,明确机器人中期目标,此外,宇树明确预计于2025年10月-12月提交上市申请,9月8日,傅利叶GR-3正式开启预售,并将于10月正式上市交付。2)Model YL订单超预期,特斯拉车型周期有望企稳。自8月上市到 9 月 3 日(上市 16 天)订单数已累计达到 12 万辆,10月销量或突破4万辆。3)八部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汽车新兴赛道迎规划。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公司层面:1)比亚迪: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9月9日,公司高管通过集合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增持公司A股488,200股,合计金额5232.8万元。2)拓普集团: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邬建树及其一致行动人邬好年、宁波筑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派舍置业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至9月10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343.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数的0.7728%。
投资建议:1)传统需求旺季来临,汽车板块beta有望迎趋势强化。8月乘用车零售销量约为194万辆,同比增长2.0%,展望金九银十伴随旺季抢装,汽车四季度有望迎来明显beta修复,估值层面,汽车板TTM估值处于近五年40%分位数以下,超跌后建议关注整车与零部件结构性加速机会。2)特斯拉机器人G3预热产业链密集催化,重点关注T链机器人主线。特斯拉董事会发布薪酬激励方案,对车 机器人板块中期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定义,Q4特斯拉机器人G3发布预热,以及国链多点催化,板块有望迎来实质性拐点,关注低估值,产业链进度超预期的零部件 机器人共振。3)AI应用大趋势明确,AIDC资本开支进程加快驱动跨界零部件上行。自Deepseek掀起大模型训练热潮,以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企业积极布局,智算中心需求猛增,投资重点从通算转向智算。驱动柴发、液冷、自动驾驶、芯片等基础设施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重点关注汽车零部件相关受益环节的估值与赛道转型预期提升。
报告正文
01 本周热点聚焦
1.1 Model YL订单表现出色,产能已趋近饱和
特斯拉 Model YL 于8月19日正式发布,采用六座布局、全轮驱动、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拥有 751 公里续航里程(CLTC)、4.5 秒百公里加速,售价 33.9 万元起。相较Y车型,Y L车型提供六座布局,前两排座椅具备通风功能,全车座椅具备加热功能。二排和三排座椅可独立电动放倒,轴距达到 3040mm,储物空间高达 2539 升。搭载 18 个特斯拉自研高级音响 1 个低音炮。
Model YL自 8 月底上市后订单数字一路走高,到 9 月 3 日(上市 16 天)订单数已累计达到 12 万辆。根据电动星球9 月 12 日早上的消息,Model YL 2025 年 10 月的产能已经饱和,而特斯拉官网显示,提车时间已经排期到 11 月。假设特斯拉将产线的全部产能来生产 Model YL,则意味着其 10 月销量很可能突破 4 万台,是目前上市的「纯电大六座 SUV」中的销量冠军。

9月8日,傅利叶宣布首款搭载全感交互系统的“Carebot”人形机器人GR-3正式开启预售,并将于2025年10月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
GR-3为傅利叶首个全尺寸人形“Care-bot”。其身高165cm,体重71kg,全身配备多达55个自由度,通过优化头部空间与轴心位置,实现更紧凑灵巧的结构设计,可支持更拟人化的肢体表达。依托模块化设计,GR-3高效集成各类传感与运算模块,在保证美观性的同时兼顾实用性与拓展性,为更多场景的人机交互提供基础。
GR-3搭载了傅利叶全新自研的全感交互系统,集成听觉、视觉、触觉三大模块。头部与躯干共分布了31个传感器,构成触觉感知阵列,支持细腻触摸反馈功能。同时,基于注意力管理机制,统一调度各交互模组,动态判定感知优先级,实现语音输出、肢体语言和情绪表达的协同反馈。

1.3 自变量机器人获阿里云领投,累计融资达约20亿元
9月8日,自变量机器人在新一轮A 轮融资中获得了1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的云业务部门和国科投资共同领投。除了领投的阿里云和国科投资外,本轮融资还吸引了红杉中国(HSG)、INCE Capital和联想创投的参与,现有投资者美团和联想之星也继续跟投。自2023年成立以来,这已是自变量在不到两年内完成的第八轮融资,据自变量首席运营官杨倩透露,此轮融资后,累计融资金额已达到约20亿元。
自变量机器人聚焦自研“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构建具备精细操作能力的通用机器人,是国内最早采用完全端到端路径实现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公司之一。公司自研的「GreatWall」操作大模型系列的WALL-A,具备自主感知、决策与高精度操作能力,已在多个维度达到全球领先。同时,公司坚持软硬一体同步迭代,自主研发并持续优化适配多模态大模型控制的机器人本体,更好地满足开放环境中的精细操作和稳定运行需求。目前,自变量的机器人本体已在多步骤复杂任务场景中落地应用。

1.4 智平方获5亿元人形机器人大单,3年部署1000台机器人
9月11日,深圳慧智物联与智平方达成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首个具身智能战略合作,标志着具身智能机器人首次大规模进入半导体显示产业。作为惠科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慧智物联将在未来三年内携手智平方,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逾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覆盖从仓储物流、上下物料、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以PCB操作为首个示范场景,共同推动具身智能在半导体显示和智能终端制造环节的落地应用。据悉,本次战略合作订单金额接近5亿元人民币。
智平方成立于2023年,是知名具身通用智能机器人企业,该公司原创研发了全球首个全域全身具身大模型GOVLA,并推出了自研机器人AlphaBot(爱宝)系列,在多个行业实现落地。作为“产业派”代表,智平方已先后在汽车制造、生物科技、公共服务等领域落地机器人应用。年产能超千台的自有工厂已于今年9月正式投产,为大规模商用奠定基础。

1.5 哈啰发布robotaxi战略规划,计划2027年部署超5万辆
2025年9月11日,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哈啰正式对外发布Robotaxi战略规划,并携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HelloRobot1)全球首发亮相,标志着哈啰Robotaxi从技术研发迈向规模化、商业化落地的实质性一步。
车辆:与东风日产的启辰品牌合作打造的前装量产Robotaxi,据哈啰CEO杨磊透露,目前验证工作已经完成,启辰正在组建产线。根据运营规划,哈啰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下线,2027年部署超5万辆Robotaxi车型。

配置:搭载主副两套计算单元,合并算力超过2200 TOPS,可以满足当前Robotaxi的技术要求,还为后面大模型升级提供了基础。车辆还搭载有14个高精度相机,8个激光雷达和6个毫米波雷达,以及近距离识别的超声波等。此外,还额外增加了弹性波传感器,遍布在车身的周边。能够实时感知到车身上的微小形变。

02 本周市场表现回顾
9月8日至9月12日,申万乘用车下跌1.77%,申万商用载货车上涨2.62%,申万商用载客车下跌2.23%,申万汽车零部件上涨3.42%,申万汽车服务上涨4.14%。
本周A股汽车行业涨幅靠前的公司为隆盛科技、三花智控、长鹰信质、均胜电子、新泉股份,涨幅分别为16.72%、12.38%、11.61%、10.86%、10.80%;跌幅靠前的重点公司为赛力斯、合兴股份、长城汽车、德赛西威、上汽集团,跌幅分别为5.60%、5.06%、3.61%、2.81%、2.47%。

本周恒生指数上涨3.82%,重点个股速腾聚创上涨12.38%,耐世特上涨4.63%,小鹏汽车-W上涨4.49%,地平线机器人-W上涨4.18%,舜宇光学科技上涨2.01%,蔚来-SW上涨0.59%。


03 重点产销和终端追踪

8重点新能源车企多数实现同比增长。2025年8月,重点新能源车企多数销量呈现同比增长。其中,小鹏汽车增幅居于第一,同比增长168.66%;零跑汽车次之,同比增长103.77%;蔚来汽车同比增长55.16%,位居第三。

2025年8月乘用车库存小幅提升。2025年8月乘用车库存提升1.4万辆,当前库存为383.8万辆。2025年8月乘用车库存中燃油车占比67.63%,为259.56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32.37%,为124.24万辆。

04 本周重点上市公司公告与行业动态

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售价19.79-26.99万元。9月10日,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提供纯电和超级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共多个配置版本,上市权益价区间为19.79万至26.99万元。增程版搭载智己恒星超级增程系统,采用800V超快充平台和碳化硅飓风电机,匹配52/66kWh电池组,官方零百加速时间6.4s,CLTC纯电续航里程370/450km,综合续航里程1400/1502km,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5.32L,支持15分钟补能310km;纯电版采用875V平台,系统最大功率500kW,峰值扭矩800N·m,零百加速时间最快为3.48s。
魏牌高山7开启预售,预售价格28.98万元。9月10日,魏牌高山7在保定开启预售,其主要面向年轻家庭,配置基本和高山8拉齐,尺寸更加灵活,长宽高尺寸分别为5050*1960*1900mm,轴距3085mm,采用7座布局,最小转弯半径5.6m。高山7以高通8295P芯片多屏座舱、零重力座椅与灵活空间布局打造舒适体验,凭借Hi4性能版电混系统实现5.7秒加速与172km纯电续航,通过27个传感器 激光雷达 Orin X芯片实现全场景智驾,并依托81.96%高强钢车身与零甲醛认证构建顶级安全健康防护,全面重塑家用MPV价值标杆。
方程豹钛7上市,售价17.98-21.98万元。9月9日,方程豹钛7正式上市,共四个配置版本,上市权益价区间为17.98万至21.98万元。车身尺寸4999*1995*1865mm,轴距2920mm,定位插电式混动中大型SUV。方程豹钛7凭借悬浮双屏 W-HUD智能座舱、全车舒适配置与多元生态互联,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配合云辇-C底盘、插混动力(最快4.5秒破百 超1300km综合续航)及970L超大储物空间,打造兼顾都市舒适与轻越野能力的全能家庭SUV。
奇瑞汽车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9月7日,据港交所官网文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聆讯(上市聆讯属于企业IPO流程中“审核阶段”的关键环节),有望将成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
尚界H5小订突破8万台。尚界H5于8月25日启动预售,预售价16.98万元,是首款将价格下探至20万元以内的鸿蒙智行车型,新车计划于9月23日正式上市。从官方披露的数据来看,该车预售热度持续攀升,开售仅1小时订单量就突破25000台,预售18小时小订量突破50000台。至9月8日,小订量已成功突破8万台,预售表现亮眼。
地平线与哈啰达成战略合作。9月11日,地平线与哈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此次合作双方将就L4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及技术展开合作,包括L4级自动驾驶软件算法、车规级域控制器及配套硬件,完成端到端的系统集成与量产验证。该方案将作为哈啰Robotaxi车队的核心软硬件系统。
阿维塔签约科威特经销商集团。9月9日,据《盖世汽车》报道,阿维塔科技与科威特汽车经销商集团——Alghanim Sons Group(以下简称ASG)在慕尼黑举行国家级代理签约仪式。报道称,在科威特市场,阿维塔的相关业务将交由ASG集团旗下汽车业务子公司Adel AlGhanim Automotive运营。据悉,ASG集团业务横跨汽车经销、大型零售、金融、房地产等六大板块。在汽车领域,ASG集团有超过20年的运营经验,双方计划在2026年初实现当地品牌上市与车辆交付。
比亚迪欧洲首批兆瓦闪充桩明年投用。9月11日,比亚迪兆瓦闪充亮相2025德国慕尼黑车展,在欧洲率先搭载于腾势品牌,首批200-300座兆瓦闪充桩明年投用。此外,比亚迪腾势Z9GT、海豹06 DM-i等七款车型在本次车展亮相,比亚迪匈牙利工厂今年投产,首车为海鸥。比亚迪乘用车目前覆盖欧洲32个国家及地区,产品矩阵从掀背车到中大型SUV共13款车型,计划2026年年底前在欧洲开设超2000家门店,其中德国市场今年底将完成120家网点布局。
05 近期新车上市

06 汽车再融资动态
本周暂无汽车再融资动态。
07 原材料成本情况概览


08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