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体验VIP
网站公告:为了给家人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股票复盘网V3.0正式上线,新版侧重股市情报和股票资讯,而旧版的复盘工具(连板梯队、热点解读、市场情绪、主线题材、复盘啦、龙虎榜、人气榜等功能)将全部移至VIP复盘网,VIP复盘网是目前市面上最专业的每日涨停复盘工具龙头复盘神器股票复盘工具复盘啦官网复盘盒子股票复盘软件复盘宝,持续上新功能,目前已经上新至V6.4.0版本,请家人们移步至VIP复盘网 / vip.fupanwang.com

扫码VIP小程序
返回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财经 【行业研究】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分析

股市情报: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联合资信;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行业研究】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分析

时间:2025-09-02 17:25
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联合资信;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一、证券行业概况

2024年,A股沪深两市总体呈“先抑后扬”的格局,受益于9月下旬行业利好政策的颁布,三季度末股票指数快速上涨,交投活跃度显著上升,全年沪深两市成交额同比有所增长;债券市场收益率震荡上行,债券市场指数较年初大幅上涨。2025年上半年,股票证券市场震荡上行,沪深两市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环比小幅增长,期末债券市场指数较年初变化不大。

股票市场方面,2024年,股票市场指数先抑后扬,9月24日后,在各监管部门一揽子政策的提振下,上证指数上涨近千点,一度达到年内最高点3674.40点,交投活跃程度亦同比大幅上升,根据沪深两市交易所公开披露数据,2024年沪深两市成交额25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1%。2025年上半年,股票证券市场震荡上行,根据沪深两市交易所公开披露数据,上半年沪深两市成交额159.36万亿元,同比增长58.81%,环比增长3.19%,截至2025年6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444.43点,较年初上涨5.57%,上半年最低收盘价为3096.58点,最高收盘价为3455.97点;深证成指收于10465.12点,较年初上涨3.74%,上半年最低收盘价为9364.50点,最高收盘价为11014.75点。

根据交易所公布数据,截至20256月末,我国上市公司总数5429家,较年初增加3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90.8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57%;市场两融余额18504.52亿元,基本较上年末持平;其中沪市两融余额9340.4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37%;深市两融余额9105.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73%;融资余额占比99.34%,融券余额占比0.66%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股权融资募集资金合计7350.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4倍;完成IPO和再融资的企业家数分别为51家和77家,企业通过IPO募集资金373.55亿元,募资规模同比增长14.96%,通过再融资募集资金6977.26亿元,募资规模同比大幅增长6.13倍。

债券市场方面,2024年,境内债券市场发行利率总体呈大幅下行态势,全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8%~2.56%波动,1年期国债收益率在0.83%~2.14%波动;信用利差压缩至低位,信用债全年表现偏强。2025年上半年,利率水平仍处于低位,债券融资市场发行增势不减,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0%~1.90%波动,1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02%~1.59%波动,截至2025年6月末,中债-综合净价(总值)指数收于109.19点,较年初下降0.59%。2025年上半年,境内债券交易总金额1294.43万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39%;其中现券交易成交金额416.38万亿元,回购交易成交金额1040.94万亿元,同业拆借成交金额48.30万亿元。

根据Wind统计数据,2024年,境内发行各类债券5.18万只,发行额79.86万亿元,同比增长12.40%2024年,境内债券交易总金额2735.53万亿元,同比增长6.33%;其中现券交易成交金额416.38万亿元,回购交易成交金额2190.66万亿元,同业拆借成交金额128.50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境内发行各类债券2.43万只,发行额4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58%;存量债券余额188.0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9%

随着证券公司数量稳步增长,证券公司资产规模逐年增长;2024年,证券公司业绩表现较好,全行业实现收入和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证券公司收入结构同比发生较大变化,证券投资收益占比明显回升。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业绩向好,预计自营业务仍为收入主要贡献。

近年来,证券公司的数量呈稳步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证券公司较上年末增加5家;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9.30%;净资产较上年末增长6.10%;净资本较上年末增长5.96%。2024年,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5%,净利润同比增长21.35%,整体来看,证券公司业绩表现较好,其中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大幅提升43.02%。2024年,受益于股票市场9月份大幅回升,证券公司收入结构同比发生较大变化,证券投资收益占比明显回升,为证券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

2025年上半年,受资本市场活跃度同比提升等因素影响,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自营等板块预计业绩将实现同比增长,投资银行业务压力有所缓解,资产管理产品存续规模小幅提升,行业整体业绩向好,预计自营业务仍为证券公司收入主要贡献。


2024年,证券公司行业集中度仍属较高水平,头部效应显著。

证券公司行业集中度较高。按证券公司营业收入排序,2024年,前十大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占全行业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70.13%65.72%,占比较2023年分别下降3.25个百分点、提升3.06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末,前十大证券公司资产总额为8.19万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56万亿元,分别占全行业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比重的63.35%49.99%,分别较上年末下降2.78个百分点和1.78个百分点,整体来看,证券行业集中度仍较高。未来,大型券商可以凭借规模、平台、品牌、政策倾斜等多方面优势将龙头优势扩大,预计证券公司的行业集中度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二、行业政策

2024年以来,随着“新国九条”出台和资本市场“1 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一系列增量政策的积极效果持续显现,市场信心明显增强,资本市场回暖向好。2025年上半年,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密集发布、修订制度规则,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证券公司受处罚频次同比有所下降,但仍维持高位。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这是继2014年时隔10年后再次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为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及完善现有制度体系,证监会于年内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配套制度,“1 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2024年9月,美联储继2020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为应对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颁布后,增量资金为证券市场注入了活力,市场信心明显增强,资本市场持续回暖向好。

2025年1月,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修订并印发《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办法》,加强了对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监督管理,以规范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行为;为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个人所得税有关征管服务事项》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证监会就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主要目标是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协同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为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公告〔2025〕第8号),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自2025年8月22日起施行。此次修改重点完善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的导向,完善评价框架;二是适当整合、优化业务发展指标、引导行业机构聚焦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三是突出“打大打恶”导向,优化评价结果下调手段,适当调整扣分分值设置;四是明确特殊问题处理规则。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相关主要政策详见“附表1”。

根据Wind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各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共作出处罚103次,同比减少150次,但仍保持高位,其中针对公司作出处罚30次,同比减少56次;针对个人作出处罚73次,同比减少94次。从具体的业务违规类型来看,2025年上半年,经纪业务涉及存在委托证券经纪人以外的第三方招揽客户的行为、员工执业行为管理不到位,合规风控把关不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内控管理不完善、客户回访不规范或不到位等违规行为等;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涉及合规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投行业务涉及内控流程和立项程序不规范、个别内部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质控和内核核查把关不严、受托管理勤勉尽责不够、未持续督导发行人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持续监督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出具的发行保荐书等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等;私募基金托管业务涉及部分制度规定的可执行性不强,部分产品的合同审查和准入管控不严格、信息披露复核不到位、未在基金定期报告中出具托管人报告、重大事项报告不及时、净值化管理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分支机构涉及营业部人员合规管理不到位,存在从业人员向未和公司签订投顾协议的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的违规行为,存在向非营销人员下达营销任务、费用管理不规范及不相容岗位部分职责未有效分离的问题,存在从业人员违规委托证券经纪人以外的个人进行投资者招揽活动的行为,营业部取得客户银行转账资金后未实际用于为客户购买公司发行或代销的相关理财产品,存在向客户介绍人支付报酬,未严格履行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审查义务的情况等问题;其他方面涉及投资者提供变相融资服务,异化为杠杆融资工具、未识别客户的交易目的、变相成为交易对手方交易通道、未使用交易所专用对冲账户进行对冲交易、干预控股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独立性运作、重大事项未向地方证监局报告、廉洁从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费用的支出未制定明确的内部决策流程和具体标准等。从处分类型看,以出具警示函和责令改正为主,被立案调查、暂停业务资质及罚款的情况相对较少。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监管要求下,“严监管、防风险”仍将是监管的主旋律。随着新《证券法》等纲领性文件出台,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证券行业多项业务规则、指引密集发布。



三、未来动向

2025年上半年,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密集发布、修订制度规则,“1 N”政策规则体系持续完善,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在“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策略下,利好政策预计会持续落地,但国内经济的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仍给证券公司经营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定调,2025年,中国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将维持不变,并围绕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增发超长期特别股债、专项债等方面作出积极部署;货币政策基调将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适时的降准降息将为我国经济提供更强的逆周期调节支持。

积极的政策有利于稳定各行业预期,重新建立信心,保证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进而促进证券公司实现较好增长。但我国经济整体处于转型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等问题,加之目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外部环境复杂性持续上升,2025年,如出现外部冲击超预期、政策落地不及时、行业竞争加剧、内部转型较慢等情况,证券公司业绩实现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1 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2025年上半年,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的处罚频率同比有所下降,但仍维持高位,行业严监管态势持续。

为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及完善现有制度体系,证监会就严控发行上市准入、加强上市公司监管、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加强机构监管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配套制度,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密集出台多项重要政策,涵盖监管强化、制度优化及市场改革等方面,旨在稳定市场预期、防范风险的同时,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转型。

行业严监管态势延续,2025年上半年,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的处罚频率同比有所下降,但仍维持高位。未来“严监管、防风险”仍是监管的主旋律,需要重点关注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情况以及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尽责情况。2025年,证券公司出现重大风险事件的概率仍较小,涉及业务资质暂停的重大处罚仍是影响券商个体经营的重要风险之一。

股票市场回暖,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自营等核心业务业绩有望实现较好增长,但证券行业易受经济环境、市场景气度和监管政策调整的影响,未来收入仍存在不确定性。

2025年上半年,股票市场保持了较高的交投活跃程度,投资者信心持续修复;沪深两市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环比小幅增长,受益于此,财富管理、自营等板块预计业绩将实现同比增长;资产管理行业新发产品数量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存续规模小幅提升,存续产品以债券型基金为主,市场利率下行致使部分货币型、纯债型资管产品收益下降,该类资产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同时,业内竞争加大致使费率以及业绩报酬收益承压;投资银行业务方面,股权融资业务受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IPO发行家数和发行规模同比有所增长,股权融资业务压力有所缓解;在中央政府持续推进地方政府化债的背景下,债券主承销规模有所提升,发展稳定。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证券行业景气度将稳步提升,持续带动证券公司业务收入增长,但证券行业易受经济环境变化、国内证券市场波动以及相关监管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未来证券公司收入仍存在不确定性。

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或将进一步提速;“马太效应”延续,分层竞争格局持续。

自2019年证监会提出构建航母级券商以来,行业内兼并收购时有发生,整体来看,以推进客户覆盖、获取优质团队、实现业务互补和区域布局互补的并购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在政策红利推动下,证券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明显提速,2025年以来,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浙商证券吸收合并国都证券已完成,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以及湘财股份公告计划吸收合并大智慧,上述并购重组则有望于2025年落地。

未来,在并购重组的浪潮下,证券公司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马太效应”仍将延续,资本、收入和利润向头部集中的趋势可能出现明显加快。随着行业政策红利持续向头部券商倾斜以及资源投入效果的逐步显现,大型券商的综合实力将持续提升。面对上述情况,中小型券商面临较大发展压力和空间不足问题,需结合市场环境、自身禀赋及其所在区域的特色化需求,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在特定行业、区域内精耕细作,逐步转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股票复盘网
当前版本:V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