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畜牧业协会开了个扩大会议,直接给生猪产业定了调,全是干货,跟咱们持仓的猪股息息相关,赶紧来捋捋——
能繁母猪要“瘦身”:年底必须砍到3950万头,牧原先砍30万头
这次会议最硬的信号就是“降产能”!明确说了,今年底能繁母猪存栏得从现在的4050万头降到3950万头,也就是要减掉100万头“猪妈妈”。另外,商品猪出栏体重也得降,从现在普遍的125公斤左右压到120公斤,相当于每头猪少长5公斤肉,直接减少市场供给。
为啥这么干?看看现在的行情就懂了:行业平均成本大概14元/公斤,可8月猪价已经跌破14元,不少地区甚至到了13.5元,养殖户亏得直挠头。产能过剩,猪价就硬不起来,这波调控就是要给市场“去库存”。
有意思的是,牧原已经带头表态要砍30万头能繁,剩下的70万头由各省分摊。听说会上不少企业也跟着表态,看来这次是动真格的。而且最近几家上市猪企接连停了定增扩产计划,明摆着——扩产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要“控量”。
二育彻底凉凉:全链条严查,想囤猪炒价的别想了
二次育肥这次被摁得死死的!会议明确说要严禁销售二育猪,从检疫开票到屠宰环节全流程管控。上半年二育还能托着猪价,6、7月都有影响,但8月猪价一跌,二育的力量明显弱了,接下来监管一收紧,这路子基本堵死。
对咱们来说,这是好事。二育就像“炒猪团”,囤的时候推高价格,抛的时候砸崩市场,现在禁了,猪价波动能小不少,企业业绩也能更稳。
猪价底线划好了:14元是生死线,头部企业要赚超额利润
会议重点提了,得让养殖户有合理利润,避免全面亏损。现在行业成本14元,8月猪价已经跌破,大部分人在亏。按这意思,未来猪价大概率要稳住14元以上,但也别指望涨太疯——毕竟要保CPI稳定,还得让老百姓吃得起肉。
这就有意思了:成本线14元,头部企业比如牧原,成本已经压到11.8元,要是猪价稳在14-15元,它们每头猪能多赚不少,超额利润妥妥的。而中小户刚好保本,市场份额慢慢向头部集中,这对咱们持仓的龙头股可是利好。
环保加码:小散户日子更难,龙头优势再扩大
会议还说了,环保要趋严,严查违规养殖。这招主要针对中小户,尤其是小散,建环保设施成本高,一旦严查,不少人可能就得退出。反观头部企业,早就合规了,环保成本摊得薄,这下优势更明显。
说到底,调控就三个目标,跟咱们持仓密切相关
1. 产能不能增,适当减但别大减——保供是底线,猪肉毕竟是咱主要蛋白质来源,产能崩了可不行。
2. 猪价稳在合理区间——猪肉占CPI权重不低,现在要促经济走出通缩,猪价不能大起大落。
3. 让养殖户有钱赚——1700多万养殖户关系农民利益,得让大家不亏,头部企业多赚点也正常。
这么看,接下来养猪业大概率是“稳产能、稳猪价、龙头吃肉”的格局。猪价可能不会暴涨,但跌也跌不到哪去,头部企业的业绩确定性会更强。手里有猪股的兄弟,这波调控得盯紧了,尤其是成本控制强的龙头,说不定能走出独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