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发力医疗、法律等细分领域,“国家队”在AI领域有望实现长期发展。1)医疗:2025年7月,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焕新产业共赢”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40个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公司自主研发基于小可大模型的“智灵”医疗AI解决方案成功入选。2)法律:公司依托“数智一体化、领域知识化、办案智能化、服务现代化”四大核心能力,打造覆盖检务、政法、公安、法院、司法等全领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体系,全面赋能政法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同时,公司打造法律业务领域的AI Agent,推出垂直法律合规领域的全栈式智能解决方案极小易智能体V3.0。3)企业管理:慧点科技重磅推出全新“慧珠”信创私域智能体平台。“慧珠” 信创私域智能体平台依托 CUBE 数字员工构建平台,结合大模型与领域小模型,提供本地知识库问答、智能审查等工具,覆盖 OA、风控、合规等核心管理场景。4)低代码平台:太极低代码开发平台TDP V25.0.0以“AI 低代码双引擎”为核心,深度融合 DeepSeek、Qwen等国产开源大模型,支持AI 智能数据建模、AI 代码生成与补全等功能。
中标重要订单体现AI Agent深厚积累,军工AI域潜力可期。1)中标重要B端AI Agent订单:2025年7月,国家管网集团超1亿元大模型及Agent项目开标,太极股份等6家企业中标,将构建AI平台底座、开发核心产品及Agent场景;标段二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太极股份,投标报价为6205万元。此次中标充分体现公司实力,未来有望在国内AI建设特别是央国企及政府相关的AI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在军工AI领域的潜力有望逐步发挥:2024年12月,小可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是电科集团当前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产品。从发展定位上看,小可大模型针对党政军企智能的实战化需求,结合公文起草、要图标绘、法规咨询等党政军行业关键应用作了针对性优化,具备高可信、专业化、私有部署、全国产化的优势,能够良好兼容国产软硬件生态。3)电科集团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多个项目入选国资委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说明公司在产品领域的实力,也树立了标杆效应,为公司在央国企市场推广AI业务打下了重要基础。4)公司打造CETC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作为国产自主可控的AI技术平台,持续为国内政企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为公司AI业务发展带来新动力,同时也有望通过平台化布局形成长期优势。
投资建议:公司积极发力AI,打造了从大模型到上层应用的完整生态,作为国内网信事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公司有望在医疗、法律、军工等领域的智能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3/4.09/5.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51X、39X、3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技术路线变革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细分领域需求释放节奏不及预期。
1 发力医疗、法律等细分领域,“国家队”在AI领域有望实现长期发展
1.1医疗:智灵AI医护助手助力医疗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2025年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焕新产业共赢”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40个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太极股份自主研发基于小可大模型的“智灵”医疗AI解决方案成功入选,成为医疗健康领域AI应用的标杆案例。太极股份的“智灵”医疗 AI解决方案基于纯国产创新方案,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和医药研发三大领域展现卓越应用价值,深度融合国产电科小可大模型技术,实现三大关键领域创新突破:
第一,临床诊疗智能化领域:智灵AI医护助手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自动生成符合医疗规范的病历文书,经实际应用验证,能将医护人员书写效率提升90%以上;同时通过智能质控显著提升病历质量,保证诊疗记录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有效减轻医护人员文书工作负担,使其能投入更多精力到临床诊疗中。
第二,健康管理领域:智灵AI健康助手依托千万级医疗知识图谱,构建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尤其擅长慢病管理和健康风险评估,通过持续监测和智能分析,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第三,医药研发领域:智灵AI研发助手整合5000万种虚拟化合物数据,支持150-200种靶标类型的智能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能高效识别药物分子结构特性,显著提升新药发现效率。目前已构建完善的药物功能性和关联性知识库,包括药物使用知识图、合理用药知识图、老药结构作用于新机理、老药作用于复合适应症、靶标靶点相互作用、药物多特异性、药物机理、有效片段、病症、毒副作用等知识图,且懂生物语言编码和化学分子语言,经高质量数据集训练,为加速我国创新药物研发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1.2法律:AI Agent引领法律业务加速发展
太极股份依托“数智一体化、领域知识化、办案智能化、服务现代化”四大核心能力,打造覆盖检务、政法、公安、法院、司法等全领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体系,通过一体化运维等基础支撑能力,全面赋能政法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1)“数智” 服务一体化平台:打造“数智” 融合一体化平台,覆盖全量数据资产管理、数字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实现个性化桌面与价值服务灵活组装,助力政法数字化转型。2)智能体中台服务:提供样本和领域知识管理能力及一站式大模型训推工具集,可搭建智能体服务,结合业务场景提供文本解析、公文创作等多样化智能服务。3)多模态材料智能服务引擎:针对图像识别、卷宗编目等问题,提供图像质量检测、图文识别、文档智能加工等能力,盘活历史卷宗,支撑智能知识服务。4)区块链 司法智能服务:提供区块链底层技术等能力,围绕审判数据存证等维度研制智能应用,实现案件相关材料多方可信与智能合约执行。5)行业通用能力:涉及一体化运维服务、文档智能加工服务、跨部门协同共享、便民服务装备等应用和装备。

AI Agent开启法律业务发展新篇章。2025年6月23日,太极法智易于中国电科人工智能新品发布会同期举办2025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垂直法律合规领域的全栈式智能解决方案极小易智能体V3.0。极小易的应用深度融合企业数字生态,围绕“通用工具”“智能审查”“智能分析”“知识应用” 四大核心智能体能力,为企业合同、制度、风险内控、合规管理提供智能化服务效果和体验。

1.3企业管理:打造系列AI产品,覆盖核心企业管理场景
慧点科技重磅推出全新“慧珠”信创私域智能体平台。“慧珠” 信创私域智能体平台依托CUBE数字员工构建平台,结合大模型与领域小模型,提供本地知识库问答、智能审查等工具,覆盖 OA、风控、合规等核心管理场景。
同时在企业管理领域,公司打造了多种产品:1)拥有 10 年自主 AI 研发历史的 WE.Office V9 协同办公平台,通过与智能体集成实现零代码构建,在文档信息提取、分类等方面融入大模型能力,并配备智能审批助手辅助审批流程。2)WE.Business 业务运营一体化平台实现了业务运营域、资源管理域、决策指挥域的 “三域融合”,支持快速构建智能体赋能业务。3)数智监督平台则以“大数据 ×AI” 手段,构建异常贸易、财务金融等专业化风险识别模型,结合大语言模型分析能力实现对话式数据交互等功能,支撑国资国企穿透式监管的数字化落地。

1.4低代码平台:AI智能数据建模等功能大幅提升开发效率
2025年4月公司正式发布“太极低代码开发平台 TDP V25.0.0”,以“AI 低代码双引擎”为核心,深度融合 DeepSeek、Qwen、ChatGLM 等国产开源大模型。
太极低代码开发平台TDP V25.0.0有两大核心亮点:
1)AI 智能数据建模,支持业务人员通过“TDP 智能小助手”调用大模型,用自然语言描述直接生成数据模型并可即时修改,大幅提升建模效率;
2)AI 代码生成与补全,集成Web IDE在线代码编辑器,能将自然语言转换为应用代码,并支持代码实时提示补全,显著降低开发工作量。

2 中标重要订单体现AI Agent深厚积累,军工AI等领域潜力可期
2.1中标重要订单,AI Agent等场景深厚积累持续体现
2025年7月,国家管网集团超1亿元大模型及Agent项目开标,火山引擎、科大讯飞、太极股份等6家企业中标,将构建AI平台底座、开发核心产品及Agent场景。其中,标段二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太极股份,投标报价为6205万元。
标段二的采购内容包括:根据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Agent场景建设需要,针对Agent场景开发、实施等工作,组建数字化服务团队。负责Agent场景与集团统建系统集成与打通,以及集团所属单位现场感知相关的Agent场景产品开发,包括基于Agent复杂场景落地方案设计及实现、知识库开发及效果优化、插件开发、workflow/chatflow开发、Agent/Multi-Agent设计、提示词优化、Agent全链路效果优化、Agent开发与部署、系统集成开发与部署、国产化软硬件平台适配、将前沿Agent能力快速应用于场景落地及平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沉淀及其他相关工作。
我们认为,此次中标是公司在AI领域布局积累的重要体现:1)体现了公司在大模型、AI Agent等方面的技术积累,是6月5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磅发布“小可3.0”大模型、“极智”智能体,并全面启动电科集团“人工智能 ”专项行动计划后取得的最新标志性成果。2)公司作为国内网信领域的“国家队”,未来有望凭借自身实力,在国内AI建设特别是央国企及政府相关的AI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能源领域重点订单也在持续落地。2025年1月,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新能源院基石仿真平台成套软件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项目准备建设的基石仿真平台,结合平行智能理论,将数字孪生、复杂系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集团生产运营业务深度融合,在信息空间构建能源供应链“产运销储用”一体化运营孪生系统。系统预计通过对一体化产业链的精准映射,开发一系列仿真应用场景,构建“后端仿真研究”赋能“前端基石应用”的支撑体系,为集团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运营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可以开展产业链规划评估、运营计划研判、调度风险规避、智能调度等业务研究。2025年3月,新能源院基石仿真平台成套软件采购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标金额为4188万元。
在军工AI领域的潜力有望逐步发挥。2024年12月,小可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是电科集团当前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产品。从发展定位上看,小可大模型针对党政军企智能的实战化需求,拥有多轮对话、信息整编、文本摘要、代码生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共性能力,还结合公文起草、要图标绘、法规咨询等党政军行业关键应用作了针对性优化,支持函数调用、Agent智能体、文本生成、代码生成和流程自动化等功能,具备高可信、专业化、私有部署、全国产化的优势,能够良好兼容国产软硬件生态。
2.2电科集团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有望受益于央国企人工智能建设
多个项目入选国资委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说明公司在产品领域的实力,也树立了标杆效应,为公司在央国企市场推广AI业务打下了重要基础。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焕新产业共赢”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40个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太极股份自主研发基于小可大模型的“智灵”医疗AI解决方案凭借其全栈国产化技术优势和显著的临床价值成功入选。同时,国家管网集团“全国天然气管网供销运预测与资源优化”场景凭借行业示范价值成功入选,太极股份提供数据梳理及部分功能开发服务,开创了AI大模型在全国天然气运行保供的创新应用范式。
数据是发展AI的关键,公司打造可信数据空间加强AI底层布局。公司研发太极可信数据空间 V1.0 产品,并首家通过中国信通院数据空间平台能力专项测试,围绕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协同治理等环节,融合数据分类分级、隐私计算、区块链、数字证书、存证与审计等一系列可信技术,打造数据资源供给、数据产品开发、数据产品经营三大平台,助力数据实现“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目前公司已经联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打造电力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为电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联互通提供桥梁,促进行业数据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同时公司也以可信数据空间产品技术为支撑,参与建设“长安链·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打造国家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北京节点。

深度布局AI,在电科集团智能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1)2025年4月30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太极股份正式发布CETC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2)2025年6月中国电科在京举行人工智能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大模型“小可3.0”和智能体“极智”,启动集团公司“人工智能 ”专项行动计划。“小可”是太极股份深度参与研发,并于2023年6月发布的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旨在为党政企行业用户提供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作为中国电科集团公司网信事业核心产业平台以及“数字化服务国家队”,公司有望在电科集团智能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3平台化赋能,“国家队”在AI生态建设领域具有长期优势
2025年4月,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太极股份正式发布CETC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国产自主可控的 AI 技术平台,核心为 “小可” 大模型,协同200多个专业小模型,为政企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小可” 大模型基于自主RWKV神经网络架构,拥有300亿参数,通过动态计算图架构和混合专家模型创新,将推理成本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算力利用率达87%,使国产硬件环境下的私有化部署成本降低近50%,在医疗、工业等多个场景进行赋能。

公司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的AI技术平台,有望形成 “技术赋能-场景落地-数据沉淀” 的良性循环,持续为国内政企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为公司AI业务发展带来新动力,同时也有望通过平台化布局形成长期优势。根据某央企用户反馈,平台提供模块化部署方案,让AI部署开发效率提升30%,代码复用率显著提高。平台提供在线服务、私有化部署及定制化解决方案,配备全流程技术支持,助力企业快速实现降本增效。
3 投资建议
公司积极发力AI,打造了从大模型到上层应用的完整生态,作为国内网信事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公司有望在医疗、法律、军工等领域的智能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3/4.09/5.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51X、39X、30X,维持“推荐”评级。
4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在国际、国内多家AI公司推出AI相关应用的情况下,行业目前存在一定竞争压力,且可能后续竞争压力会逐步加大。
2)技术路线变革具有一定不确定性。AI行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细分领域技术变革较快,可能由于技术路线的变革,导致公司的竞争力出现波动。
3)细分领域需求释放节奏不及预期。目前公司服务的领域多为政企信息化领域,相关领域部分客户支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承压,可能导致后续对AI的投入节奏出现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