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医药行情,风起于港股创新药,但反转的预期似乎并不局限于港股,也不止于创新药。
支付政策落地 BD交易放量 商保目录推进 中报业绩+流动性宽松预期……多重引擎下,医药正在受到资金追捧,板块轮动式加速上涨。截至目前,港股相关医药指数上半年涨逾70%,相比之下,A股医药涨幅相对逊色。
问题来了:A股医药相关指数会补涨吗?与港股医药指数相比,到底有什么差异化优势呢?
我们选取了几个医药指数:港股市场的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港股通医疗指数,以及A股市场的中证生科、上证医药、医疗器械、科创生物指数,来看看分别有什么特征和优势。

(来源:iFind,统计截至2025.06.30,指数历史走势不预示未来,不代表ETF产品业绩)
01
A股、港股医药上市门槛不同
相比内地市场,港股有着独特的18A上市制度优势。
2018年,香港联交所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吸引了大批内地创新药企业;
A股后来也有类似的制度,2019年推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该标准相比港股要求更高,需要有一定研发成果:“至少一项核心产品进入II期临床 预计市值≥40亿元”,且需满足科创属性指标(如发明专利≥5项)。
但该制度在2024年因市场波动,出现过暂停,最近又借着科创成长层重启。
(来源: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4月修订版)
02
A股、港股医药指数侧重行业不同
因为上面提到的上市制度要求的差异,造就了两地市场医药标的结构性差异。
A股医药指数中,成熟药企(如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权重相对较高,更适合相对稳健的投资者。
例如中证生科、上证医药指数,这两大指数成分股内,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的权重合计占比分别达20.77%、30.48%;
而港股市场由于上市门槛低,得以笼络了一批Bio-tech(创新药企),成长属性强,交易灵活,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
例如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创新药的纯度高、成长性更强,深度受益本轮港股创新药行情;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则重仓医疗服务,如CRO(医疗外包)、医疗设备、零售等细分领域。


(来源:iFind,不作为个股推荐)
03
A股覆盖市值更全面、港股分布更均衡
A股市场既有大盘风格的上证医药、中证生科指数,也有医疗器械、科创生物这样的市值偏小盘风格的指数。
其中,医疗器械指数近70%成分股市值不足100亿元;
相比之下,港股市场医药指数市值分布相对均衡,胜在成分股集中度够高,港股市场个股涨跌幅没有限制,因此波动也比较大。

(来源:iFind,截至2025.07.15)
04
估值分位上都有上涨空间
由于生物医药属于研发成本占比较高的新兴成长行业,因此衡量行业估值更适合采用PS市销率估值法(重点衡量销售营业额,而非净利润)。
截至目前,上述指数中,医疗器械指数PS历史分位最低,恒生生物科技、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PS绝对值最低。
今年上涨最为领先的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市销率PS约为1.37倍,处于近5年50%分位数附近。由于2021年7月以来板块调整充分,在盈利和估值修复下未来上升空间仍较大。
另外,科创生物医药指数市销率分位数看上去比较高,实际上是误读。因为指数发行时间较晚,在2022年以后。


(来源:iFind,截至2025.07.15)
05
科创医药指数:单日±20%更有弹性
如果说港股医药聚焦早期Bio-tech,科创板医药指数相对侧重已有阶段性成果的成熟企业。
此外,科创医药ETF二级市场的涨跌幅限制是20%,相比于恒生医药ETF、生物医药ETF10%的涨跌幅限制,单日市场表现弹性可能更强。
弹性强的品种,或更适合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在高波动行情中博取阶段超额收益。例如924行情初期,板块多只个股单日上涨超过10%的情况,科创类ETF20%的涨幅上限,相比其他指数,可以更加紧密地跟踪板块行情表现。
同时相比押注单一个股,科创类ETF提供了资金门槛更低、性价比更高、同时分散风险的投资工具,也为没有科创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提供了便捷通道。
附文中提及的指数挂钩ETF名单
1、恒生医药ETF(159892.SZ)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等;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占比63.97%,成分股较为集中;

2、科创医药ETF基金(588130.SH)跟踪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联影医疗、百济神州-U、惠泰医疗、百利天恒、艾力斯等;科创生物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占比50.30%;

3、医药卫生ETF(510660.SH)跟踪上证医药卫生行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联影医疗、片仔癀、复星医药等;上证医药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占比55.94%;

4、生物科技ETF(516500.SH)跟踪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上海莱士、长春高新等;中证生科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占比53.67%;

5、医疗器械ETF(562600.SH)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美客、惠泰医疗、新产业等;医疗器械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占比46.92%;

6、港股通医疗ETF(认购代码:520513,交易代码:520510)即将上市,跟踪指数为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药明生物、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药明康德、国药控股等;港股通医疗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占比57.70%;

(上述指数成分股来源:iFind,统计截至2025.07.28,上述ETF实际持仓以最新公开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