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本次辽宁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储能容量电价是对甘肃省国内首个容量电价机制的延续。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将在各省份陆续确立,甚至有望推出国家层面储能容量电价。在容量电价下,预计储能项目收益确定性将大幅增强,带动国内大储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储能行业有望实现竞争格局优化,重点推荐储能产业链电芯、PCS、系统集成等环节的头部厂商。
▍事件:
7月24日,辽宁省发布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和辽宁省新能源增量项目竞价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放宽现货价差 储能容量电价,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利好大储从现货价差套利能力。
辽宁本次征求意见稿提出,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出清价格上下限根据申报价格上下限适当调整。现阶段,现货市场申报价格上限为1.1元千瓦时,出清价格上限为1.5元/千瓦时,申报价格、出清价格下限均为-0.1元/千瓦时,后续结合电力市场建设情况动态调整。辽宁省属于全国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省份,自2025年3月1日开启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为储能在现货市场中基于价差套利提供条件。随着逐步放宽现货价格上下限,叠加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全面入市,有利于拉大现货价差,促进储能在电能量市场套利,提升盈利水平。
▍储能短期有望获得固定容量电价,未来进一步发展容量市场。
本次文件重点提到完善发电侧容量补偿机制。根据文件内容,辽宁省现阶段将采用固定容量电价补偿方式,对煤电、电网侧新型储能提供的系统容量按贡献予以补偿。目前辽宁已经具备针对煤电的容量电价机制,2024年、2025年具体补贴水平为100元/kW*年。本次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储能有望获得固定容量电价,和煤电属于同等地位。由于短期不具备容量市场机制,因此具体补贴水平将按固定水平进行补偿,我们认为储能容量电价有望接近燃煤补贴水平。文件还提到,未来辽宁将进一步探索以容量供需为基础的容量市场,对能提供容量的各类电源及需求侧资源都可通过参与容量市场获得容量电费,实现容量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风光并网下发展储能大势所趋,下半年有望迎来政策密集催化。
继2025年7月14日甘肃推出容量电价,本次辽宁征求意见稿也同样提出针对储能的容量电价。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风电光伏并网规模分别为达到51.4/ 212GW,在136号文5月31日并网节点刺激下大规模抢装,尤其是光伏实现大规模增长。目前我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已达到573/1100GW,合计占总体装机容量比例为46%。随着光伏风电不稳定出力能源增加,建设以储能为首的调节性资源迫在眉睫。我们认为继煤电、水电后,各省市将陆续推出储能容量电价政策,有望进一步迎来国家层面的容量电价机制,带动储能需求进一步爆发。
▍风险因素:
储能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国内外政策超预期变化;逆全球化加剧,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本次辽宁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储能容量电价是对甘肃省国内首个容量电价机制的延续。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将在各省份陆续确立,甚至有望推出国家层面储能容量电价。在容量电价下,预计储能项目收益确定性将大幅增强,带动国内大储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储能行业有望实现竞争格局优化,看好储能产业链相关的头部厂商:1)储能系统集成商;2)电芯供应商;3)PCS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