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佳驰科技是国内主要的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简称 EMMS)提供商。在新一代电波暗室方面,公司研制的新一代电波暗室在低频性能、使用寿命、运维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吸波材料阻燃性能优异,市场应用前景广泛。在隐身维护领域方面,持续研发隐身维护产品,在隐身维护领域开展多维度合作,打造“战机隐身 4S 店”。
下游需求节奏影响公司2024年基本面,新机型批产将带来显著增量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2.45%),归母净利润5.17亿元(-8.23%),扣非归母净利润4.98亿元(-4.79%)。2024年,公司处于发展平台期,隐身功能涂层、隐身功能结构件等批产产品进入平稳阶段,同时布局了新形态隐身功能结构件、电波暗室总体设计集成及关键吸波材料、隐身维护产品三大新产品方向,新产品处于研制布局阶段,进展顺利,营业收入与上年度相当。政府补助及其他偶发业务带来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以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余额较年初有所增加,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从而影响净利润。2024年,公司的隐身功能涂层材料和隐身功能结构件保持较高毛利率,分别为75.40%(-1.18pct)和81.14%(-1.15pct),但营业收入有所下降:涂层材料收入减少了4.49%,而结构件收入增长9.94%。电磁兼容材料的营业收入大幅下降48.94%,虽然成本大幅减少58%,但依然影响其盈利表现。技术服务收入显著减少59.40%,尽管成本下降52.21%,但毛利率大幅下滑至65.94%(-5.13pcts)。整体来看,公司高毛利主营业务的持续拓展,将为公司未来收入与盈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公司2024年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总计0.87亿元( 0.85%),新增研发人员13位。2024年公司获得发明专利 8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外观设计专利 2 项、软件著作权 2 项。公司主要从事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的研制,最终用户为军方。随着产品本身生命周期的演进,成熟批量产品的阶梯性降价是必然商业趋势,有可能导致未来经营业绩增速减缓。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推出新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形成较好经营成果,期待在未来实现利润增长。从盈利能力看,2024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76.84%(-0.07pct),销售净利率为54.1%(-3.4pct)。从费用端看,2024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为0.91%;管理费用率为4.33%;研发费用率为9.15%。总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0.04亿元,主要系货币资金利息收入增加所致。此外,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合计账面余额为 12亿元(未扣除坏账准备),合计占期末总资产的比例为 32.04%。公司应收账款账龄以 1 年以内为主,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为 89.05%。未来如果下游客户推迟付款进度或付款能力发生变化,公司将面临应收款项周转和减值风险。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看好十五五期间业绩的持续兑现今年5月,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148.375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40001万股的 0.371%。其中首次授予118.70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297%;授予价格为27.96元/股,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62人,约占公司2024年底在职员工总数446人的13.90%,为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此次股权激励计划包含高管和核心人才,有利于公司吸引、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在行业竞争中获得人才优势,也为接下来的业绩持续兑现打下基础,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的募投项目主要包括“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计划总投资额6.18亿元)和“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计划总投资额0.85亿元)。为顺利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公司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已使用自筹资金对“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先行投入,截至2024年累计已投入募集资金总额近3亿元,并加快建设进度。该募投项目建设已进入调试和收尾阶段。盈利预测:公司是国内主要的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提供商,目前完成了“快速爬坡”战略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进入“全面发展”的战略发展阶段,中长期业绩可期。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2、8.23、10.5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6、2.06、2.65元,对应PE为43.91、33.19、25.7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军贸节奏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