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据新浪报道,英伟达(NVIDIA)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并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
正在北京出差的黄仁勋还透露:还将发布一款名为RTX Pro的新显卡,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设计。(注:黄仁勋为英伟达创始人兼CEO)
目前英伟达市值已经高达4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也是美股历史上首个4万亿美元市值公司。甚至有评价称:英伟达是这场人工智能“淘金热”中最受益的企业。(来源:新浪新闻,央视新闻)
A股市场也为之振奋,CPO(光模块)等板块趁势上扬,刚刚公布半年报业绩的新易盛20cm涨停,相关ETF——创业板人工智能AIETF、5G通信ETF、云计算50ETF等也领涨全市场。
据悉,这些光模块供应商与海外主流芯片供应商(如英伟达)保持良好协作,并拥有供应链稳定性和高性价比的成本优势。(来源:山西证券)
H20芯片恢复供应有何影响?
H20,是英伟达特供中国市场的AI芯片加速卡,是复杂地缘政治环境下的特殊产物。
在2023年美国发起针对性出口限制后,英伟达无法直接向中国市场销售其最先进的AI芯片(如H100、A100),因而专门设计了特供中国的AI加速计算芯片,正式名称为 NVIDIA HGX H20。
H20基于英伟达Hopper架构,拥有CoWoS先进封装技术。H20更适用于垂类模型训练、推理,虽然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整体性能弱于H100/A100芯片,但能满足比上一代“符合规定”的产品(如A800/H800)更高性能的算力需求。
今年4月,美国政府发出禁令,连H20芯片也禁售了。如今时隔三个月,终于传来好消息。(来源:央视新闻等)
国内光通信龙头厂商如何受益?
英伟达GPU及ASIC芯片炙手可热,也造福了上下游产业链,尤其是国内光模块龙头厂商。
海外下游客户的市场供应增加、产品更新升级,对国内AI算力连带构成利好,将带来光模块高速率产品的需求放量。
光模块产品是“AI算力产业的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与推理规模指数级膨胀,需要更强的网络传输技术,实现更好的芯片集群性能。而这正是光模块所能做的。更高速、更节能、更高密度的光模块,撑起了GPU/加速器之间的“海量东拼西接”。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光模块与AI芯片好比孪生姐妹,衡量光模块需求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AI芯片(如GPU和ASIC)对光模块的配比率。
该配比率随着芯片的升级也顺势提高,从H100芯片的1:3提升至B300芯片的1:4.5,甚至在某些ASIC架构中达到1:8,这直接推动了数据中心对高速光模块的需求,也增强了光通信行业长期发展韧性。
国际投行高盛也在最新报告中,将2025年和2026年800G光收发模块的销量预测分别上调至1990万和3350万单位,增幅高达10%和58%,并预计2025年至2026年市场规模将以美元计分别增长60%和52%。
高盛还同时对覆盖的光模块厂商2025-2027年的净利润预测上调幅度高达42%,目标价提升幅度在23%-82%之间,显示出对行业前景的强烈信心。
根据Factset一致预期,2025年北美四大CSP云厂商(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Capex资本开支合计或同比提升37%达到3055亿美元。
光模块龙头工业富联、新易盛等,最新预告半年报,业绩大超预期,也验证了下游算力需求的旺盛。
全球高端高速率光模块产品(如800G和1.6T)的占比提升,中国光模块企业市占率的提升,均指向中国龙头厂商的盈利能力或将持续提升。
随着技术的创新,光模块产品还将向更高速率、更小型封装、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龙头厂商的护城河也会越来越宽。
有机构表示:光模块依旧是AI算力中最好的环节之一。(来源:国盛证券)
相关ETF
5G通信ETF(515050)云计算50ETF(516630)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等,间接持有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等一揽子光通信和电路板龙头股。
站在当前时点,中长期看AI应用仍处于极早期,作为算力集群拓展的基础组件,光模块及电路板仍然具备高增长能力,叠加相关公司技术迭代,存在量价齐升机会,这是板块长期逻辑,决定市场长期的表现。中短期行业景气度的指标方面,投资者需紧盯海外算力资本开支及投资者对海外算力预期的变化。
需要提醒的是:风险视角看近期二级市场持续演绎乐观预期,已经积累不少涨幅,如出现拐点需要适当性防御,且注意美股科技股业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