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6日18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
星网正式完成首发,GW、千帆两大星座迈入常态化发射阶段。12月16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是中国星网公司GW星座的首批低轨互联网卫星。GW星座共计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根据ITU要求,卫星星座在申请后的七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卫星并正常运行90天,之后的2年/5年/7年内,须将整个星座的10%/50% /100%的卫星发射并投入正式使用。2032年年底前完成至少6496颗卫星的发射入轨,最迟2035年年底前,完成全部12992颗卫星的发射入轨,星网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而千帆星座年内已完成三次发射,在轨卫星总数达到54颗,地面通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千帆星座组网卫星的航班化、常态化发射,也是我国平板式卫星堆叠“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业务化应用实践,为后续更多数量卫星的堆委发射奠定基础。
海南商发已经完成两次发射任务,支撑未来批量化发射需求。2024年6月6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宣布竣工。加上去年年底竣工的一号发射工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经完成2个发射工位建设,具备执行火箭发射任务的能力,两个发射位未来将具备每年16次的发射能力,未来沿着海岸线还将建设更多发射工位,争取实现每周1发火箭的发射频率。2024年11月30日,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03星送入预定轨道。
卫星超级工厂将于2025年投产,“出厂即发射”大幅增加卫星发射频率。卫星超级工厂将于2024年年底封顶,2025年6月正式投产。将形成年1000颗卫星批产能力。卫星超级工厂采用“1 1 8”架构,由一个卫星超级工厂、一个试验检测中心和八个核心单机研制中心组成。该厂投产后的产能也将是亚洲最大,平均一天可以生产3颗卫星达到“出厂即发射”效果。文昌国际航天城重点发展航天发射及配套服务、航天高端产品研发制造、航天大数据开发应用等产业,具备卫星制造、总装测试及发射能力。目前,文昌市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为基础,加快推进火箭产业园、星箭超级工厂建设,快速形成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能力,推动“出厂即发射”的流程优化和产业链整合创新。
建议关注:
卫星载荷-上海瀚讯、国光电气、佳缘科技、航天电子、吉大正元、智明达、烽火通信、信科移动、创意信息;
载荷上游元器件-铖昌科技、臻镭科技、国博电子、陕西华达、富士达、复旦微电、航天电器;
风险提示:火箭研制进度不及预期;星链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融合能力建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