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机械】军工有望成为机器人优先落地场景,四足机器狗领衔
时间:2024-12-09 00:02
上述文章报告出品方/作者:开源证券,孟鹏飞、熊亚威等;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军用开支增长叠加出口景气,全球军用机器人市场超千亿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推动机器人在各领域落地加快,军工场景明确,着重解决具体问题,有望成为机器人优先落地场景。军用机器人是替代或协助人类执行进攻、指挥控制等军事目标的装置,包括地面机器人(四足、轮式、履带等)、水下机器人、无人机等,天然具备不会疲劳、隐蔽性好的优势。中国军网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超过60个国家的军队已装备了军用机器人,种类超过150种,我国军用机器人已有部分进入现役序列,军用机器人俨然已成全球各国争先布局的热点。军费开支增长预计为军事装备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其中军用机器人作为现代军事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有望持续受益。在各国中,美国对军用机器人布局较早,2019财年总预算达93.9亿美元,同期中国仅为5.2亿美元,对比美国,我国军用机器人成长空间广阔。此外,我国军贸近年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已进入下一个贸易顺差期,也为军用机器人出口带来良好机遇。因此,我们认为国内军费开支增长叠加军贸发展良好,国内军用机器人市场有望快速扩容,发展前景广阔。军用机器人成本容忍度高,软硬件相对成熟,是优先落地场景
软件端,军用机器人场景相对特殊,前期专用型机器人及大模型更易落地,且在强干扰军事环境中,需要AI功能与人工介入指挥相结合,弥补了通用大模型不成熟现状。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投入大,无人装备体系相对成熟、完善,已具备落地基础。硬件端,军用机器人部署更多考虑性能、安全性、效率,而非成本,因此军用机器人可以使用最好硬件,且硬件具备耗材属性,是产业链优先落地场景。此外,军用机器人对企业资质有要求,进入壁垒高,竞争格局优异。
我国四足机器狗全球领先,从军用到民用将不断扩大应用空间
2024年11月珠海航展我国自主研制四足“机器狼”首次进行动态展示,由单体作战升级到群体作战,“机器狼群”由综合指挥车、侦察探测机器狼、精确打击机器狼、伴随保障机器狼等组成,任务场景更加灵活多样。中国兵装集团正基于地面狼群和空中蜂群,打造空地异构无人集群高效协同作战的新模式。同时还展示了非致命处置、防爆、应急消防处置四足机器狗,向民用领域拓展多种应用。
投资建议
军费开支增长叠加国内军贸发展,军用机器人发展前景毋庸置疑。军用机器人场景相对特殊,前期专用型机器人及大模型更易落地,且AI功能与人工介入结合,弥补了通用大模型不成熟现状。军工机器人对性能要求高,对成本容忍度高,且军用机器人进入壁垒高,资质有要求,竞争格局优异。目前,我国四足机器狗全球领先,有望从军用到民用不断扩大应用空间。我们看好三类企业,首先是中国兵装集团旗下有资质企业;其次是有军工业务,具备整机制造能力的企业;最后是具有出口资质的军工企业。受益标的:建设工业、晶品特装、新兴装备、五洲新春、东安动力、瑞迪智驱、众辰科技。
风险提示
军用机器人发展不及预期;军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军工场景目标明确,着重解决具体问题,对性能要求高,对成本容忍度高,是机器人优先落地场景。军用机器人是替代或协助人类执行火力进攻、指挥控制、目标探测、环境侦查和后勤保障等军事任务的自主式、半自助式或遥控式的电子机械装置。军用机器人狭义上大多指代地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等)、无人车等,广义上包括军用地面机器人、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等。陆战是最为传统的作战领域,也是作战程度最为激烈、参展人员最多的领域,对机器人装备需求特别迫切。地面机器人一般采用轮式或履带式移动平台,通过搭载先进侦查探测、指挥控制、定位导航、信息处理、火力打击等多种载荷,能够替代士兵在高危环境下执行侦察、引导、打击、排雷排爆、核化检测、救援保障等多种作战任务,是现代陆军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地面机器人按照产品形态,可以分为履带式、四足、人形机器人等,其中国内履带式、四足全球领先,并逐步拓展到各种形态。全球积极布局无人装备,军用机器人已成为趋势。中国军网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超过60个国家的军队已装备了军用机器人,种类超过150种。除美、俄、英、法、日、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等国家已相继推出各自的机器人战士、无人机外,其他国家也投入研制与开发。我国军用机器人已有部分进入现役序列,包括:小型多用途侦查机器人,用于城市和小范围山地作战;“大狗”机器人,在西北西南边疆多山地区开始逐步列装,可承担运输、侦察任务;排爆机器人灵蜥,用于探测和爆炸物排出;以及四足无人作战机器人等。(1)2024年7月,中国兵装集团与四川长虹联合研制的首款人形机器人在生产线投入使用。身高1.7米,运动速度6km/h,最大负载30公斤,全身38个自由度,可以通过训练学习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2)2024年7月1日,中国兵装集团自动化所机器人产业基地在绵阳市开工。规划总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首期4万平方米,旨在打造集研发、生产、测试于一体的综合性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高达3.485亿元,计划12个月完成主体建设,具备年产机器人装备2000余台(套)、智能传感器200万只的产能,年产值20亿以上。(3)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机器狼”首次在中国航展现场进行动态展示。2、军费开支增长叠加出口景气,全球军用机器人市场超千亿中国军费开支保持增长态势,为军用机器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Wind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军费开支总额为2.4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中国国防开支为1.58万亿元,同比增长7.1%,均保持增长态势。全球军费开支增长为军事装备升级,特别是军用机器人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各军事强国中,美国在地面机器人布局较早,美国在机器人领域军费投入规模全球领先。美国2019财年在军用机器人系统领域总预算达到93.9亿美元,美国对军用机器人实际需求增长是导致其军用机器人费用预算持续提升的主要原因,预计未来美国对军用机器人的投入仍将持续提升。参考美国对军用机器人领域的投入,我国军用机器人成长空间广阔。我国机器人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尤其是以军用机器人为代表的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2019年我国特种机器人规模7.5亿美元,其中军事应用机器人规模为5.2亿美元。军费开支增长叠加出口扩大,国内军用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容。QYresearch调研显示,2022-2029年全球军用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1287亿元提升至2267亿元,复合增速为8.6%。共研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军用机器人市场规模为94.87亿元,预计未来增长速度有望快于国际市场。3、军用机器人成本容忍度高,软硬件相对成熟,是优先落地场景军用机器人的功能包括侦察、监视、排雷、安全保证等特定场景,场景相对特殊,前期专用型机器人及大模型更易落地,且在强干扰军事环境中,需要AI功能与人工介入指挥相结合,弥补了通用大模型不成熟的现状。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投入大,无人装备体系相对成熟、完善,已具备落地基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信息产业实现飞跃发展,军队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也取得重要进步,包括战术互联网、无人作战飞机、高速数据链、综合信息处理系统等,我国军队数字化建设为军用机器人落地奠定基础。政策要求军队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发展。2024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信息支援部队,明确提出“信息支援部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要站在强军胜战的高度,充分认清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认清担负的历史重任,加快把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和服务支撑备战打仗能力搞上去”。硬件端,军用机器人部署更多考虑性能、安全性、效率,而非成本,因此军用机器人可以使用最好的硬件,且硬件具备耗材属性,是产业链优先的落地场景。此外,军用机器人对企业资质有要求,进入壁垒高,竞争格局优异。4、四足机器狗全球领先,从军用到民用不断扩大应用空间腿式机器人按照腿部数量可以分为双足、三足、四足及其他种类,其中四足机器狗拥有动物般外形和行走能力,可以在各种地形环境自如行动,并完成多种复杂动作。四足机器狗已成为我军制式装备,投入实战部署,具备察打一体化功能。根据IT之家,在中-柬“金龙-2024”联合演习中,解放军战士与四组机器狗在训练场同步前进,不仅背上携带有补给的行旅袋,还驮载突击步枪。表明其具备战争突击能力,可替代步兵冲锋陷阵,或执行防御作战。四足“机器狼”从单体作战升级到群体作战。2024年11月珠海航展我国自主研制的四足“机器狼”首次进行动态展示,由单体作战已经升级到群体作战。“机器狼群”由综合指挥车、侦察探测机器狼、精确打击机器狼、伴随保障机器狼等组成,任务场景更加灵活多样。中国兵装集团正基于地面狼群和空中蜂群,打造空地异构无人集群高效协同作战的新模式。四足机器狗有望从军用向民用拓展。在民用领域,四足机器狗具备家庭陪伴、安防、救援、工业应用等功能。四足机器狗行业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受军用、民用等需求增长,中国机器狗市场需求有望迎来高增,预计2031年销量有望达到39.48万台,较2025年预计实现近8倍增长。军费开支增长叠加国内军贸发展,军用机器人发展前景毋庸置疑。军用机器人场景相对特殊,前期专用型机器人及大模型更易落地,且AI功能与人工介入结合,弥补了通用大模型不成熟现状。军工机器人对性能要求高,对成本容忍度高,且军用机器人进入壁垒高,资质有要求,竞争格局优异。目前,我国四足机器狗全球领先,有望从军用到民用不断扩大应用空间。我们看好三类企业,首先是中国兵装集团旗下有资质的企业;其次是有军工业务,具备整机制造能力的企业;最后是具有出口资质的企业。军用机器人发展不及预期;军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